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敏;支聪聪;侯雯莅;郭娇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X线征象与临床对照分析,提高NRDS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选择临床与X线资料完整的105例NRD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X线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其中8例经尸检证实.结果:根据床边X线胸片表现,将NRDS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57例,中度25例,重度23例.105例中合并气漏15例,合并感染性肺炎10例,合并肺出血5例,死亡8例.结论:床边X线胸片是检查NRDS的主要方法,在NRDS的诊断、疗效观察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蒋宁;张建英;裘华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模式,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以我院出生的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并以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干预组采用临床、保健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高危儿早期干预模式,3组小儿定期随访,并于1岁时采用婴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作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在1岁时,其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均较未干预组为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可达对照组水平(P>0.05).干预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5.6%(3/53),而未干预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23.5%(8/34),两组在预后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临床、保健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模式具有非常好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晶红;曾淑萍;赵慧贞;周翔;曾辉剑;张小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及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开腹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74例及超声引导下行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抽液及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随访6~12个月后囊肿大小、症状、生育情况及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开腹手术治疗者的症状缓解、囊肿缩小情况均优于超声介入治疗(P<0.05或P<0.01),两种治疗方法的复发率及受孕率相当(P>0.05).结论:开腹手术治疗囊肿剥除完全,可明显缓解症状;超声介入治疗费用低,无需住院,创伤小,重复性好,易于推广.
作者:杨云瑛;周云清;陈玲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皮下埋植避孕法是一种新型节育技术,具有高效、长效、简便、可逆等特点.本研究资料来源于河北和山东两省21个分中心,受试者均来自农村育龄妇女.为获得两种国产皮埋剂在农村妇女中使用的避孕效果、副反应发生率、耐受程度及可接受性的技术指标,为国产皮埋剂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提供依据,进行了如下研究.本文同时分析了农村妇女月经异常主诉率的危险因素,为皮埋剂的咨询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虹;张玉英;戚丽娟;龚泉;吴明辉;韩丽晖;范慧民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诺辰(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15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诺辰5 mg/kg静点,5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3 d后体温下降,咳嗽减轻,肺部体征改善,在用药后5 d临床综合体征改善率为100.00%,总有效率为97.33%,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诺辰有抗病毒、抗细菌双重作用,标本兼治,副作用小,为治疗感染性发热的首选药物.
作者:包晓锐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介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经验.方法:1999年2月~2004年5月,我们对21例Ⅰ、Ⅱ期乳腺癌行保留皮肤和乳头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假体植入胸大、小肌之间行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均获得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再造的乳房形态良好,不影响患侧上肢的活动功能.结论: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乳房再造,满足了肿瘤的根治和形体美容两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志军;王晓军;张彬;范志民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在儿童保健教学中的利弊.方法:对吉林大学1999~2000级妇幼卫生专业五年制及成人专升本160名学生进行儿童保健教学方法调查问卷和能力考察评估.结果:肯定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的人数分别占85.35%、86.27%和92.50%;肯定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信息量大、灵活、避免重复劳动的分别占89.2%、92.3%和88.4%;但多媒体教学存在速度快,学生跟记笔记困难等弊病.结论: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可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桂香;延正红;马志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的疾病,即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总称.多发于产后、剖宫产后、流产后以及妇科手术后,盆腔炎在一些性活紊乱及性病泛滥的国家中是常见的疾病,美国近年来报道,每年有85万妇女患此病,其中须往院治疗者20万人,目前盆腔炎发病呈上升趋势,因此大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预防盆腔炎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王黎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仍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大出血,经按摩子宫及缩宫剂处理无效者常导致切除子宫[1].对此,医务人员经多年研究总结出多种有效治疗手段,如宫腔纱条填塞、髂内动脉结扎、动脉导管栓塞等.我院自2003年起采用B-Lynch外科缝扎术救治3例产后出血病人获得成功,避免了切除子宫,有显著的实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洁;景秋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液HBsAg、HBeAg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HBsAg阳性住院待产孕妇血清和其新生儿血清及胃液,采用ELISA方法对其HBsAg进行检测.结果:53例孕妇血清经实验室复查,HBsAg均阳性,其中HBeAg阳性孕妇18例.53例新生儿共有16例胃液HBsAg阳性,18例HBeAg阳性孕妇所产的新生儿有7例胃液HBeAg阳性.共有3例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其中有2例胃液HBsAg阳性,1例胃液HBeAg阳性.结论:新生儿胃液HBsAg与HBV宫内感染有一定的联系,提示新生儿HBV的感染可能通过消化道途径.
