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雨;雷明;葛平信;高永芝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及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生殖器官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女性生殖道感染CT后容易合并UU感染,已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故积极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邢成英;周应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婴幼儿气质以及气质各维度特征对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对167名婴幼儿气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气质及各维度特征与发育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气质类型整体上对儿童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水平指数中(PDI)的影响不具有显著型.但个别气质维度对婴幼儿的MDI及PDI有影响.结论:在婴幼儿时期气质尚未对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但气质的某些维度已经显示出与婴幼儿发育的关联性,并有可能对其今后的发育产生影响.
作者:庞江帆;单晋平;闫琦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调查在舰船长航特殊环境条件下,女性雌激素分泌、月经周期及经期对应症状的变化.方法:①长航返回后次日及长航结束3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雌二醇(RIA);②长航中逐次记录月经周期及对应症状的变化,并与长航前、后进行对照.结果:长航结束后次日血清雌二醇(RIA)4人中有2人明显升高,长航中此2人月经周期均有异常.3个月后再次复查血清雌二醇(RIA),4人均正常.经期前后对应症状与平日相差不明显.结论:在特殊环境下长时间执行特殊任务,女性雌激素及月经周期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异常,一旦任务完成,短期内即可恢复.在人员、环境、任务熟悉的情况下,症状会明显减轻.
作者:刁惠民;康丽艳;张立新;周敏;詹宪凤;刘海燕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及探讨胎死宫内的死因,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按照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3年1月~2003年12月的56份死胎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例死胎病例中-农村人口38例-占67.9%;城市人口18例,占32.1%.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导致死胎的主要死因为畸形、妊娠合并症、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缺氧综合征等.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监护-完善农村三级保健网,建立健全高危妊娠管理体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死胎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传华;秦丽娜;冯爱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营养性维生素D(Vit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我国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为5%~40%[1].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其中先天性佝偻病占一定比例.尽管全国各地已为佝偻病的防治做了大量工作,但其发病率依然很高,这提示我们仍应加强佝偻病的防治,提高先天性佝偻病及亚临床型佝偻病的检出,了解当地引起本病的相关因素,做好围产期保健,对降低佝偻病的发病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昆明地区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病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本地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丽华;张秀凤;陈孝红;袁卫红;张琼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RTIs的流行现状.方法:对2003年7~9月到江苏省妇幼卫生保健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的295例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并进行盐水湿片检查阴道毛滴虫和念珠菌、淋球菌培养、沙眼衣原体抗体检测和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295例妇女中,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占24.07%(71/295),滴虫性阴道炎7.80%(23/295),淋球菌性宫颈炎0.34%(1/295),沙眼衣原体感染7.80%(23/295),梅毒血清学阳性0.34%(1/295),尖锐湿疣1.69%(4/295),尖锐湿疣合并梅毒感染0.34%(1/295).结论: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生殖道感染以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对该人群应加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筛查.
作者:茆玉顺;周小平;王艳玲;王珏;黄洁;苏晓红;张津萍;梁国均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对策.方法:对于大连市西岗区2000~200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先心病、其它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意外始终处于前2位.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关键要降低先心病、其它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早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先天畸形的早期诊治水平,进一步加强围产期保健的水平.
作者:岳丽霞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如何将新生儿听力筛查这项服务以怎样的模式应用到农村基层的新生儿.方法:以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合作的方式,确定42 d~3个月为筛查时机,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对基层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控制筛查率,提高复查率,严格掌握转诊时机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3.2%,转诊率为2.2%,失访率为0.07%,筛查结果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1%.结论:采取乡级儿保医生预约的方式,以分散和相对集中相结合,建立复查和逐级转诊技术线路,进行普遍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模式,适用于农村基层.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评价联合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检测(简称固有荧光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lN)、宫颈原位癌、宫颈早期浸润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临床感染(SP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8例门诊病人行阴道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组织固有荧光检查,在阴道镜阳性或固有荧光阳性处取活组织检查108例,组织学证实有病变患者80例,将细胞学、阴道镜、阴道镜联合固有荧光检查结果与活检组织学结果对照,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细胞学诊断阳性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70.31%,特异度为94.43%,符合率为93.86%,假阴性率为29.69%,阳性预测值为90.00%;阴道镜诊断宫颈阳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7.95%,阳性预测值为73.47%,符合率为93.03%,假阴性率为10.00%;阴道镜与固有荧光诊断仪共同检测,诊断宫颈阳性病变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3.13%,阳性预测值为74.07%,符合率为94.26%.结论:阴道镜及固有荧光联合检测用于宫颈病变检查,其准确性、可靠性均大于单纯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是容易被患者接受的、很有价值的、几乎无损伤的诊断方法.
