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秋;邵中军;马淳;李晓英;李晶华;郭银萍
皮下埋植避孕法是一种新型节育技术,具有高效、长效、简便、可逆等特点.本研究资料来源于河北和山东两省21个分中心,受试者均来自农村育龄妇女.为获得两种国产皮埋剂在农村妇女中使用的避孕效果、副反应发生率、耐受程度及可接受性的技术指标,为国产皮埋剂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提供依据,进行了如下研究.本文同时分析了农村妇女月经异常主诉率的危险因素,为皮埋剂的咨询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虹;张玉英;戚丽娟;龚泉;吴明辉;韩丽晖;范慧民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禁欲时间对人精子顶体酶活性、精子密度和精子数的影响.方法: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禁欲1~5 d时,顶体酶活性是稳定的,而禁欲10 d时顶体酶活性明显下降,与禁欲1 d时顶体酶活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子密度和精子数随禁欲时间增加而增加,禁欲10 d精子密度约为禁欲1 d精子密度2倍,禁欲10 d精子总数约为禁欲1 d的4倍.结论:禁欲时间影响顶体酶活性、精子密度和精子数.
作者:刘睿智;董乃屹;高元奇;孙妍;江露;刘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血小板(Plt)动态变化是否可作为危重新生儿评分指标.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仪测定42例危重新生儿和42例正常新生儿的Plt.结果:危重新生儿24 h内血小板减少较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3~5 d血小板减少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可作为危重新生儿评分的指标之一.
作者:徐萍;张雪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复合制剂配合性激素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复合制剂配合性激素治疗和单纯性激素治疗,比较其止血效果、近期疗效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和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复合制剂配合性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血,止血迅速,复发率较低,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李静霞;王辉;张炳均;肖玉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及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开腹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74例及超声引导下行卵巢巧克力囊肿穿刺抽液及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随访6~12个月后囊肿大小、症状、生育情况及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开腹手术治疗者的症状缓解、囊肿缩小情况均优于超声介入治疗(P<0.05或P<0.01),两种治疗方法的复发率及受孕率相当(P>0.05).结论:开腹手术治疗囊肿剥除完全,可明显缓解症状;超声介入治疗费用低,无需住院,创伤小,重复性好,易于推广.
作者:杨云瑛;周云清;陈玲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麻醉与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宫腔镜检查的效果.方法:取68例需要择期宫腔镜检查的各种妇科疾病患者,无精神病及心血管循环系统疾病、无麻醉和手术禁忌症,随机分为A组(n=34)和B组(n=34),A组为异丙酚合并氯氨酮麻醉组,B组为骶管麻醉合并异丙酚组.全部患者在术前和术中都常规监测SBP、DBP、HR、R、SpO2,观察麻醉效果及镜检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几率.结果:观察数据显示对SBP、DBP、HR、R、SPO2的影响A组大于B组,麻醉效果B组优于A组,镜检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A组较B组多.结论: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麻醉与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官腔镜检查,后者优于前者.
作者:钟剑洪;冼玉娇;刘妙雯;张奕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p55型受体(p55 TNFR)在正常妊娠及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12例正常妊娠妇女、43例妊高征患者胎盘具体细胞中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结果:TNF-α和p55 TNFR主要表达在蜕膜细胞、内皮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正常妊娠组与妊高征各组TNF-α和p55 TNFR表达的细胞种类无明显差别.TNF-α和p55 TNFR在同种细胞中表达的强度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加.同一研究组中各细胞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强度不同,TNF-α在蜕膜细胞表达强,p55 TNFR在蜕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表达强.结论:TNF-α和p55 TNFR在胎盘组织细胞高表达可直接引起胎盘损伤.TNF-α和p55 TNFR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丽峰;滕红;何津;朱安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推广新型宫内节育器(IUD),减少副反应,保障育龄妇女身心健康.方法:对2003年1~12月在青山湖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3个乡镇为180例放置活性元宫药铜220型IUD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1年内180例中除有1例因其他非医疗原因取出外,其余无一例带环受孕、脱落、因症取出,无一例失效.结论:活性元宫药铜220型IUD节育效应强、副反应少、续用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IUD.
