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李珍;郭玉梅
宫颈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得当,长期发展可能会导致恶性病变的发生.给许多患者带来躯体不适和精神负担.针对宫颈炎发病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杜绝和减少宫颈癌变的发生.用爱宝疗浓缩液治疗200例宫颈炎患者,注意治疗方法、步骤及用药后的注意事项,并在治疗过程中,总结了根据不同病情合理应用抗生素,临床治愈率达100%,无一例宫颈管狭窄粘连,跟踪随访1~2年无一例复发.
作者:于春霞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不同工作环境中体内微量元素铁的变化.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3组不同环境的4500名绝经前期妇女进行调查和血标本收集.结果:在相同的工种且不同的环境中体内微量元素铁的丢失情况不同.结论:不同工作环境中,体内微量元素铁的丢失情况不同.应对不同工作环境的绝经前期妇女采取铁元素的补充,以防止微量元素铁过度丢失所引起机体贫血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邵静;王桂香;张丽枚;王淑芬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为了阐明指导家长科学喂养对婴儿体格生长的影响.方法:针对该院所管辖的2002年1~12月出生的散居儿童,除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以及离开深圳生活的儿童外,对余下的672例婴儿用抛硬币法将其分成两组:指导组360例、对照组312例,分别在婴儿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各组儿童体格生长情况,用SASv8.0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婴儿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体格生长情况有显著差异,指导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指导组儿童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指导家长科学喂养,可积极促进婴儿体格生长,降低儿童患病率.
作者:方健华;刘锡芝;叶远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水平对卵巢癌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TRAP-PCR-ELISA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在34例卵巢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者30例.在16例端粒酶活性低于2U者中,15例化疗有效,仅1例出现复发,无死亡.在14例端粒酶活性高于2U者中,化疗有效9例,进展与复发或死亡5例.结论:随着端粒酶活性的增高,卵巢癌对化疗的敏感性下降,复发率增加.
作者:胡云;李克深;翟玲;张亚平;滕长波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我国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及康复现状.方法:10所医院应用耳声发射技术(()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进行统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并干预.结果:自2000年5月~2002年9月,活产数23 355例,21 179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初筛率90.7%,初筛未通过2 547例(12.0%),其中2 231例(87.6%)进行了复筛,复筛率87.6%,复筛未通过156例,进行听力学评估118例,未通过者的听力学评估率75.6%.确诊新生儿听力损失80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单、双侧)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3.8‰,双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1.8‰.听力损失临床原因不明者77.5%(62/80),孕期和围产期因素15.0%(12/80),先天性听力损失家族史7.5%(6/80).听力损失确诊年龄提前19.7个月,总的干预率47.4%(9/19),1岁以内干预率26.3%(5/19).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确诊年龄提前,但还需努力完善随后的干预工作.
作者:聂文英;吴汉荣;宫露霞;刘玉俊;林倩;戚以胜;相丽丽;李应会;李惠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TORCH感染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68例习惯性流产妇女与TORCH感染的关系(观察组),并与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60例对照(对照组).结果:68例习惯性流产妇女检测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Ⅰ、Ⅱ型病毒(优生5项)的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76%(8/68)、1.46%(1/68)、5.58%(4/68)、5.58%(4/68)、5.58%(4/68),总检出率30.88%;60例对照组相应5项病毒检出率分别为0%、0%、3.33%(2/60)、1.67%(1/60)、0%,总检出率5.00%.结论;TORCH感染是习惯性流产的病因之一,习惯性流产患者有必要检测优生5项指标,并予以相应治疗后再妊娠为佳.
作者:李玲;李琼珍;欧丽红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为更好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了解早期足月新生儿黄疸发生、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8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90.12%,出生24 h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19.63%;出生1~2 d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58.45%;高胆发生率12.55%;其中,由于喂养欠佳,热卡摄入不足或/和排便少引起的高胆占83.61%;新生儿高胆中男性婴儿高于女性婴儿.结论:目前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而且黄疸出现早,因此,加强围产保健尽量避免能引起黄疸的围产因素;加强喂养促进排便是减少新生儿黄疸预防高胆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红;王筱影 刊期: 2004年第21期
铅是具有多脏器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它在人体的理想水平为零,对儿童大的威胁是造成大脑不可逆转的永久性损害,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因此准确检测儿童体内血铅含量,正确指导铅中毒儿童驱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采用BH 2 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 624名儿童进行了血铅检测.