作者:蒲鸿鸥;万佳;魏秀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用于孕10~14周钳刮术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2例孕10~14周流产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18例,对照组184例.观察组术前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操作难易度、宫颈软化情况、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随访阴道流血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操作难易度和术中不良反应均有明显差异(P<0.01),宫颈软化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用于孕10~14周人工流产钳刮术是可行的.
作者:宋玉娥;纪向红;孙聚萍;方爱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史及其原因和有关避孕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讨如何提高避孕知识知晓率和改善相关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减少避孕失败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776例年龄为15~49岁的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有关人工流产和避孕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和妇女常见疾病检查,数据应用SPSS/PC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9%的妇女有人工流产史,其中人工流产3次及以上者达13.8%;有人工流产史的妇女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痛经和慢性盆腔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人工流产史者(P<0.01或P<0.05);54.8%的人不知道任何一种避孕方法的避孕原理;有49.73%的妇女不知道人工流产手术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83.5%的人不知道有紧急避孕法.结论:迫切需要加强有关避孕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将其作为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的内容,以降低人工流产率.
作者:赵更力;王临虹;周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描述剖宫产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点,找出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提供依据,达到在保护孕产妇和胎/婴儿健康的前提下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方法:对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的围产保健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为江苏、浙江、河北3省27个县(市)1993~2000年间孕28周以上、有完整分娩记录的妇女共1093526例.结果:研究地区的剖宫产率从1993年的15.9%上升至2000年的44.4%,平均每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5.9%;南北方、城乡的剖宫产率均呈上升趋势,且南方比北方增长快;城市剖宫产率高于农村,南方高于北方;医院级别越高,剖宫产率越高;产妇年龄越高剖宫产率越高;干部和经商人员的剖宫产率比工人和农民的剖宫产率高;文化程度越高剖宫产率越高;婴儿出生体重越大剖宫产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无剖宫产指征、分娩医院的级别、南北方、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城乡、婴儿出生体重、孕周、年度、星期几均是剖宫产影响因素.结论:研究地区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医生放松剖宫产指征或对指征的错误诊断是造成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作者:沈艳辉;李竹;陈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我院儿科采用体表超声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取得较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对1996年1月~2003年11月收住我科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选取资料完整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沈阳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诊疗常规>中的诊断标准.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1±1.8 d,早产儿19例,足月儿11例.硬肿分度:轻度16例,中度12例,重度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9±1.5 d,早产儿18例,足月儿12例,硬肿分度:轻度15例,中度12例,重度3例.两组间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
作者:耿秀娟;李海永;巩德强;孟宪芳;王晓静;蒋宝凤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本院自2000年4月~2003年4月,将异丙酚、利多卡因用于妊娠6~10周的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侯春玲;李桂香;李连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婴儿抚触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开展的一种亲昵、舒适、经济有效的保健技术.它通过对婴儿全身皮肤进行科学的、温和的刺激,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和应激力,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的哭闹时间,增加睡眠时间.为进一步探讨抚触对正常新生儿智能、体格发育及睡眠的影响,我站社会保健科对2002年12月~2003年3月出生的57例城区婴儿进行了动态跟踪调查.
作者:李云清;张霞;靳红云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营养不良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尤其在农村发病率高.现将我院儿内科自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收住院营养不良108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新生儿由于其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往往都有血清胆红素一过性增高.为使新生儿早期胆红素不致过高而影响婴儿的健康,本文对1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次数与血清胆红素关系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杰清;李军胜;刘丽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加强防治.方法: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793例,使用容积法、称量法及面积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的有45例,占5.68%.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包括使用产钳助产、新生儿体重偏大、使用人工剥离方式娩出胎盘等.结论:产后出血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吴盛辉;徐芾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妊娠32周前发生妊高征者为早期发病型妊高征(以下称早发型妊高征),近年来,早发型妊高征病例逐渐增加,并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给母儿带来严重危害.严密而有效的胎儿监测对于确定终止妊娠的时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将1998年10月~200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早发型妊高征的胎儿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红燕;赵玉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输卵管积水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女性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治疗的497周期资料,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4组,A组:输卵管积水未处理直接行IVF-ET 43周期;B组:在IVF-ET前腹腔镜切除积水输卵管29周期;C组超排卵前及取卵时均抽吸输卵管积水65周期;D组:输卵管阻塞,无积水360周期.结果:A、B、C、D组IVF-ET的种植率分别是10.1%、18.3%、19.2%、19.5%,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0.9%、37.9%、38.5%、45.0%,A组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较其他组明显降低;B组促排卵用药量,获卵数较其他组显著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除积水之输卵管及抽吸输卵管积水均可改善IVF-ET结局.前者异位妊娠发生率降低,促卵药量增加,获卵减少;后者简单、安全、损伤小,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出佳选择.
作者:邹红艳;邹湘丽;罗群芳;钱卫平;张敏 刊期: 200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