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峰;滕红;何津;朱安峰
目的:了解不孕妇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生殖支原体(myoplasma genitalium,MG)、穿通支原体(myoplasna penetrans,MPe)、发酵支原体(myoplasma fermentans,MF)以及沙眼衣原体(chlamyditrachoma-ds,CT)的感染情况并探讨其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不孕妇女之宫颈分泌物,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及套式PCR(n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在80例不孕妇女宫颈液中,UU、MG、MPe、MF、CT的检出率分别为55.00%、6.25%、3.75%、1.33%、7.50%;原发和继发性不孕患者之间UU、MG、MPe、MF、CT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孕妇女生殖道中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以UU为主,检出穿通支原体、发酵支原体两种新近发现的致病支原体,提示UU、MG、MPe、MF和CT感染均和不孕症相关.
作者:唐跃华;梁玉全;卢解红;古伟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p55型受体(p55 TNFR)在正常妊娠及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12例正常妊娠妇女、43例妊高征患者胎盘具体细胞中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结果:TNF-α和p55 TNFR主要表达在蜕膜细胞、内皮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正常妊娠组与妊高征各组TNF-α和p55 TNFR表达的细胞种类无明显差别.TNF-α和p55 TNFR在同种细胞中表达的强度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加.同一研究组中各细胞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强度不同,TNF-α在蜕膜细胞表达强,p55 TNFR在蜕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表达强.结论:TNF-α和p55 TNFR在胎盘组织细胞高表达可直接引起胎盘损伤.TNF-α和p55 TNFR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丽峰;滕红;何津;朱安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在不孕症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不孕症患者,自然月经周期连续做阴道超声检查.结果:52例不孕症患者71个周期中,35个周期见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占周期总数49.3%;7个周期无卵泡发育,占周期总数9.9%;11个周期小卵泡发育,占周期总数15.5%;16个周期黄素化卵泡不破裂,占周期总数22.5%;2个周期多囊卵巢,占周期总数2.8%.结论:阴道超声可方便、准确地监测卵泡发育、排卵及黄体形成的周期性变化,对明确不孕症的病因起重要作用,是判断不孕症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
作者:张霞;徐福智;邵惠娟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预先镇痛是否影响术后病人意识恢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Ⅲ级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预先镇痛组(n=20),所有病人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预先镇痛组在手术开始前使用曲马多1.5 mg/kg.两组术后入苏醒室,记录OAA/S镇静评分、VAS镇痛评分、BIS和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结果:①VAS,预先镇痛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OAA/S评分和BIS,在5 min和10 min两个时间点,预先镇痛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预先镇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先镇痛能够使患者的意识恢复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但不会造成苏醒延迟.
作者:张毅;刘凌云;张咸伟;田玉科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佳治疗方案.方法:159例支原体肺炎分别给予红霉素静滴(住院组)和阿奇霉素口服(非住院组)治疗,比较疗效并随访.结果:①住院组2周内痊愈63例(72,41%),非住院组2周内痊愈37例(51.38%),两组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P<0.05);②1年后随访的157例患儿有44例(28.02%)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组占25例(28.73%),非住院组占19例(27.14%),两组无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病程≥4周的40例患儿中117例(42.5%)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而病程<4周的117例中仅27例(23.07%)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两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静滴红霉素的近期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口服.部分患儿支原体肺炎痊愈后1年随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初始治疗前的病程长短有关.
作者:张金兰;张玉红;刘树军;赵令君;罗南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禁欲时间对人精子顶体酶活性、精子密度和精子数的影响.方法: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禁欲1~5 d时,顶体酶活性是稳定的,而禁欲10 d时顶体酶活性明显下降,与禁欲1 d时顶体酶活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子密度和精子数随禁欲时间增加而增加,禁欲10 d精子密度约为禁欲1 d精子密度2倍,禁欲10 d精子总数约为禁欲1 d的4倍.结论:禁欲时间影响顶体酶活性、精子密度和精子数.
作者:刘睿智;董乃屹;高元奇;孙妍;江露;刘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在儿童保健教学中的利弊.方法:对吉林大学1999~2000级妇幼卫生专业五年制及成人专升本160名学生进行儿童保健教学方法调查问卷和能力考察评估.结果:肯定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的人数分别占85.35%、86.27%和92.50%;肯定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信息量大、灵活、避免重复劳动的分别占89.2%、92.3%和88.4%;但多媒体教学存在速度快,学生跟记笔记困难等弊病.结论: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可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桂香;延正红;马志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1995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术前诊断为外科急腹症[1],术中发现为妇科疾病的病例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辛跃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的疾病,即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总称.多发于产后、剖宫产后、流产后以及妇科手术后,盆腔炎在一些性活紊乱及性病泛滥的国家中是常见的疾病,美国近年来报道,每年有85万妇女患此病,其中须往院治疗者20万人,目前盆腔炎发病呈上升趋势,因此大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预防盆腔炎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王黎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推广新型宫内节育器(IUD),减少副反应,保障育龄妇女身心健康.方法:对2003年1~12月在青山湖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3个乡镇为180例放置活性元宫药铜220型IUD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1年内180例中除有1例因其他非医疗原因取出外,其余无一例带环受孕、脱落、因症取出,无一例失效.结论:活性元宫药铜220型IUD节育效应强、副反应少、续用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IUD.