作者:于风岭;伊长英;王素兰;嵇黎婴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中雌、孕激素受体亚型以及激素相关蛋白pS2的表达情况,了解其在卵巢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及20例良性上皮肿瘤患者的石蜡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ERα、ERβ、PR-AB(即PR-A+PR-B)、PR-B和pS2水平.结果:①ERα、ERβ均为核受体.上皮性卵巢癌中ERα(+)57.7%(30/52),与良性肿瘤接近(60.0%);ERβ(+)88.5%(46/52),显著高于良性肿瘤(60.0%);30例同时表达α、β两种亚型.②PR-AB和PE-B二者均为核受体,52例恶性肿瘤中12例PR-AB(+)(23.1%),10例PR-B(+)(19.2%).阳性率均显著低于良性肿瘤(P<0.001).③pS2表达为胞浆蛋白,有核周浓集趋势.恶性肿瘤中阳性率为26.9%(14/52),显著低于良性肿瘤(P=0.015).④ERα与PE-AB及PR-B间显著相关,但ERβ与PR-AB及PR-B无关,ERα和ERβ与pS2无关,PE-AB和PR-B与pS2弱相关.结论:ERα、ERβ、PR-AB与PR、B均为核受体,pS2为胞浆蛋白.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ERβ阳性率显著增高,可能为卵巢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标志,并且与卵巢癌内分泌治疗有效率有关.
作者:张玉芳;何晓春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羟苄羟麻黄碱治疗早产的疗效.方法:对60例妊娠28~36周早产患者,给予羟苄羟麻黄碱静点加口服药治疗,观察孕周延长情况,新生儿存活率及副作用.结果:妊娠平均延长时间26d,新生儿存活率95%,复发率为20%,静脉与口服协同治疗、效果确切,60%的病人会出现心率增快、胎心率上升、血压升高等副作用,仅2例患者需要停药.结论:本文结果显示,羟苄羟麻黄碱应用于临床治疗早产,疗效确切,安全,可予以广泛推广.
作者:李秀华;文立平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索出一种不中断母乳喂养、不需住院、简便有效的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方法.方法:将84例足月正常体重、中度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3个治疗亚组,思密达组、光疗组、鲁米那-可拉明组对照比较其疗效和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并检测母乳和新生儿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的活性浓度,探讨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机理.结果: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介于光疗与鲁米那-可拉明之间.每日平均胆红素下降的幅度36.36±10.12μmol/L,平均疗程为4.82±1.10 d,7 d治愈率为100%.结论: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不需中断母乳喂养,有利于巩固爱婴医院成果.β-GD不是母乳性黄疸发病的主要机制,也不是通过影响β-GD而起作用.
作者:李立新;李增宝;蹇涵;徐建锋;洪虹;刘兰梅;叶丽霞;黄健斌;李志涛;梁颖娜;王和香;李宝根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婚前医学检查(婚检)人群中男女生殖器官疾病患病情况及其对婚育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在该院婚检的未婚男女青年31 647人的检查结果进行了生殖器官疾病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生殖器官疾病1 007例,患病率为3.18%.其中生殖器官异常503例,生殖器官炎症379例,生殖器官肿瘤125例,患病率分别为1.59%、1.20%、0.39%.建议暂缓结婚299例,劝阻结婚16例,可以结婚,但无生育能力88例.结论:开展婚前医学检查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对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及出生人口素质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赵玉英;刘玲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放化同步治疗Ⅲ b期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放化同步治疗组(Ⅰ组)和单纯放疗组(Ⅱ组).两组放疗方案相同,化疗与放疗同时进行.结果:近期有效率Ⅰ组为100.00%,Ⅱ组为90.91%,Ⅰ组优于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无进展生存率Ⅰ组、Ⅱ组分别为46.15%和27.27%,Ⅰ组优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局部复发率Ⅰ组、Ⅱ组分别为26.92%和45.45%,Ⅰ组明显低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生存率Ⅰ组、Ⅱ组分别为61.54%和36.36%,Ⅰ组优于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化疗主要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但较轻均可耐受;放疗主要副作用为放射性直肠炎,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放化同步治疗在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无进展生存率上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且毒副作用可耐受.
