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咏怡;邱琇;王滢毅;关玉施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由于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控制及治疗水平的提高,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1].由于子宫颈易于暴露,同时可以直接进行细胞学及活体组织检查,因此子宫颈癌不但能够得到早期诊断,还可将癌前期病变做出诊断.目前子宫颈癌的病因尚无定论,国内外大量资料认为,早婚、性生活紊乱、过早性生活、多产及子宫颈裂伤及宫颈慢性疾病如宫颈糜烂者可能和宫颈癌发生有关[2].它的临床表现多变,有的可无症状,只因阴道涂片检查异常而发现.所以,宫颈刮片检查是发现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之一[3].自2001年3月~2003年12月,我们用WG宫颈刮片快八项对门诊989例患者进行细胞学及生殖道细菌学检查,为临床诊断病情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李月华;杜蔚云;马瑞兰;王月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预防乙型肝炎(乙肝)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为了解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的效果,我们于2002年7月~2003年12月对西安市某社区557名3~10岁儿童进行了有关乙肝疫苗免疫情况的调查.
作者:马芳莲;周萍;王美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为了切实加强妇女保健,有效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我们对1989~2002年我区456例已婚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及时发现与育龄妇女死亡相关的社会、生物、心理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为提高人均寿命提供依据.
作者:钱爱珍;朱岩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盆腔巨大肿块治疗的可行性、优越性及疗效观察.方法:腹腔镜下治疗盆腔巨大肿块52例与剖腹手术.就其疗效、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不论肿块多大,镜下均能成功手术.同时腹腔镜手术出血量少,术后镇痛剂及抗生素用量少,恢复快,与剖腹手术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仅手术时间长,费用高.结论:腹腔镜下对盆腔巨大肿块的治疗已完全达到剖腹手术的疗效,并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尤其适合于年轻患者.
作者:王春平;廖莳;许可可;秦成路;周明;罗光楠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在中国每年有2 000万人结婚[1].尽管目前不进行强制性的婚前医学检查,然而倡导自觉地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婚前医学检查是保障优生优育的一项有效措施.它有助于男女双方的身心健康,防止疾病传染和遗传,保障母婴健康和提高我国整体人口素质.在实际工作中,有关医务工作者都发现一些程度不同的问题.再次强调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非常必要.现将我院1995年3月1日~2003年3月1日28 182例婚前医学检查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黎明;刘荣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丽江市纳西族3~6岁儿童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布特点,提高儿童保健质量.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城乡纳西族837名3~6岁健康儿童进行血压测定.结果:5.26%收缩压偏高,4.06%舒张压偏高.结论:认为将儿童血压测定列为儿童常规体检内容,及早发现血压偏高者,并对易患儿童血压连续监测,及早干预是有效降低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作者:詹会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反映山西省水平的出生缺陷动态监测资料.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观察山西省出生缺陷发生及变化情况.结果:山西省1 996~2002年度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及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是高于同期全国水平;同期农村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城市;缺陷前5位为脊柱裂、先天性脑积水、无脑畸形、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近7年,女性围产儿缺陷发生率高于男性,孕母年龄《20岁或≥35岁年龄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25岁~年龄组;缺陷儿活产呈上升趋势,死胎、死产呈下降趋势.结论: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做好婚前保健、优生保健和孕产期保健,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张雪娟;王苓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娩前孕妇广泛性焦虑障碍与血浆5-HT、DA、NE的关系.方法:首先用心理卫生量表(SAS、SDS、HAMA、HAMD)筛查孕妇中存在广泛性焦虑和抑郁共病共46例.研究组血浆中五羟色胺(5-HT46例)、去甲肾上腺素(NE46例)、多巴胺(DA45例)和正常对照组(5-HT、DA、NE各20例)由苏州大学生化工程研究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化学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分娩前孕妇广泛性焦虑障碍血浆5-HT、DA、NE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讨论:我们在产前经SAS、HAMA检测发现产前孕妇广泛性焦虑障碍有74例.我们选择了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产前广泛性焦虑进行了血浆5-HT、NE、DA测定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孕妇在临床上焦虑症状明显,但体内血浆神经介质极不稳定,神经介质变化在人体内较为复杂,使两者没有变化,提示孕妇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浆5-HT、NE、DA浓度不能鉴别焦虑症.以上观点还需进一步研究.在妇产科广泛焦虑障碍这一疾病,应引起产科医师注意.
作者:张惠珍;陈华;祝建军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围产儿死亡率既能反映孕期保健质量,又能提示产科质量的好坏,是一较敏感的指标.本文将我县1992~2002年10年间108例围产儿死亡做一回顾性分析,以确定我县围产保健工作的重点,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周霁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我国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早现趋势,症状加重现象.如何有效地帮助她们顺利度过这一非常时期,我院改变过去认为这是正常生理现象,给予对症治疗的医学模式,成立了更年期咨询门诊,从2002年10月~2003年10月1年内共诊治了1 982人(年龄小为38岁),效果十分满意.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汪莉;李少银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亚太控尿咨询委员会问卷对2003年10月~2004年5月因非尿失禁因素就诊于广州市妇婴医院妇科门诊年满18岁的居住在广州地区满1年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广州地区妇科门诊成年女性(平均年龄32.87±0.22岁),共调查1 631人,尿失禁患病率为30.0%.②随年龄的上升,尿失禁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③不同分娩方式后尿失禁患病率的高低依次为:产钳吸引产》顺产》剖宫产》未产.④婚姻、职业、文化程度、收入、居住环境、如厕方式与患病率无关.⑤肥胖、某些慢性疾病,如:泌尿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非外伤性骨折、妇科手术史等影响尿失禁的发生.结论:广州地区妇科门诊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为30.0%,与国际、国内相近.较高的患病率应引起泌尿外科与妇科医生的重视.年龄、分娩对盆底组织的损伤可能是导致尿失禁的一个主要原因.生物因素对尿失禁的影响大于环境社会因素.
