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育龄妇女死亡情况回顾分析

钱爱珍;朱岩

关键词:育龄妇女死亡, 已婚育龄妇女, 心理因素,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妇女保健, 死亡率, 寿命, 生物
摘要:为了切实加强妇女保健,有效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我们对1989~2002年我区456例已婚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及时发现与育龄妇女死亡相关的社会、生物、心理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为提高人均寿命提供依据.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分析

    目的:了解滕州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状况与特点,探讨干预措施.方法:收集1994~2003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病例,采用EPI 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有所下降,意外死亡在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分类死因中序位第4,且为1~4岁儿童的第1位分类死因,其中意外窒息和交通意外分别是0~1岁和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首位死因.结论:重视儿童意外死亡,加强防范宣传,以期降低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

    作者:赵亚楠;张大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Nd:YAG激光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对提高激光治疗该病的一次性治愈率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使用Nd:YAG激光25~30 W,波长1.06 μm,以光纤接触式对病灶进行凝固汽化.结果:Nd:YAG激光治疗宫颈糜烂230例,一次治愈213例(92.61%),二次治愈17例(7.39%),总有效率100.00%.结论:Nd:YAG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良好,术后基本无并发症,对宫颈糜烂伴发的湿疣、息肉、囊肿应同时治疗,有利于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凤宁;陈肖华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对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病人治疗、康复、保健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大作用.无论对内科、外科还是精神神经科等病人的遵医行为都有直接的影响.

    作者:臧惠珍;张青梅;秦玉花;李梅;闫荣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育龄妇女死亡情况回顾分析

    为了切实加强妇女保健,有效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我们对1989~2002年我区456例已婚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及时发现与育龄妇女死亡相关的社会、生物、心理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为提高人均寿命提供依据.

    作者:钱爱珍;朱岩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三阶梯镇痛分娩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三阶梯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母儿的影响.方法:将400例进入产程的产妇分成4组,其中3组为实验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另1组为对照组,未实施药物镇痛.结果:实验组镇痛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各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对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明显影响.结论:三阶梯镇痛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侯智勇;黄素然;张爱思;温笑娜;陈梅娇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技术初探

    先天性心脏病在活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8‰.我国每年约有10万余先心病患儿出生,但在产前得到正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却为数甚少.1972年,Winsburg首先用M型超声心动图观察胎儿心脏并试图估测胎儿心功能.1980年,美国耶鲁大学儿科心血管专家Dr kleinman早开展了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和节律异常的研究.胎儿超声心动图是目前产前诊断先心病的可靠手段.进行胎儿心脏检查的佳时间为妊娠16~28周.无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孕18~24周进行一次筛查;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从孕16周开始四腔心筛查,18~24周进行一次详细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此时易获得满意的图像,大部分复杂心脏畸形可能在此时期作出正确诊断.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约需30~40min,其中包括:①二维超声心动图;②M型超声;③多普勒超声(包括彩色多普勒).

    作者:周柳英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6 492例新生儿病例,探讨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的产科因素.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多、早产等产科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结论:定期产检,筛查与新生儿窒息有关的产科因素,并予以防治,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崔咏怡;邱琇;王滢毅;关玉施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精河县卫Ⅸ项目妇幼卫生子项目运行效益及问题与对策

    精河县实施卫Ⅸ项目妇幼卫生子项目,以改善基本妇幼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高妇女、儿童利用基本妇幼保健的能力,加强对妇女、儿童健康管理,预防和减少疾病危险的发生,满足基层农牧区贫困及弱势人群的基本卫生需求.该项目主要有五个活动领域:提高基础妇幼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家庭、社区的参与和健康教育;加强妇幼卫生管理;加强卫生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妇幼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对贫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

    作者:张勇;刘云琴;康佳汗;周岩;古丽海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治新模式初探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我国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早现趋势,症状加重现象.如何有效地帮助她们顺利度过这一非常时期,我院改变过去认为这是正常生理现象,给予对症治疗的医学模式,成立了更年期咨询门诊,从2002年10月~2003年10月1年内共诊治了1 982人(年龄小为38岁),效果十分满意.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汪莉;李少银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孕妇广泛焦虑障碍和血浆DA、NE、5-HT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分娩前孕妇广泛性焦虑障碍与血浆5-HT、DA、NE的关系.方法:首先用心理卫生量表(SAS、SDS、HAMA、HAMD)筛查孕妇中存在广泛性焦虑和抑郁共病共46例.研究组血浆中五羟色胺(5-HT46例)、去甲肾上腺素(NE46例)、多巴胺(DA45例)和正常对照组(5-HT、DA、NE各20例)由苏州大学生化工程研究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化学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分娩前孕妇广泛性焦虑障碍血浆5-HT、DA、NE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讨论:我们在产前经SAS、HAMA检测发现产前孕妇广泛性焦虑障碍有74例.我们选择了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产前广泛性焦虑进行了血浆5-HT、NE、DA测定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孕妇在临床上焦虑症状明显,但体内血浆神经介质极不稳定,神经介质变化在人体内较为复杂,使两者没有变化,提示孕妇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外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浆5-HT、NE、DA浓度不能鉴别焦虑症.以上观点还需进一步研究.在妇产科广泛焦虑障碍这一疾病,应引起产科医师注意.

