张伟丽;樊冬磊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心脏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警示标识的临床应用,将护理风险值降至低.方法 自2010年起我科开始实行护理警示标识制度,针对我科护理人员及住院患者,实施规范式管理,合理采用护理人员标识、腕带标识、床位卡标识、药物标识等,建立心脏科护理标识制度,对环节加以监控管理,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心脏科应用护理标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及护士对护理标识应用后的警示度提高了,同时也加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结论 护理标识的应用有效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防止护理差错发生,是保障实现优质护理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体位护理应用于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对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体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气体逸出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操作水平、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及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护理应用于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可有效加快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家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护技(即医生-护士-康复技师)一体化的肺康复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按就诊的奇偶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以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医护技一体化的肺康复管理.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Pred)由干预前的(55.02±6.40)%提升至干预后的(58.68±11.48)%,生活质量评分(CAT问卷评分)由干预前的(19.44±6.27)分降至干预后(14.41±6.05)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技一体化的肺康复管理模式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在康复领域有推广价值.
作者:蒲树英;蒋玮;李良洪;李青;胡碧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在没有护理信息平台支持的情况下准确采集护理敏感指标的方法.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写记录,后汇总统计的方法进行护理敏感指标采集;而实验组则通过建立共享文件联网系统结合可供多人同时编辑、实时统计的护理质量上报统计表单,提高了数据的录入与统计的准确性.结果 共享文件联网系统减轻了临床护士工作量(P<0.05),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可信度(P<0.05).结论 在没有护理信息平台支持的前提下,可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共享文件联网系统采集护理敏感指标,具有在各大小医院全面推广的价值.
作者:钟劲;周育萍;李冬妮;陶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出血是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针对术中出血的突发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术中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保障术中患者安全.本文总结了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护理的主要对策:①对高风险患者提前介入治疗;②建立足够的静脉通道;③血制品输注护理.
作者:陈娴;姚丽媛;甘晓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客观结构化考核在护士岗位胜任力测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N3层级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急危重症客观结构化考核,并进行效果分析与评价.结果 本次考核护理评估站平均分为(87.25±9.31)分,体格检查站平均分为(91.90±8.32)分,急救技能操作CPR站平均分为(94.35±3.55)分,急救技能操作电除颤站平均分为(89.95±6.09)分,急救技能操作吸痰站平均分为(89.73±5.54)分,急救技能操作呼吸囊站平均分为(86.29±7.71)分;考核总难度系数为0.9,总体区分度为0.19;53%的护士同意本次客观结构化考核全面合理,62%的护士认为客观结构化考核运用于岗位管理合理.结论 将客观结构化考核应用于N3层级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护士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能力,有助于护士综合能力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芮丽丽;彭德清;陈思仙;邓远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适化心理护理在因为呼吸衰竭而接受无创呼吸机救治的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呼吸衰竭接受无创呼吸机救治的病人随机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采取惯常护理,研究组病人以惯常护理为基础,实施舒适化心理护理,内容包括:冥想式情感安抚、情感交互式沟通、肢体抚触式干预.评估两组采取对应措施之前24小时与采取对应措施之后第31日的抑郁、焦虑得分,同时测量心率、血压、PaO2、PaCO2与呼吸频次.结果 采取对应措施之后研究组病人在抑郁、焦虑上的分数以及收缩压、舒张压数值、心率、PaO2、PaCO2、呼吸频率等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呼吸衰竭接受无创呼吸机救治的病人,采取建立在舒适化心理呵护观念基础上的护理新模式,在改进病人抑郁、焦虑情况大有裨益,对于稳定血压、心率与呼吸,包括改进病人肺部机能方面均可发挥较好的作用.