作者:徐剑秋;邵中军;马淳;李晓英;李晶华;郭银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B超下经腹行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的成功率、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因各种原因行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了B超下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结果:60例中孕18~21周孕妇8例一次穿刺成功5例,成功率62.50%;22~28周孕妇36例一次穿刺成功34例,成功率94.44%;28周以上孕妇16例一次穿刺成功16例,成功率100.00%.二次穿刺成功2例,共成功57例,总成功率95.00%,穿刺失败3例.34例穿刺经过胎盘,均发生胎盘渗血,占56.67%,脐带穿刺后渗血率83.33%;胎心率变化(过缓或过快)者5例,占8.33%.术后未发现胎盘早剥、流产、宫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可作为临床用于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解左平;金社红;沈晓燕;张秀兰;赵黎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生殖道尖锐湿疣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感染较多见,尤其妊娠期尖锐湿疣,生长快、传染性强.我们对妊娠各期出现的76例生殖器官尖锐湿疣进行了临床观察,探讨治疗及其与预后诸因素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炳均;李静霞;肖玉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血小板(Plt)动态变化是否可作为危重新生儿评分指标.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仪测定42例危重新生儿和42例正常新生儿的Plt.结果:危重新生儿24 h内血小板减少较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3~5 d血小板减少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可作为危重新生儿评分的指标之一.
作者:徐萍;张雪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推广新型宫内节育器(IUD),减少副反应,保障育龄妇女身心健康.方法:对2003年1~12月在青山湖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3个乡镇为180例放置活性元宫药铜220型IUD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1年内180例中除有1例因其他非医疗原因取出外,其余无一例带环受孕、脱落、因症取出,无一例失效.结论:活性元宫药铜220型IUD节育效应强、副反应少、续用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IUD.
作者:王筠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诊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15例剖宫产后大出血,栓塞物质选择明胶海绵条.结果:15例中插管技术成功率100%,13例达到即刻止血,即刻止血率86.6%.2例3 d后出血完全停止.结论:UAE治疗剖宫产后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并发症少、保留子宫等优点.可作为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首选治疗手段,尤其对于剖宫产术后并发DIC者也可适用.
作者:孙义馨;张柏秋;左淑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p55型受体(p55 TNFR)在正常妊娠及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12例正常妊娠妇女、43例妊高征患者胎盘具体细胞中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结果:TNF-α和p55 TNFR主要表达在蜕膜细胞、内皮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正常妊娠组与妊高征各组TNF-α和p55 TNFR表达的细胞种类无明显差别.TNF-α和p55 TNFR在同种细胞中表达的强度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加.同一研究组中各细胞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强度不同,TNF-α在蜕膜细胞表达强,p55 TNFR在蜕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表达强.结论:TNF-α和p55 TNFR在胎盘组织细胞高表达可直接引起胎盘损伤.TNF-α和p55 TNFR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丽峰;滕红;何津;朱安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7月住院治疗的156例儿童眼外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男女比例1.64:1,致伤物多为锐器和肢体击打伤,外伤性质以眼球穿孔伤为多见,并发症主要为眼球破裂、外伤性白内障、眼内积血.结论:儿童眼外伤以眼球穿孔伤居多,影响治疗转归的主要原因是术后慢性增生性反应.
作者:崔极哲;金善爱;潘振祥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3例患者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子宫切除术,其中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者107例,行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者124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者32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三种术式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CIS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LAVH、LTH组.术后恢复、并发症、中转开腹情况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ISH、LAVH、LTH三种术式均可作为临床子宫切除的术式,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分析,CISH组明显优于LAVH、LTH组.为保留器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宫颈正常或轻度糜烂的生育期妇女选择CISH;对于子宫颈糜烂中度以上,子宫颈肥大、子宫颈峡部或近子宫颈部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近绝经期的妇女,倾向于选择LAVH、LTH.
作者:谷丽娟;刘秋花;娄秀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新生儿低血糖是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容易出现的疾病,该疾病的出现容易导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又可导致很多合并症的产生(如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同时,由于该疾病在发病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又容易造成和新生儿期的其它疾病相混淆,耽误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淑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系指出生后4周内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其病原菌在新生儿不同于其他年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颅内压增高症出现较晚,又常缺乏脑膜刺激征,故早期诊断困难,加之并发脑室膜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尤其难以肃清,其致死率及致残率仍较高[1].本文就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王丽雪 刊期: 200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