作者:王筠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威海中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13例D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3例患者均采用以肝素、大剂量抗生素及补充凝血因子为主的综合治疗,评判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0例,死亡2例,1例好转自动出院.其中4例行子宫切除术,死亡2例均为外院转入,已错过救治机会.结论:早期诊断、去除病因和诱因、合理使用肝素和抗生素、及时补充凝血因子,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作者:梁秋霞;宋敏;许如秀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该地各年龄段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9月~2004年3月,确诊为生殖道感染的2 093例患者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果:工人和农民为主要感染人群,占70%.病原体在<19岁组前3位依次是G+球菌、支原体、加德纳菌;19~49岁组依次是加德纳菌、念珠菌、支原体;≥49岁组依次是加德纳菌、支原体、念珠菌.结论:为做好生殖道感染的防治工作,工人和农民是防治的重点.为提高生殖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必须针对病原体,合理用药.针对病原体对不同人群的感染比例,急需研发外用新的剂型.广泛开展对生殖道感染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刘淑敏;支聪聪;侯雯莅;郭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B超下经腹行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的成功率、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因各种原因行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了B超下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结果:60例中孕18~21周孕妇8例一次穿刺成功5例,成功率62.50%;22~28周孕妇36例一次穿刺成功34例,成功率94.44%;28周以上孕妇16例一次穿刺成功16例,成功率100.00%.二次穿刺成功2例,共成功57例,总成功率95.00%,穿刺失败3例.34例穿刺经过胎盘,均发生胎盘渗血,占56.67%,脐带穿刺后渗血率83.33%;胎心率变化(过缓或过快)者5例,占8.33%.术后未发现胎盘早剥、流产、宫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可作为临床用于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解左平;金社红;沈晓燕;张秀兰;赵黎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诊断、治疗以及其诱发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88~2004年中发生的5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羊水栓塞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3例;3例存活,2例死亡.4例血液中找到羊水物质;4例产后出血和(或)实验室DIC指标阳性.宫缩过强、自然破膜或使用缩宫剂3例,过期妊娠2例,胎儿宫内窘迫4例,剖宫产术3例.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及过期妊娠为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重视羊水栓塞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王旭平;邢成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液HBsAg、HBeAg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HBsAg阳性住院待产孕妇血清和其新生儿血清及胃液,采用ELISA方法对其HBsAg进行检测.结果:53例孕妇血清经实验室复查,HBsAg均阳性,其中HBeAg阳性孕妇18例.53例新生儿共有16例胃液HBsAg阳性,18例HBeAg阳性孕妇所产的新生儿有7例胃液HBeAg阳性.共有3例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其中有2例胃液HBsAg阳性,1例胃液HBeAg阳性.结论:新生儿胃液HBsAg与HBV宫内感染有一定的联系,提示新生儿HBV的感染可能通过消化道途径.
作者:徐剑秋;邵中军;马淳;李晓英;李晶华;郭银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内套圈法治疗输卵管问质部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内套圈在腹腔镜下套扎间质部妊娠孕囊基底部后切开孕囊,挖除胚胎组织,在其周围局部注射甲氨喋呤10 mg.结果: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且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手术具有出血少、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痊愈出院早且无并发症等优点.结论:腹腔镜下内套圈法治疗输卵管问质部妊娠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晓;俎德学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医用高氧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疗效的观察及护理,进一步提高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的治愈率及好转率.方法:监测高氧液辅助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及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天数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氧液对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姜英今;金雪花;许世花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皮下埋植避孕法是一种新型节育技术,具有高效、长效、简便、可逆等特点.本研究资料来源于河北和山东两省21个分中心,受试者均来自农村育龄妇女.为获得两种国产皮埋剂在农村妇女中使用的避孕效果、副反应发生率、耐受程度及可接受性的技术指标,为国产皮埋剂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提供依据,进行了如下研究.本文同时分析了农村妇女月经异常主诉率的危险因素,为皮埋剂的咨询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虹;张玉英;戚丽娟;龚泉;吴明辉;韩丽晖;范慧民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对2003~2004年在我院宫颈疾病治疗中心就诊的18 00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对发现异常图像经定位活检病理学诊断为宫颈CIN Ⅰ~Ⅲ级或液基细胞学检查有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和高度鳞状上皮细胞的患者用LEEP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阴道镜检查或液基细胞检查,大多数患者未发现有异常图像和细胞,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少数检查发现异常者3个月后再次行LEEP治疗,如有宫颈原位癌或浸润癌者则行手术治疗.LEEP治疗宫颈CIN治愈率达97%.结论:对于宫颈CIN的患者应用LEEP治疗简便、安全,不需麻醉,不需住院,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掌握该地孕产妇贫血发生状况,制订干预措施.方法:对405例孕妇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孕妇贫血总患病率为15.8%,贫血患病率随孕周增大而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2.3和x2=19.8,P<0.01);同时,贫血患病率随孕产次增多而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5.8,P<0.01).结论:①应该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纠正孕前贫血;②加强围产期保健,孕20周起常规补充铁剂,降低因贫血引起的围产期并发症.
作者:许建飞 刊期: 200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