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静;吕晓霞;李斌远
目的:探讨人院待产时间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剖宫产率增加因素,寻找降低剖宫产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56例入院状态与产前待产时间与分娩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临产与待产入院两组病人分娩方式,分析两组病人中剖宫产指征的情况.结果:待产人院组中剖宫产明显高于临产组(P<0.005);剖宫产病人中待产组无明确指征病人显著高于临产组(P<0.01).结论:入院时间过早成为剖宫产上升的因素之一.
作者:王梅丽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禁欲时间对人精子顶体酶活性、精子密度和精子数的影响.方法: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禁欲1~5 d时,顶体酶活性是稳定的,而禁欲10 d时顶体酶活性明显下降,与禁欲1 d时顶体酶活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子密度和精子数随禁欲时间增加而增加,禁欲10 d精子密度约为禁欲1 d精子密度2倍,禁欲10 d精子总数约为禁欲1 d的4倍.结论:禁欲时间影响顶体酶活性、精子密度和精子数.
作者:刘睿智;董乃屹;高元奇;孙妍;江露;刘媛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预先镇痛是否影响术后病人意识恢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Ⅲ级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预先镇痛组(n=20),所有病人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预先镇痛组在手术开始前使用曲马多1.5 mg/kg.两组术后入苏醒室,记录OAA/S镇静评分、VAS镇痛评分、BIS和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结果:①VAS,预先镇痛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OAA/S评分和BIS,在5 min和10 min两个时间点,预先镇痛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预先镇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先镇痛能够使患者的意识恢复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但不会造成苏醒延迟.
作者:张毅;刘凌云;张咸伟;田玉科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残疾儿童家长对儿童残疾状况的知晓情况,并初步探讨影响家长知晓的主要因素.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五类残疾中智力残疾的家长对儿童残疾状况知晓情况差;影响残疾儿童家长对儿童残疾状况知晓的独立因素有:居住在农村地区、男童、年龄小、母亲文化程度低、单一残疾和残疾程度轻.结论:北京市残疾儿童的家长对儿童残疾的知晓状况相对不足;儿童保健部门和残疾康复部门应大大加强儿童残疾预防和识别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在残疾预防和早期识别方面的知识和对家长的指导能力.
作者:王晓华;王燕;滕红红;曲成毅 刊期: 2005年第24期
对武汉市劳教局戒毒所女性吸毒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并作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教养方式测查.结果发现,吸毒妇女生活经历多数都曾遭受挫折、不良家庭及学校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等方面的状况差,其父母更多的表现出偏爱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提出整合的吸毒防范与戒毒工作建议.
作者:郑晓边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诺辰(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15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每天加用诺辰5 mg/kg静点,5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3 d后体温下降,咳嗽减轻,肺部体征改善,在用药后5 d临床综合体征改善率为100.00%,总有效率为97.33%,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诺辰有抗病毒、抗细菌双重作用,标本兼治,副作用小,为治疗感染性发热的首选药物.
作者:包晓锐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X线征象与临床对照分析,提高NRDS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选择临床与X线资料完整的105例NRD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X线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其中8例经尸检证实.结果:根据床边X线胸片表现,将NRDS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57例,中度25例,重度23例.105例中合并气漏15例,合并感染性肺炎10例,合并肺出血5例,死亡8例.结论:床边X线胸片是检查NRDS的主要方法,在NRDS的诊断、疗效观察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蒋宁;张建英;裘华兴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吉妮IN宫内节育器(GyneFix IN IUD)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GyneFix IN IUD与其他类型IU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随访12个月吉妮IN IUD与其他类型IUD两组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OR合并值分别为:带器妊娠(0.31)、脱落(0.44)、因症取出(0.35)、经量改变(0.50)、经期改变(0.76)、分泌物改变(0.55)、腰腹痛(0.39)和出血(0.49).结论:除腰腹痛指标外,其余7个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可得出确切结论,说明吉妮IU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较小的副作用.
作者:唐爽;李波;郝艳会;杨立娟;赵庆华;于秀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系指出生后4周内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其病原菌在新生儿不同于其他年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颅内压增高症出现较晚,又常缺乏脑膜刺激征,故早期诊断困难,加之并发脑室膜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尤其难以肃清,其致死率及致残率仍较高[1].本文就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王丽雪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血小板(Plt)动态变化是否可作为危重新生儿评分指标.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仪测定42例危重新生儿和42例正常新生儿的Plt.结果:危重新生儿24 h内血小板减少较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3~5 d血小板减少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可作为危重新生儿评分的指标之一.