作者:王筠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通过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了解城区、农村入园儿童乙肝感染情况及注射乙肝疫苗后的效果差异,从而降低农村儿童乙肝感染率和提高农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接种质量.方法:对农村和城区2 620名2~5岁入园儿童空腹抽血2ml分离血清,采用酶标法,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的检测.结果:农村1 393名儿童中,HBsAg阳性27名,占1.94%;抗-HBs阳性767名,占55.06%;抗-HBs阴性599名,占43.00%.城区1 227名儿童中:HBsAg阳性12人,占0.98%;抗-HBs阳性796名,占64.87%;抗-HBs阴性419名,占34.15%.结论:农村与城区入园儿童乙肝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且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傅小艺;李荣学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生殖道尖锐湿疣是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感染较多见,尤其妊娠期尖锐湿疣,生长快、传染性强.我们对妊娠各期出现的76例生殖器官尖锐湿疣进行了临床观察,探讨治疗及其与预后诸因素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炳均;李静霞;肖玉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1995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术前诊断为外科急腹症[1],术中发现为妇科疾病的病例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辛跃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的疾病,即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总称.多发于产后、剖宫产后、流产后以及妇科手术后,盆腔炎在一些性活紊乱及性病泛滥的国家中是常见的疾病,美国近年来报道,每年有85万妇女患此病,其中须往院治疗者20万人,目前盆腔炎发病呈上升趋势,因此大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预防盆腔炎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王黎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输卵管阻塞为女性不孕常见的原因之一,选择性输卵管再通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我院自1999年8月~2004年8月对95例输卵管阻塞的女性行选择性输卵管再通治疗,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毛峰;于伟红;王德本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所致不孕的效果及盆腔粘连程度等对术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收集经腹腔镜检查诊治的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所致不孕的病例304例,根据术中所见将盆腔粘连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随访术后妊娠情况并探讨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到172例患者中术后妊娠64例,妊娠率为37.21%(64/172),异位妊娠率3.49%(6/172),妊娠流产率15.63%(10/64),校正妊娠率为27.91%(48/172).盆腔轻度粘连者术后妊娠率为50.00%(14/28),明显高于中度病变者(41.82%,46/110)和重度病变者(11.76%,4/34).不孕时间在≤2年的患者术后妊娠率为61.11%(22/36),明显高于不孕时间在3年以上的患者(34.34%,42/122).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所致不孕的术后妊娠率受盆腔粘连程度及不孕时间等的影响.
作者:宿仕萍;章汉旺;靳镭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吉妮IN宫内节育器(GyneFix IN IUD)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GyneFix IN IUD与其他类型IU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随访12个月吉妮IN IUD与其他类型IUD两组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OR合并值分别为:带器妊娠(0.31)、脱落(0.44)、因症取出(0.35)、经量改变(0.50)、经期改变(0.76)、分泌物改变(0.55)、腰腹痛(0.39)和出血(0.49).结论:除腰腹痛指标外,其余7个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可得出确切结论,说明吉妮IU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较小的副作用.
作者:唐爽;李波;郝艳会;杨立娟;赵庆华;于秀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模式,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以我院出生的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并以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干预组采用临床、保健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高危儿早期干预模式,3组小儿定期随访,并于1岁时采用婴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作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在1岁时,其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均较未干预组为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可达对照组水平(P>0.05).干预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5.6%(3/53),而未干预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23.5%(8/34),两组在预后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临床、保健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模式具有非常好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晶红;曾淑萍;赵慧贞;周翔;曾辉剑;张小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对2003~2004年在我院宫颈疾病治疗中心就诊的18 00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对发现异常图像经定位活检病理学诊断为宫颈CIN Ⅰ~Ⅲ级或液基细胞学检查有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和高度鳞状上皮细胞的患者用LEEP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阴道镜检查或液基细胞检查,大多数患者未发现有异常图像和细胞,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少数检查发现异常者3个月后再次行LEEP治疗,如有宫颈原位癌或浸润癌者则行手术治疗.LEEP治疗宫颈CIN治愈率达97%.结论:对于宫颈CIN的患者应用LEEP治疗简便、安全,不需麻醉,不需住院,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介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经验.方法:1999年2月~2004年5月,我们对21例Ⅰ、Ⅱ期乳腺癌行保留皮肤和乳头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假体植入胸大、小肌之间行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均获得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再造的乳房形态良好,不影响患侧上肢的活动功能.结论: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乳房再造,满足了肿瘤的根治和形体美容两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志军;王晓军;张彬;范志民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的围生儿状况及相关干预措施.方法:调查、对比分析599例多胎妊娠和34 524例单胎妊娠围生儿状况.结果:①多胎的胎位异常、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单胎,多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②经阴道分娩的多胎妊娠的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行剖宫产术者.结论:为改善多胎妊娠的围生儿状况及预后,在孕34周后在促胎肺成熟的基础上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孟静;吕晓霞;李斌远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预先镇痛是否影响术后病人意识恢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Ⅲ级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预先镇痛组(n=20),所有病人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预先镇痛组在手术开始前使用曲马多1.5 mg/kg.两组术后入苏醒室,记录OAA/S镇静评分、VAS镇痛评分、BIS和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结果:①VAS,预先镇痛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OAA/S评分和BIS,在5 min和10 min两个时间点,预先镇痛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预先镇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先镇痛能够使患者的意识恢复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但不会造成苏醒延迟.
作者:张毅;刘凌云;张咸伟;田玉科 刊期: 200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