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抚触对促进正常婴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探讨

李云清;张霞;靳红云

关键词:婴儿智能发育, 婴儿抚触, 体格发育, 睡眠时间, 经济有效, 跟踪调查, 保健技术, 新生儿, 免疫力, 保健科, 增强, 应激, 吸收, 舒适, 食物, 皮肤, 科学, 城区
摘要:婴儿抚触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开展的一种亲昵、舒适、经济有效的保健技术.它通过对婴儿全身皮肤进行科学的、温和的刺激,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和应激力,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的哭闹时间,增加睡眠时间.为进一步探讨抚触对正常新生儿智能、体格发育及睡眠的影响,我站社会保健科对2002年12月~2003年3月出生的57例城区婴儿进行了动态跟踪调查.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年龄、绝经年限、出血时间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1 22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病理诊断分别为非器质性疾病占30.17%,良性病变占26.08%,功能性病变占25.35%,恶性肿瘤占18.40%.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发病年龄大、距绝经年限长、出血时间长,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年龄越大宫颈癌的发病率越高.

    作者:俞文菊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在国内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现状调查基础之上,针对流动人口特殊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国内现有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分析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研究的现实需求,提出建立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的必要性.

    作者:李孜;石淑华;金新政;熊光炼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3省27个县(市)剖宫产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通过描述剖宫产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点,找出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提供依据,达到在保护孕产妇和胎/婴儿健康的前提下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方法:对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的围产保健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为江苏、浙江、河北3省27个县(市)1993~2000年间孕28周以上、有完整分娩记录的妇女共1093526例.结果:研究地区的剖宫产率从1993年的15.9%上升至2000年的44.4%,平均每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5.9%;南北方、城乡的剖宫产率均呈上升趋势,且南方比北方增长快;城市剖宫产率高于农村,南方高于北方;医院级别越高,剖宫产率越高;产妇年龄越高剖宫产率越高;干部和经商人员的剖宫产率比工人和农民的剖宫产率高;文化程度越高剖宫产率越高;婴儿出生体重越大剖宫产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无剖宫产指征、分娩医院的级别、南北方、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城乡、婴儿出生体重、孕周、年度、星期几均是剖宫产影响因素.结论:研究地区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医生放松剖宫产指征或对指征的错误诊断是造成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作者:沈艳辉;李竹;陈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察布查尔县各民族婴儿出生体重的现状分析

    对2002~2003年察布查尔县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 252名各民族新生儿进行调查.察布查尔新生儿出生体重的中位数为3 300g,其中男婴3 400g,女婴3 200g,平均数为3 313 g,标准差为504.男婴出生体重较高,低出生体重率为6.3%,高出生体重率为5.9%.锡伯族婴儿的出生体重高于维吾尔、哈萨克和回族,汉族婴儿的出生体重介于锡伯族和其他3个少数民族之间.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低出生体重率较高(11.0%),回族次之(7.5%),锡伯族和汉族较低(分别为2.0%和3.0%).城镇居民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农村,农村低出生体重儿较多.在年龄分布上,20岁以下母亲的孩子出生体重低,其次是20~25岁,25岁以上的母亲其婴儿出生体重较高,年轻母亲的孩子低出生体重率较高.

    作者:郑苏;常薇;林文玉;许凤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大连市西岗区2000~2002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对策.方法:对于大连市西岗区2000~200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先心病、其它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意外始终处于前2位.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关键要降低先心病、其它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早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先天畸形的早期诊治水平,进一步加强围产期保健的水平.

    作者:岳丽霞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基层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将新生儿听力筛查这项服务以怎样的模式应用到农村基层的新生儿.方法:以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合作的方式,确定42 d~3个月为筛查时机,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对基层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控制筛查率,提高复查率,严格掌握转诊时机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3.2%,转诊率为2.2%,失访率为0.07%,筛查结果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1%.结论:采取乡级儿保医生预约的方式,以分散和相对集中相结合,建立复查和逐级转诊技术线路,进行普遍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模式,适用于农村基层.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早期产后访视及护理体会

    产后7、14 d的早期访视延续了医院的功能,担当医院和产妇之间的桥梁.通过家庭访视进行健康教育,及时发现产妇产褥期和新生儿的不良倾向,采取医学指导使母亲恢复健康-婴儿健康成长.

    作者:罗晓娟;王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32例妊高征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妊高征并发心力衰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999~2003年11月收治的32例妊高征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诱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21例为重度妊高征发展所致,占65.6%; 8例发生在扩容治疗中,占25.0%;3例误诊为肺部感染,占9.4%.结论:预防妊高征性心力衰竭根本的护理措施,是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妊高征;及时观察扩容治疗的效果,严格控制扩容治疗的输液速度及总量.产后考虑来自子宫、下腔静脉的血液和组织中的体液回流,特别是有肺部感染者,不能遵循一般外科量出为入的原则同样也是关键.

