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早产及胎膜早破

范惠英;缪频;欧积岚;吕晓杰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 感染, 早产, 胎膜早破
摘要: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186例产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DNA检测.结果:186例产妇中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阳性58例,占31.2%,解脲支原体阳性组与解脲支原体阴性组比较胎膜早破、早产、产褥病率、新生儿黄疸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而新生儿窒息、肺炎发生率两组相比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产褥病率的发生密切相关.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芒硝联合外敷促进刀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手术刀口愈合情况是目前医患双方关心的问题.剖宫产率在各地均有较大幅度地提高,特别是孕产妇的生理病理特点:肥胖、水肿、贫血、低蛋白血症、易并发糖尿病等,较外科患者明显增多.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特别是切口裂开,使患者不能如期出院,增加了患者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易诱发医患矛盾,对医院造成不良影响.为此,不断摸索防治方法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我院大黄、芒硝联合外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徐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胎儿凝血因子活性及凝血功能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胎儿血液凝血因子Ⅷ、Ⅸ、Ⅺ(FⅧ、FⅨ、FⅪ)的活性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评估上述指标作为血友病患儿产前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检测129例无血友病家族史的胎儿脐带血FⅧ、FⅨ、FⅪ的活性,其中60例同时测定APTT,分析胎儿3种凝血因子活性及其与胎龄的相关关系.结果:①妊娠中晚期胎儿的凝血因子活性为FⅧ45.83%±13.28%(95%CI43.42%~48.24%)、FⅨ10.51%±6.02%(95%CI9.42%~11.61%)、FⅪ20.82%±13.82%(95%CI18.31%~23.33%).②FⅧ、FⅨ、FⅪ的活性均与胎龄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20、0.458、0.354,P值均为0.000.③妊娠中晚期胎儿的APTT为57.77 s±19.65s(95%CI52.69 s~62.84 s).结论:妊娠中晚期的正常胎儿FⅧ活性已达30%以上,取脐带血测定FⅧ的活性是产前筛查血友病甲的可行性手段;正常胎儿APTT比正常成人延长20 s以上,FⅨ和FⅪ的活性仅达正常成人的10%和20%,脐带血FⅨ、FⅪ的活性及APTT对血友病的诊断价值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林琳华;霍梅;袁红;姚秋璇;曾彩兰;任景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0~50岁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用生活质量(Qdulityof Life QOL)这一概念来综合评价个人健康状况已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生活质量从30年代的美国开始至今大量的学者提出了数以百计的生活质量的概念,由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WHO生活质量研究组的定义是[1]: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

    作者:颜江瑛;刘筱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健康教育

    为了严密监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做好围产期保健,我院产前门诊于2002年1月开始对所有的孕妇开展糖尿病筛查工作.现将2002年1月~2003年6月就诊的651例孕妇筛查结果及给予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颜晓燕;谢美珠;祝新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妊娠糖尿病68例分析

    妊娠糖尿病(GDM)有害于母婴健康,尤其对胎儿及新生儿都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提高对妊娠糖尿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死亡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1月间诊治的妊娠糖尿病68例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吴爱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远程胎儿监护82例临床分析

    目的:远程胎儿监护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的围产期胎儿监护技术,其优越之处在于能使高危孕妇在院外得到良好的实时胎儿监护.方法:取2001年8月~2003年8月在产科进行远程胎儿监护的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82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孕周、年龄、胎位等情况可比,未进行远程监护的高危妊娠孕妇101例为对照组,评价远程监护在高危妊娠监测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远程监护组NST异常检出率为56.8%,对照组为33.6%(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为4.9%,对照组为13.9%(P<0.01).结论:研究表明,远程监护既便于孕妇在家中得到高质监护,又便于产科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可显著提高宫内诊断水平,降低新生儿患病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作者:程忆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谈实现母乳喂养策略中的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

    母乳喂养是一种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方法,是生殖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是实现母乳喂养有效的干预措施,是保障在生命的初6个月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佳生长发育和健康.

    作者:许秀娣;肖为民;刘小艳;宋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酚妥拉明治疗心力衰竭的体会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多数病人用洋地黄类药物和速尿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可有些病人因缺氧,电解质紊乱和心肌严重损害,应用强心剂效果很不理想,因耐受性降低易引起中毒,近年来我院对这类病人应用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经静脉给药,其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李志岚;田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输卵管妊娠与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的探讨

    为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中的沙眼衣原体DNA,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光华;张新生;佟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保健院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1基本情况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处于一座卫生资源严重供大于求的城市,地理位置偏僻,且周围1000米范围内有6家医院,医疗市场竞争显得尤为激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在夹缝中求生存,境况不佳,一直也未做过较规范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外的健康教育.