作者:董宪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信群干预对携PICC出院的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观察.方法 选择肿瘤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使用PICC置管化疗并携管出院的肿瘤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PICC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让患者进入我科PICC患者携管护理微信群进行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异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完全脱出及过敏性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微信群干预对降低携PICC出院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银姝;熊艳芬;乐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老年病人跌倒事件出现的原由及防范措施.方法 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体系中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某三甲医院上报的老年病人跌倒类护理事故120例,剖析病人跌倒出现的时空、科室、各层级护士里的分布,以及事故原由.结果 夜班时段跌倒的几率居首(70.0%);事发地以卫生间出现几率多(41.7%);内科老年病人多(68.3%);负责护士初级职称占93.8%;工作年限不足5年的占65.5%.致跌原因为:身体位置在便后发生变动(31.7%)、病况变动(19.2%)、病人自己下床(17.5%).结论 地面滑湿、体位变动、防范跌倒依从性不高、术后亦或化疗后病人体质差以及护士欠缺预防风险的能力为此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由.管理者应强化护士防范跌倒知识训练,强化关键时段、重要人群病人与其家人的健康宣教,采用个性化的防范办法,提升病人防范跌倒的依从性,增强其应对能力.
作者:刘姝卓;景瑞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导乐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产科2017年10月-12月收治的可进行阴道试产的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采用传统体位待产及分娩,观察组120例采用导乐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疼痛、进展、分娩方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产程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助产过程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乐联合自由体位分娩能够减少初产妇的产程疼痛,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因此输液安全备受重视.本文对临床输液微粒的相关因素如来源、不良反应等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如加强治疗室和病房管理,选择适当的输液器具及规范护理操作等方面,以预防和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陈思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报告了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术的手术配合经验与体会,总结手术配合要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前访视、手术间准备、物品准备)、术中配合要点(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手术穿刺过程中、安全使用电外科设备、防辐射护理、术中管理)、术后护理.认为良好的手术配合可以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效率.
作者:袁瑞敏;王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结合思维导图在提高新入职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乳腺外科2016年12月-2017年5月由新入职护士参与书写的出院病历210份与2017年7-12月由新入职护士参与书写的出院病历200份.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针对干预前由新入职护士书写并产生书写缺陷的165份护理病历进行原因分析,归纳分析近端原因,挖掘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设计思维导图进行规范化培训,比较干预前后新入职护士书写产生的护理文书书写缺陷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新入职护士书写产生的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本原因分析法结合思维导图应用于新入职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能有效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新入职护士护理文书书写水平,推进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作者:刘雅清;黄招阳;卓珍珍;吴美华;吴秀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文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社区医院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本社区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8).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负面心理、自我管理、健康状况、临床指标.结果 负面心理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健康状况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医院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既可改善负面心理及临床指标,又可提高自我管理、健康状况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徐明霞;许慧慧;翟小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松紧带固定床单四角在术后半卧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普外科120例术后需半卧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铺床法,实验组床单铺好后在四角套上松紧带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24小时病床的整洁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24小时整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松紧带固定床单能有效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受到护士及患者的好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春梅;赖洪华;肖建文;王小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为提高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糖尿病足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12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维度总分为(41.36±9.53)分;血糖控制管理水平维度为(7.52±2.20)分;足部护理及日常管理维度为(13.89±2.43)分;病情监测维度为(20.03±6.13)分、.足部护理及日常生活管理维度标准分得分高,其次为血糖控制水平管理维度标准分,病情监测管理维度标准分得分低.结论 120例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普遍得分较低,自我管理行为有待加强.需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性,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足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宋娉;段宝凤;冯云华;张玉红;张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踝泵运动与间歇性充气加压泵护理对剖宫产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4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为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踝泵运动与间歇性充气加压泵联合干预.结果 干预后7d,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为2(3.51%),对照组为8(14.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PT和APTT明显低于术前(P<0.05);实验组术后PT与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实验组的干预7d1峰流速、干预7 d平均流速、干预14d峰流速和干预14d平均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6.5%)明显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泵运动与间歇性充气加压泵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黎;阮永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护人员对手术成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无菌要求在手术的成功率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对无菌铺单要求更严.手术野铺无菌单的目的除显露手术切口所必需的小皮肤区之外,遮盖手术病人其它部位,使手术周围环境成为一个较大范围无菌区域,防止细菌进入切口,以避免和尽量减少手术中的污染,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作者:任红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改进传统排班模式,提高冠心痛介入护士及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方法 采用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连续1年对本科室12名CCU(含介入护士)护士进行访谈、实施问卷调查,分析排班模式改进前后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结果 排班模式的改进有效地提升了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结论 结合科室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排班模式,有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激情,促进团队协作,增强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朱芳;鲍克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