    作者:刘碧云;殷秀珠;胡善荣;黄秀琴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流产后服务的新进展和核心组成部分概论

    本文系统地论述流产后服务(PAS)的发展过程和新进展,并且重点总结了PAS的新模式和详细地综述了新模式的五项核心成分.这将有利于广大妇幼保健工作者、妇产科医护人员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以及在卫生系统和计生系统工作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拓宽思路、开阔眼界,更好地了解PAS,更好地为在中国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而努力.

    作者:程怡民;黄娜;李颖;郭欣;王献蜜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人工流产术中两种镇痛方法效果分析

    本院自2000年4月~2003年4月,将异丙酚、利多卡因用于妊娠6~10周的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侯春玲;李桂香;李连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是利用高频电波被宫颈组织吸收后产生高热来完成宫颈组织的切割及止血,由于操作简便,可保留生育能力,且不需住院治疗,已广泛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

    作者:田红雨;雷明;葛平信;高永芝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90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90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α-羟丁酸脱氢酶(HBD)、激酸激酶同工酶(CKMB)、激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同时90例患儿均做常规12导心电图.对心肌酶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例数进行统计.结果:HBD的异常率为10.3%,CKMB的异常率为31.1%,CK的异常率为38.9%,LDH的异常率为46.0%,AST的异常率为10.0%.心电图ST-T异常率为14.4%,发生早搏的为24.4%,传导阻滞的为27.8%,异位心动过速的为8.9%.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为19例,诊断疑似心肌炎的为15例.结论:部分HFMD患儿可存在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庞莉;史景琴;周岩;孙景辉;王志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浅析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新生儿中患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一组人群,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VLBWI抢救成功率有较大的提高,预防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张淑娟;姜秀文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胎儿监测在早发型妊高征中的临床价值

    妊娠32周前发生妊高征者为早期发病型妊高征(以下称早发型妊高征),近年来,早发型妊高征病例逐渐增加,并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给母儿带来严重危害.严密而有效的胎儿监测对于确定终止妊娠的时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将1998年10月~200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早发型妊高征的胎儿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红燕;赵玉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细胞学阴道镜及肿瘤固有荧光联合诊断仪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

    目的:评价联合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检测(简称固有荧光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lN)、宫颈原位癌、宫颈早期浸润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临床感染(SP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8例门诊病人行阴道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组织固有荧光检查,在阴道镜阳性或固有荧光阳性处取活组织检查108例,组织学证实有病变患者80例,将细胞学、阴道镜、阴道镜联合固有荧光检查结果与活检组织学结果对照,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细胞学诊断阳性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70.31%,特异度为94.43%,符合率为93.86%,假阴性率为29.69%,阳性预测值为90.00%;阴道镜诊断宫颈阳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7.95%,阳性预测值为73.47%,符合率为93.03%,假阴性率为10.00%;阴道镜与固有荧光诊断仪共同检测,诊断宫颈阳性病变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3.13%,阳性预测值为74.07%,符合率为94.26%.结论:阴道镜及固有荧光联合检测用于宫颈病变检查,其准确性、可靠性均大于单纯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是容易被患者接受的、很有价值的、几乎无损伤的诊断方法.

    作者:蒲鸿鸥;万佳;魏秀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婴幼儿营养不良临床分析

    营养不良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尤其在农村发病率高.现将我院儿内科自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收住院营养不良108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妊娠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分析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产科少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例.其中妊娠前曾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6例,妊娠期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pregnancy 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PAAA)]4例.10例患者中,妊娠前情况、妊娠经过不同,有不同的妊娠结局.对患者妊娠前情况与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丽丽;吴燕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与女性生殖器官感染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及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生殖器官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女性生殖道感染CT后容易合并UU感染,已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故积极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邢成英;周应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婚前医学检查疾病检出情况分析

    对胶州市1997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婚前医学检查资料70 564份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疾病检出情况及分类顺位等分析如下.

    作者:王清霞;崔保忠;王彩香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69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两组,进行甲氨喋呤50mg单次肌注与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150 mg/d×3,治疗前后行血β-HCG、B超包块、蜕膜管形、尿HCG监测.结果:对照组34例单药甲氨喋呤治愈率61.7%,观察组35例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愈率85.7%.结论:观察组两药配伍治疗异位妊娠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治愈率.

    作者:刘雅美;郑玉春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