作者:叶明;唐家龄;邱秀;李玉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总结和评价健康教育对低龄儿童单纯性肥胖早期干预效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0年9月入园的2~4岁低龄儿童,在排除疾病引起的肥胖及患有慢性疾病后的2 238例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干预组儿童进行连续3年关于单纯性肥胖防治的健康教育.计算两组对象3年后单纯性肥胖的趋势发生率和转化率,用SAS 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健康教育早期干预低龄儿童单纯性肥胖可以有效地降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身长发育没有差异,而干预组与肥胖相关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有效改善.结论:健康教育对2~4岁低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儿童成长性单纯肥胖症的发生率,提高肥胖儿的好转率.
作者:冯帮胜;张惠敏;钟群英;程红斌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对提高激光治疗该病的一次性治愈率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使用Nd:YAG激光25~30 W,波长1.06 μm,以光纤接触式对病灶进行凝固汽化.结果:Nd:YAG激光治疗宫颈糜烂230例,一次治愈213例(92.61%),二次治愈17例(7.39%),总有效率100.00%.结论:Nd:YAG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良好,术后基本无并发症,对宫颈糜烂伴发的湿疣、息肉、囊肿应同时治疗,有利于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凤宁;陈肖华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人流)的流行病学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对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人工流产的427例女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427例人流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0岁,已婚者占59.02%,未婚者占40.98%,文化程度以高中以上为主,占87.35%.人流对象中有95.78%的人曾有过人流经历.不采用避孕措施的人流关键是向广大女性宣传正确的对象中以未婚女性居多,占55.17%.本次人流的主要原因为无计划妊娠.结论:降低人工流产率,性知识,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节育知识.
作者:吴盛辉;徐芾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为了解我区城区3~6岁在园幼儿营养不良的患病情况,研究分析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营养矫治效果.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对营养不良进行诊断,问卷调查各种病因.结果:3~6岁幼儿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低体重为1.03%,发育迟缓为1.25%,消瘦为0.04%.各型营养不良患病率较低,与性别、年龄差异不大,但与既往病史、父母文化程度、出生体重、辅食添加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相关.结论:营养不良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越早进行干预,矫治效果就越好.
作者:黄梅;翁丽芬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三阶梯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母儿的影响.方法:将400例进入产程的产妇分成4组,其中3组为实验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另1组为对照组,未实施药物镇痛.结果:实验组镇痛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各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对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明显影响.结论:三阶梯镇痛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侯智勇;黄素然;张爱思;温笑娜;陈梅娇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的给药方法.方法:134例符合试验条件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米索口服组46例,50 ug/1次,每3 h1次,直至有效宫缩.米索直肠给药组50例,50 ug直肠用药,每3 h1次,直至有效宫缩.两组1日大剂量均为200 ug.催产素引产组38例,按常规行催产素引产作为对照.结果:①引产结果:引产成功率、引产成功者阴道分娩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3组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阴道分娩者,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宫缩不满意,需加用催产素静点促进宫缩的比率,米索口服组明显高于米索直肠给药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②阴道分娩情况:两米索引产组用药至有效宫缩时间相近,均短于催产素引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产程、引产时间比较,米索直肠给药组明显短于米索口服用药组(P《0.01,P《0.05)及催产素引产组(P《0.05,P《0.01),而米索口服组与催产素引产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副作用:米索口服组产程中宫缩不协调的发生率较高,因为个别病例未进行统计,该组羊水粪染率较高,而3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采用50 ug口服或直肠给药,均安全有效,但以直肠给药引产时间短、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周永慧;周玉玲;赵予颖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导乐陪伴与自由体位联合应用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02年3~1 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5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在产妇临产后的第一产程中由专职助产师(士)担任导乐员,同时家属也进行陪产,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即卧、走、立、坐、蹲、跪、趴等,由产妇自由选择,同时随机抽取2001年未开展导乐陪伴与自由体位的住院分娩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产程中一般以平卧位为主.观察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产程中用药、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明显缩短,产程中用药减少,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导乐陪伴与自由体位联合应用可使自然分娩率提高,手术产率下降,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李秋芬;王爱玲;马传琴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长春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动态情况,为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及统计标准对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缺陷儿围产期死亡率368.19‰,占围产儿死亡的28.72%;出生缺陷前6位依次为:先心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外耳畸形、多指(趾)、脑积水;农村围产儿畸形率明显高于城市,产母年龄35岁以上为出生缺陷高发年龄.结论:出生缺陷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应加强优生知识宣传.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王苏;金丽萍;张晓梅;康春华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羊水过少的诊断率亦显著提高,其对母婴的不良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羊水过少容易发生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增加围产儿病死率.加强产前监测和及时处理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对我院58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华 刊期: 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