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合并心功能不全产妇的护理

吕永利;曾娅

关键词: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心动能不全, 护理
摘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immunorelatedpancgtopenia, IRP)是指体内存在抗骨髓未成熟细胞膜的自身抗体[1];通过抑制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或)破坏不同发育阶段血细胞而造成外周血三系、两系或一系细胞减少的疾病. 年发病率约2-3/10万. 一般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例如环孢素A、醋酸泼尼松等. 妊娠合并免疫性两系减少及心功能不全患者较少,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极少,本科收治一位36周待产,免疫性两系减少,心功能Ⅱ—Ⅲ,经过护理后好转出院. 现报道如下.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湿润烧伤膏在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在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进行脊柱后路手术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受压部位粘贴粘性敷料,使用脊柱弓形支架加凝胶垫摆放体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受压部位使用粘性敷料联合湿润烧伤膏,对比两组术前压疮风险率和术后压疮发生率.结果 两组预测发生压疮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润烧伤膏用于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的压疮预防,能有效地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减少压疮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金玲;李明星;文玉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物理预防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物理预防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科收治的手术后患者8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干预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物理预防,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 干预组发生下肢肿胀、下肢疼痛程度、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物理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较常规护理更具有优势,具有较为肯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秋蕾;萨仁花;齐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判断TAT皮试结果准确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判断TAT皮试结果准确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成立12人组成的QCC小组,将2017年5-7月在本院急诊科进行TAT皮试患者42例作为参照组,进行常规急诊皮试干预,再选取2017年8-10月在本院急诊科进行TAT皮试患者42例作为试验组,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方法,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TAT皮试阳性率较参照组低(P<0.05).同时试验组的服务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 针对急诊科进行TAT皮试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对提高TAT皮试结果判断的准确性具有显著效果,同时还提升了护理服务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及操作水平,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王红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Orem自我护理理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Orem自我护理理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1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需要进行化疗的患者19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与对照组9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Orem自我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对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评分、角色、躯体、认知、情绪、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HAMA焦虑评分和HAMD抑郁评分均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干预组各方面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升高程度、HAMA焦虑评分和HAMD抑郁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自我护理理论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到家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再住院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到家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4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从医院到家庭的护理模式,比较观察不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率72.73%,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0.91%(P<0.05);出院后3个月、1年时段,研究组患者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因感染和疲劳、心律失常和原有心脏病加重等因素而再住院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从医院到家庭的护理模式干预,其护理良好,不仅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而且能提升其遵医依从性.

    作者:李月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康复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20例脊髓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中医康复护理组、单纯认知行为干预组、联合组各30例,于2周后评价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结果 单纯中医康复护理组、单纯认知行为干预组、联合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单纯中医康复治疗组与单纯认知行为干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明显优于单纯中医康复治疗组或单纯认知行为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在中医康复护理和认知行为干预的联合作用下,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提升.

    作者:王瑞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的具体治疗中患者同时接受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均匀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成单一组及联合组各46例,单一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之上同时接受腹膜透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单一组,两组患者具体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终末期肾病的治疗,医生可以将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方案相结合,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刘发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疼痛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16年5月至12月80例因关节疼痛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疼痛管理,主要包括疼痛评估、疼痛干预、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住院第7天、出院2周的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入院第7天、出院2周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管理可有效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丽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极易出现吸入性肺炎、脱水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康复时间较长,是一组老年常见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多数病人未康复到佳状态即面临出院,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已成为临床研究治疗的难点.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冰刺激在治疗吞咽障碍中有很大优势,冰刺激具有安全、有效、居家易操作的特点.本文综述了目前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飞飞;张楠;刘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本院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20例骨科住院患者按房间号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检查预约等候时间、异常检查结果、反馈时间、医嘱正确实施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和医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可提高骨科护理质量.

    作者:吴文;周弋钿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角色扮演法在儿科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教学法对儿科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本院省级儿科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招收的30名学员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培训,培训后通过理论考核、模拟案例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与2015年的31名接受传统培训的专科护士学员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角色扮演法培训后,专科护士学员的理论、案例考核成绩及护士满意度高于接受传统培训的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色扮演法能够使专科护士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加深对危重症专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专科护士教学质量.