作者:赵彤;杨岩;王娟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分娩期输液及母儿血糖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分娩过程中分别给母亲输注5%GNS和0.9%NS后,比较母儿血糖、胎儿脐动脉血pH值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母亲血糖与脐静脉血糖、母儿血糖梯度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9和0.697;脐动脉血pH值与母亲血糖及与脐静脉血糖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7及-0.347;两组的脐动脉血pH值、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期持续缓慢地给母亲输注5%GNS或0.9%NS,对母儿血糖、脐动脉血pH值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分娩期母儿血糖与脐动脉血pH值呈负相关.
作者:刘晓瑛;周丽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的半量雌激素HRT对缓解更年期症状、子宫内膜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绝经1年以上、有HRT适应症、无禁忌症的妇女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半量连续联合疗法(倍美力0.3mg+安宫黄体酮2.5mg连续不间断应用);B组采用半量周期序贯疗法(倍美力0.3 mg/d共28 d,第15~28天加用安宫黄体酮4mg).用药1年定期随诊.结果:A、B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12个月的Kupperman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B组的闭经周期分别为73.3%、9.0%,差异有显著性,不规则阴道出血A组发生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2例不规则阴道出血者子宫内膜厚度均>5mm.结论:不同方案的半量雌激素HRT均可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对绝经时间长的妇女建议采用半量连续联合疗法.
作者:陈敏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子宫胎盘血流的异常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孕晚期先兆子痫患者40例,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34例,于产前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子宫胎盘血液动力学变化,记录其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结果:重度妊高征组子宫动脉内径(6.22±0.67mm)较正常孕妇(7.58±0.96 mm)缩小,子宫-胎盘收缩期与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减慢,血流灌注减少,42.5%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率为70%,剖宫产率为95%,新生儿窒息率为15%.结论:先兆子痫子宫胎盘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异常的子宫-胎盘血流导致新生儿体重降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剖宫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增加.
作者:季淑英;刘树平;高秀江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提高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认识,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对3例ARDS患儿采取机械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经过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各项消毒隔离,预防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例发生气胸,经及时处理2 d后气胸消失,3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ARDS患儿应及早应用机械通气与PS治疗.配合正确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青;耿秋菊;王芯;吴晓宁 刊期: 2004年第21期
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酸中毒可致多系统器官损害,心肌损伤发生率28%~44%,有高达66.5%的报道[1].为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早期诊断规律,本文通过对正常新生儿轻、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心肌酶CPK、CK-MB活性测定,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处理,讨论CK-MB活性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国祝;彭珊璐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机体将发生许多病理、生理改变,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提前发生,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保证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我们对2000~2003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绝经妇女60例进行雌激素及心血管方面的测定,探讨围绝经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作者:李淑芹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部分地区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生殖道感染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河南、广西、广东部分城市的10所医院对2002名年龄为24岁以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少年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自填式问卷调查,应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2.0±1.7岁,小为14岁.调查对象的39%为城市户口,61%为流动人口.被调查女青年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0.3±1.9岁.既往患有生殖道感染者为27.7%.本次调查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7.1%;其中57.6%患有1种感染;25.3%患有2种感染;17.1%患有3种及以上的感染.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职业为学生和服务人员、非流动人口、既往生殖道感染患病史、首次性行为年龄小、未使用避孕方法、月经期间发生性关系及清洁外阴的间隔时间较长.结论:女青少年生殖道感染患病率相当高,是目前影响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应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性教育,进行预防不良性行为和生殖道感染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作者:王临虹;赵更力;张小松;吴久玲;郭素芳 刊期: 200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