    作者:张惠珍;陈华;祝建军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哺乳期妊娠药物流产14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哺乳期妊娠妇女药物流产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探讨较为有效的流产方法.方法:对146例哺乳期妊娠妇女(包括剖宫产及自然分娩)和146例正常早孕妇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哺乳期妊娠妇女药物流产出血量、流产失败率及不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哺乳期子宫松驰度大,用药后子宫收缩差,胎囊及残留物不易排出,出血较多.

    作者:夏松云;王蔼明;程鸾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大港区0~7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大港区儿童血铅水平,正确评价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方法:血铅测定采用原子荧光法,锌原卟啉测定荧光法;血红蛋白测定采用XJ-1型血红蛋白测定仪;均为左手无名指末梢血.结果:以铅损伤基点100 μg/L为标准,铅损伤检出率为35.5%.大港区儿童血铅平均水平高于天津市区,总体水平已接近中毒水平,以2~3岁儿童均值高.结论:环境污染是导致儿童铅损伤的重要原因,应通过改善环境、加强宣教、注意婴幼儿营养状况、积极组织儿童铅中毒的筛查等手段,及早发现中毒人群,予以适当干预.

    作者:张立新;徐宝良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是否存在胆汁淤积.方法:用酶法测定96例不同病因引起的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空腹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并与28例无病理性黄疸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中足月儿与早产儿血TBA水平.结果:不同病因引起的高间接胆红素血症TBA水平均高于无病理性黄疸的对照组(P《0.05);早产儿黄疸组血TBA水平明显高于足月儿(P《0.01).结论:不同病因引起的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淤积,其中早产儿胆汁淤积较足月儿明显.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吉妮环、母体乐、铜圆环副反应及并发症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吉妮环、母体乐、铜圆环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对自愿来该院门诊安放吉妮环100例、母体乐88例、铜圆环92例安放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吉妮环、母体乐、铜圆环1年后出血率分别为4.0%,17.0%、18.5%,腰腹疼痛率分别为0.0%、10.2%、13.0%,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0%、0.0%、1.0%,脱落率分别为0.0%、1.1%、0.0%,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0%、2.3%、3.3%.吉妮环与母体乐、铜圆环对照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显著(P《0.01);母体乐、铜圆环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定式吉妮环较非固定式母体乐、铜圆环的各项副反应及并发症显著减少.吉妮环不失为一种高效、安全的避孕工具.

    作者:尹志敏;王海燕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92对生育出生缺陷儿夫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种类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了92对生育过出生缺陷儿夫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生缺陷以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孕早期暴露于可疑致畸因素者占59.78%,有不良孕产史的占75.00%,1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结论:出生缺陷与遗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冯宗辉;雷花香;王华;周玉春;黄定梅;彭向京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异位妊娠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降低异位妊娠首诊误诊率.方法:对1998年2月~2000年3月收治的53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首诊误诊率为32%.结论:如今对妊娠的早期干预增多,在以病史及妇科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时,首诊误诊率很高.阴道B超可较早探及卵黄囊和(或)胎心搏动是诊断宫内妊娠的重要依据,阴道B超检查可降低异位妊娠首诊误诊率.

    作者:李维麟;徐宁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38例晚发型母乳性黄疸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暂停母乳改配方乳+家庭日光浴疗法,采用日本美能达生产的经皮测胆仪,对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第5天的皮肤黄疸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效3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7.43%.结论:暂停母乳+家庭日光浴疗法是治疗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优点为,疗程短,疗效好,花费少,不住院,家长易接受,不影响继续母乳喂养.

    作者:闫瑰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557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情况调查

    预防乙型肝炎(乙肝)有效的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为了解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的效果,我们于2002年7月~2003年12月对西安市某社区557名3~10岁儿童进行了有关乙肝疫苗免疫情况的调查.

    作者:马芳莲;周萍;王美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人工流产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人流)的流行病学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对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人工流产的427例女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427例人流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0岁,已婚者占59.02%,未婚者占40.98%,文化程度以高中以上为主,占87.35%.人流对象中有95.78%的人曾有过人流经历.不采用避孕措施的人流关键是向广大女性宣传正确的对象中以未婚女性居多,占55.17%.本次人流的主要原因为无计划妊娠.结论:降低人工流产率,性知识,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节育知识.

    作者:吴盛辉;徐芾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28182例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分析

    在中国每年有2 000万人结婚[1].尽管目前不进行强制性的婚前医学检查,然而倡导自觉地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婚前医学检查是保障优生优育的一项有效措施.它有助于男女双方的身心健康,防止疾病传染和遗传,保障母婴健康和提高我国整体人口素质.在实际工作中,有关医务工作者都发现一些程度不同的问题.再次强调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非常必要.现将我院1995年3月1日~2003年3月1日28 182例婚前医学检查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黎明;刘荣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