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梅;赖洪华;肖建文;王小兵
目的 探讨赋能教育对预防性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科室行预防性肠造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自入院开始进行赋能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一个月后的造口适应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造口适应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赋能教育能增强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造口适应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周水香;孙治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居家营养在克罗恩病患者家庭肠内营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南京总医院临床营养治疗中心登记在册、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CD患者156例,依托营养支持多学科团队,开展家庭营养信息访视,重点围绕营养教育、营养监测及并发症处理、随访制度建立等对居家克罗恩病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进行管理;在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间接能量测定和体质分析及生存质量评分(SF-36),以评价居家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纳入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采取方差分析.结果 接受家庭营养支持的156例CD患者营养状况较出院时明显改善(P<0.05),生活质量水平较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居家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但规范化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管理流程及质量体系的建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迎春;李培;刘思彤;沈如婷;彭南海;王新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结合思维导图在提高新入职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乳腺外科2016年12月-2017年5月由新入职护士参与书写的出院病历210份与2017年7-12月由新入职护士参与书写的出院病历200份.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针对干预前由新入职护士书写并产生书写缺陷的165份护理病历进行原因分析,归纳分析近端原因,挖掘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设计思维导图进行规范化培训,比较干预前后新入职护士书写产生的护理文书书写缺陷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新入职护士书写产生的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本原因分析法结合思维导图应用于新入职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能有效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新入职护士护理文书书写水平,推进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作者:刘雅清;黄招阳;卓珍珍;吴美华;吴秀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成立“以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为主题的QCC活动小组,统计我科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分析原因,根据相关因素制定相对应的医护干预措施,并赋予实施,再统计QCC活动实施后,自2017年3月至5月期间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QCC活动,我科住院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从活动前的12.14%降低到2.25%,低于目标值5.59%.结论 通过QCC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漏检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董晓莉;陈文月;魏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导乐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产科2017年10月-12月收治的可进行阴道试产的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采用传统体位待产及分娩,观察组120例采用导乐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疼痛、进展、分娩方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产程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助产过程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乐联合自由体位分娩能够减少初产妇的产程疼痛,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体贴护理模式对围产期产妇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产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并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围产期产妇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接收并实施人性化体贴式护理的60例围产期产妇作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与分娩结局.结果 (1)护理后B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剖宫产率、顺产率、胎吸助产率依次为33.33%、51.67%、15.00%,与B组的16.67%、81.66%、1.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23.33%、21.67%,均高于B组的8.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产期产妇实施人性化体贴护理模式,不仅可以稳定其情绪,还能改善分娩结局与新生儿结局,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张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型脑棉片清点盒在神经外科手术脑棉片清点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颅脑外科手术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使用新型脑棉片清点盒进行清点,对照组将脑棉片放于45 cm×30 cm的“3L”医用粘贴手术巾的底板纸上进行清点.观察两组清点错误的发生率,在使用方便、清点方便、放置稳定、整洁情况方面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清点错误率低于对照组(P<0.05),使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手术棉片清点中使用新型脑棉片清点盒,可以降低清点错误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文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婴儿顺时针吸吮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后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按顺时针吸吮法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湿热敷加按摩与挤奶的护理方法.治疗24小时后,比较两组乳房肿块体积、疼痛评分及乳汁排出量.6个月后,随访母乳喂养及乳腺炎情况.结果 观察组乳房肿块缓解总有效率(92.22% vs72.2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92,P<0.05);乳房疼痛评分(1.82±0.45vs 2.33±0.3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1,P<0.05);乳汁排出量(91.11% vs 74.44%)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15,P<0.05);母乳喂养率(90.0% vs 72.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92,P<0.05);乳腺炎发生率(6.7%vs 1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12,P<0.05).结论 婴儿顺时针吸吮法能缓解产后乳房肿块、提高乳汁排出量、减少产后乳汁淤积、降低乳腺炎发生率,从而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张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甚至儿童,但是主要发病年龄在中年以后,并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膀胱癌的大小、数目、分期与分级与其进展、治疗及预后关系密切,其组织学类型包括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鳞癌、腺癌,其次还有较少见的小细胞癌、混昆合型癌、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
作者:颜丽娟;刘旭东;王辰映;李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心脏外科监护室术后患者家属的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焦虑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后患者家属28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3.9% (123l280)的心外ICU术后患者家属存在焦虑情绪,其焦虑总粗分为(39.43±7.32)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多元线性回顾分析结果显示主观支持、患者与家属的关系、文化程度和医保类型为焦虑的影响因素.且社会支持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心外ICU术后患者家属普遍伴有焦虑情绪,存在多方面因素,应通过加强其社会支持水平来减轻其焦虑.