作者:徐萍;张雪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感音神经性耳聋给小儿带来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但如果能早期干预,这种危害会降低到底程度.因为我国小儿耳聋的早期发现尚存在相当的缺陷,使许多聋儿丧失了听力语言康复的佳时期,为了能更早的发现聋儿并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作者对近8年来到吉林省聋儿康复中心来就诊的部分耳聋婴幼儿的病因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静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模式,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以我院出生的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并以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干预组采用临床、保健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高危儿早期干预模式,3组小儿定期随访,并于1岁时采用婴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作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在1岁时,其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均较未干预组为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可达对照组水平(P>0.05).干预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5.6%(3/53),而未干预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23.5%(8/34),两组在预后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临床、保健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模式具有非常好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晶红;曾淑萍;赵慧贞;周翔;曾辉剑;张小敏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内套圈法治疗输卵管问质部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内套圈在腹腔镜下套扎间质部妊娠孕囊基底部后切开孕囊,挖除胚胎组织,在其周围局部注射甲氨喋呤10 mg.结果: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且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手术具有出血少、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痊愈出院早且无并发症等优点.结论:腹腔镜下内套圈法治疗输卵管问质部妊娠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晓;俎德学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科学研究发现,铅进入人体内可损害骨髓造血系统,使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引起末梢神经炎.干扰神经功能,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造成行为、意识及神经效应改变,引起运动、感觉异常,闪电样疼痛,进而发展到感觉减退和肢体无力,甚至造成周围神经麻痹;损害消化系统,引起肝肿大、食欲下降等.
作者:蔡卫华;冯惠 刊期: 2005年第24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仍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大出血,经按摩子宫及缩宫剂处理无效者常导致切除子宫[1].对此,医务人员经多年研究总结出多种有效治疗手段,如宫腔纱条填塞、髂内动脉结扎、动脉导管栓塞等.我院自2003年起采用B-Lynch外科缝扎术救治3例产后出血病人获得成功,避免了切除子宫,有显著的实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洁;景秋萍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介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经验.方法:1999年2月~2004年5月,我们对21例Ⅰ、Ⅱ期乳腺癌行保留皮肤和乳头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假体植入胸大、小肌之间行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均获得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再造的乳房形态良好,不影响患侧上肢的活动功能.结论: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乳房再造,满足了肿瘤的根治和形体美容两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志军;王晓军;张彬;范志民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探讨可能发生的诱因.方法:对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10例作临床总结.结果:10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随访无异常.结论:外伤也可能是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诱因,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以手术治疗为宜,术前经抗生素等治疗,症状缓解后施行.
作者:何雅;黄石平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麻醉与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宫腔镜检查的效果.方法:取68例需要择期宫腔镜检查的各种妇科疾病患者,无精神病及心血管循环系统疾病、无麻醉和手术禁忌症,随机分为A组(n=34)和B组(n=34),A组为异丙酚合并氯氨酮麻醉组,B组为骶管麻醉合并异丙酚组.全部患者在术前和术中都常规监测SBP、DBP、HR、R、SpO2,观察麻醉效果及镜检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几率.结果:观察数据显示对SBP、DBP、HR、R、SPO2的影响A组大于B组,麻醉效果B组优于A组,镜检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A组较B组多.结论:异丙酚复合氯氨酮麻醉与骶管麻醉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官腔镜检查,后者优于前者.
作者:钟剑洪;冼玉娇;刘妙雯;张奕文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p55型受体(p55 TNFR)在正常妊娠及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12例正常妊娠妇女、43例妊高征患者胎盘具体细胞中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结果:TNF-α和p55 TNFR主要表达在蜕膜细胞、内皮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正常妊娠组与妊高征各组TNF-α和p55 TNFR表达的细胞种类无明显差别.TNF-α和p55 TNFR在同种细胞中表达的强度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加.同一研究组中各细胞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强度不同,TNF-α在蜕膜细胞表达强,p55 TNFR在蜕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表达强.结论:TNF-α和p55 TNFR在胎盘组织细胞高表达可直接引起胎盘损伤.TNF-α和p55 TNFR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丽峰;滕红;何津;朱安峰 刊期: 200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3例患者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子宫切除术,其中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者107例,行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者124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者32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三种术式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CIS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LAVH、LTH组.术后恢复、并发症、中转开腹情况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ISH、LAVH、LTH三种术式均可作为临床子宫切除的术式,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分析,CISH组明显优于LAVH、LTH组.为保留器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宫颈正常或轻度糜烂的生育期妇女选择CISH;对于子宫颈糜烂中度以上,子宫颈肥大、子宫颈峡部或近子宫颈部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近绝经期的妇女,倾向于选择LAVH、LTH.
作者:谷丽娟;刘秋花;娄秀兰 刊期: 200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