    作者:万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腹腔镜诊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治不孕症盆腔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腹腔镜对87例不孕症患者的盆腔病变做出诊断,同时进行相应的镜下手术.结果: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盆腔病变.原发不孕症的盆腔病变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居首位,而继发不孕症则以慢性盆腔炎居首位.镜下盆腔病变诊断阳性率达94.25%.结论: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盆腔病变的价值在于一次手术既明确了诊断又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可同时去除数个病因,具有良好的诊治效果.

    作者:赵颂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女性可疑青光眼视神经盘沿形态与静态阈值视野改变的观察

    目的:观察静态阈值视野改变与可疑青光眼视神经盘沿形态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86例(350眼)女性可疑青光眼按盘沿形态分下方大于上方组和下方小于上方组;按年龄分40岁以下组和40岁以上组,采用QZS-4型自动视野计分别进行阈值视野测定.结果:盘沿形态下方小于上方组视野异常率(58.6%)高于盘沿形态下方大于上方组(20.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40岁以下组(36.3%)视野异常率与40岁以上组(42.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女性可疑青光眼患者的年龄对视野阈值的改变不产生有意义的影响,而从阈值视野改变的角度,盘沿形态的改变作为青光眼的筛选标准是可行的.

    作者:赵鸿玉;施中伟;苏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早产及胎膜早破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186例产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DNA检测.结果:186例产妇中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阳性58例,占31.2%,解脲支原体阳性组与解脲支原体阴性组比较胎膜早破、早产、产褥病率、新生儿黄疸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而新生儿窒息、肺炎发生率两组相比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产褥病率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范惠英;缪频;欧积岚;吕晓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18例城市妇女避孕方式意外妊娠及阴道炎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安顺市已婚妇女正在使用中的避孕方法概况,人工流产史以及阴道炎症的发病情况.方法:利用对安顺市部分事业单位妇科普查,询问其人工流产史,所采取的避孕方法,逐个进行白带常规化验.结果:59.2%的妇女均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文化程度高的人群较多采用阴道药具及自然避孕法.61.5%的妇女有人工流产史,并均发生在产后2年内者占78.1%;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为13.2%,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为2.2%,而后者在文化程度较低人群发病明显增高.结论:宫内节育器是安顺地区妇女所选择的主要避孕措施;避孕的薄弱环节为产后2年内;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滴虫性阴道炎.

    作者:张凤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术前介入治疗Ⅱ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化疗的方法对Ⅱ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36例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介入化疗,化疗后14 d行宫颈癌根治术;另18例Ⅱ期宫颈癌患者单纯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分别进行疗效的观察和评定.结果:术前介入化疗组的症状减轻率为100.0%,近期有效率为100.0%,5年生存率为82.6%;单纯手术治疗组的症状减轻率为67.8%,近期有效率为72.0%,5年生存率为42.7%,明显低于术前介入化疗组(P<0.05).结论:对于Ⅱ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介入化疗的方法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近期有效率和生存期限.

    作者:赵营;黄守松;梁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量镇痛麻醉泵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

    微量镇痛麻醉泵具有可自控调节,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的镇痛中.现就我院剖宫产术后应用的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何龙明;龙金涛;杨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解毒方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解毒方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轻、重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局部治疗,治疗方法为:实验组给予小儿解毒方浸泡液外洗脓疱处,1日3次;对照组给予红霉素软膏涂脓疱处,1日3次.实验组和对照组重型患儿统一加用抗生素-邻氯青霉素治疗,轻型患儿仅给予上述局部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治疗第三天白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脓疱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第三天白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显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小儿解毒方具有清热解毒,局部收敛的作用,能促进患部及早结痂,上皮恢复.应用小儿解毒方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患儿,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高茂玲;黄友荣;胡安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用于妇产科手术麻醉的效果观察

    硬膜外麻醉是目前妇产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为了使麻醉起效更快,阻滞作用更完全,人们不断对局麻药进行研究,碳酸利多卡因是碱化后的利多卡因溶液,我科将其用于妇产科硬膜外麻醉两年来,效果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李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连续12年开展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回顾分析

    目的:对江门市区12年开展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以掌握本地区妇科病的患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开展以防治子宫颈癌为中心的群体性的妇科病普查普治.结果:通过连续12年的防治工作,妇科病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首次治疗率达98.40%以上,子宫颈炎是历年妇科病患病之.结论:坚持开展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可降低妇女妇科病患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保障已婚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吴美琼;范利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双胎合并妊高征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

    双胎与年龄、胎次、遗传等因素有关,其高危因素较多,产前易并发妊高征,产后易发生产后出血,故应给予足够重视,积极预防及治疗其产后出血,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现将我院近5年双胎合并妊高征156例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马赫;洪梅;伊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