作者:莫丹;李九红;王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了40例外伤性进展性硬膜外血肿(TPEDH)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早期临床病情观察要点、一般常规护理措施;避免颅内压过快的下降;避免血肿腔压增加的护理干预措施.认为对TPEDH患者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评估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给予动态CT复查,及早发现,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翟福雯;许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文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心血管外科护理实习生心肺听诊准确率及护理计划制定合格率.方法 我科室由带教小组在护理查体视频教学基础上,查阅制作了10个心外科音频教学课件,2017年1-9月应用于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中.实习生出科前对患者实施临床评估及护理查房,带教组对心肺听诊及护理计划制定进行评价,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音频教学组在教学吸引力、激发兴趣、提高知识、增长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心肺听诊及护理计划制定不合格率明显低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音频听诊教学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带教质量和实习生满意度,增加了心肺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作者:闫燕;李婷;张青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客观结构化考核在护士岗位胜任力测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N3层级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急危重症客观结构化考核,并进行效果分析与评价.结果 本次考核护理评估站平均分为(87.25±9.31)分,体格检查站平均分为(91.90±8.32)分,急救技能操作CPR站平均分为(94.35±3.55)分,急救技能操作电除颤站平均分为(89.95±6.09)分,急救技能操作吸痰站平均分为(89.73±5.54)分,急救技能操作呼吸囊站平均分为(86.29±7.71)分;考核总难度系数为0.9,总体区分度为0.19;53%的护士同意本次客观结构化考核全面合理,62%的护士认为客观结构化考核运用于岗位管理合理.结论 将客观结构化考核应用于N3层级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护士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能力,有助于护士综合能力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芮丽丽;彭德清;陈思仙;邓远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疼痛干预及优质护理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行全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次序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患者实行优质护理辅助疼痛干预方案,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疼痛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第5、10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八个方面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辅助疼痛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星星;蒋秋萍;高晓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救治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急诊接诊急性胸痛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n=40,凭经验进行顸检分诊)、观察组(n=40,按照SOAP分诊法进行预检分诊),回顾对比两组分诊准确率、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平均分诊时间为(1.88-±0.36) min,短于对照组的(2.19±1.41)min(t=3.846,P<0.05),分诊准确率(95.50%)、高危胸痛患者识别率(92.50%)、预见护理实施率(97.50%)均高于对照组(80.00%、75.00%、85.00%) (x2=4.117、4.501、3.914,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分诊满意度为97.56%,患者满意度为95.12%,均高于对照组的90.24%、82.93%(Z=-2.128、-2.057,P<0.05).结论 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过程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可有效缩短分诊时间,提高分诊工作效果及质量,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诊断.
作者:陈莎莎;徐梅;梅丛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全院各护理单元的环境管理水平,为病人及工作人员创造一个洁净、有序、安全的医疗环境.方法 应用PDCA质量改进工具,规范各护理单元的温馨提醒牌和护理标识,制定五常管理流程表及图文并茂的环境管理细则图,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结果 通过半年时间应用PDCA的改进,全院各护理单元检查存在问题发生率由改进前7.9%降低为改进后4.5%(x2=54.232,P=0.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DCA提高五常管理措施落实率,可有效地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平.
作者:邢海花;徐爱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因此输液安全备受重视.本文对临床输液微粒的相关因素如来源、不良反应等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如加强治疗室和病房管理,选择适当的输液器具及规范护理操作等方面,以预防和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陈思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前置胎盘是指胎盘在孕28周后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而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胎盘植入率高和产后出血量大直接威胁着母婴健康[1,2].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其在止血方面的效果逐渐显现.近年来,国外学者将腹主动脉下段球囊阻断法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大大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量[3].目前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我院于2016年5月2日在手术室实施了首例剖宫产联合腹主动脉下段球囊阻断术.经过多科协作,预见性处理,精心配合,使产妇顺利分娩,母子平安,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朱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上肢骨折外固定并发关节僵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上肢骨折外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综合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综合指标方面,观察组的功能锻炼评分、相关疾病知识认知评分、自我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7%、81.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僵硬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为18.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上肢骨折外固定患者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施方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