    作者:唐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透析室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透析室护士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现状,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市95名透析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 个性特征中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及自我效能是透析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 透析室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需通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降低护士职业倦怠,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亚京;程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诊老年患者滞留现况及对策分析

    结合国内外人口老龄化等人口因素变化对医疗机构内部资源配置的影响,综述了急诊老年患者滞留影响因素及急诊长时间滞留带来的危害,归纳分析了缓解急诊老年患者滞留问题的相关对策.

    作者:程琳;施雁;李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一种全密闭式尿培养管在留取尿培养中的应用

    尿培养是指对正常尿液中的细菌进行培养,正常的尿液是无菌液体,但人体的泌尿生殖道外表有各种细菌存在,所以做尿培养应无菌留取尿液,排除外界细菌干扰,准确地检测尿液是否存在细菌. 目前为病人留取尿培养,没有固定的容器,多为无任何添加剂的采血试管,而目前干燥采血试管已被添加抗凝剂或促凝剂的试管代替,而别的试管又无法做到绝对无菌. 留取尿培养比较复杂、费时、不安全,在留取中段尿液的前后,开启无菌标本瓶盖之前和接好尿液盖上瓶盖之前,都得用酒精灯火焰消毒标本瓶外口周围和标本瓶口与瓶盖,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无法做到绝对无菌.影响尿培养大的问题是标本易受泌尿生殖道中寄生菌的污染,因此要严格注意无菌操作,而无菌标本瓶盖在酒精灯消毒期间,瓶口处于开放状态,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因此,本科研制了一种全密闭式尿培养管.

    作者:王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沟通模式对老年输尿管体外碎石患者术中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沟通模式对老年输尿管体外碎石患者术中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97例老年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体外碎石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单双数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沟通.观察两组不良情绪、依从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35.6±1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6.3±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依从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有效沟通可以有效提高老年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体外碎石患者术中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患者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赖紫霞;舒惠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减轻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疼痛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减轻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中心108例首次动静脉内瘘穿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常规消毒后穿刺,观察组于穿刺前1 h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后再消毒穿刺.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两组穿刺时的疼痛程度、记录穿刺前后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量表(GCQ)分别评估两组内瘘穿刺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穿刺的疼痛评分、状态-特质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整体舒适度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前后平均收缩压和心率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穿刺后的平均收缩压和心率均较穿刺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明显减轻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时的疼痛,稳定其血压和心率,减轻其疼痛带来的焦虑情绪,提高其透析舒适性、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勤;张帆;吕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纯母乳喂养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人们已开始逐渐认识纯母乳喂养对婴儿、母亲及社会的益处.但近年来,尽管WHO及政府都积极宣传和推进纯母乳喂养,然而纯母乳喂养的现况仍不理想.国内外很多研究者从多角度分析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如医护因素、婴儿因素、母亲因素、产妇因素、分娩方式等.本文通过系统性文献回顾,综述了国内外纯母乳喂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制定干预措施提供新依据,从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王玙华;陈烨;沈利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孕期系统管理及产时体位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期及产时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产科确诊早孕、行规律产检并在本院生产的初产妇600例,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孕期给予系统管理及产时体位干预,对照组予常规管理与指导,观察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Apagr评分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优于对照组,助产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agr评分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系统管理及产时体位干预能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丁子珍;胡成银;邹文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索集束化护理策略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全年收治的52例肝癌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肝癌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按照单双号均匀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基础组与改良组,基础组接受常规护理,改良组需要接受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改良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基础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基础组,两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护理工作开展而言,让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徐静;冯国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9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早期症状观察、心理护理、切口及导管护理、体位及活动护理、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呼吸道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9例术后乳糜漏患者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均顺利痊愈出院.认为对甲状腺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乳糜漏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能缩短病程,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王琰荔;张琪;谭雁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