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秀娟;李海永;巩德强;孟宪芳;王晓静;蒋宝凤
本文系统地论述流产后服务(PAS)的发展过程和新进展,并且重点总结了PAS的新模式和详细地综述了新模式的五项核心成分.这将有利于广大妇幼保健工作者、妇产科医护人员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以及在卫生系统和计生系统工作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拓宽思路、开阔眼界,更好地了解PAS,更好地为在中国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而努力.
作者:程怡民;黄娜;李颖;郭欣;王献蜜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我院儿科采用体表超声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取得较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对1996年1月~2003年11月收住我科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选取资料完整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沈阳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诊疗常规>中的诊断标准.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1±1.8 d,早产儿19例,足月儿11例.硬肿分度:轻度16例,中度12例,重度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9±1.5 d,早产儿18例,足月儿12例,硬肿分度:轻度15例,中度12例,重度3例.两组间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
作者:耿秀娟;李海永;巩德强;孟宪芳;王晓静;蒋宝凤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原则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患者65例,同时对照无糖尿病的妇科手术患者136例,比较术前其他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肥胖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加强管理,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术前充分了解各器官功能,控制血糖,同时治疗合并症,术中、术后加强监护,可使其平安渡过手术期.
作者:秦文芝;李亚军;鲁桦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监测排卵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寻找适合临床准确预测排卵的方法.方法:同时采用宫颈评分(CS)、B超、尿黄体生成素(LH)试纸、阴道脱落细胞成熟度(MI)、基础体温(BBT)5项指标监测65例不孕症患者的184个不同月经周期的排卵情况.结果:B超、CS、尿LH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率分别为96.8%、85.1%、97.6%,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药物月经周期CS评分准确率为53.3%,与B超、尿LH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超、尿LH试纸预测排卵是简便、实用且准确率较高的监测方法.
作者:敬明辉;李肖甫;唐新建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0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6例SIRS患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含量.结果:SIRS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含量(43.17±19.36 pg/ml)较正常对照组儿童(30.75±6.39pg/ml)增高(P<0.05),IL-10的含量(9.15±3.74 pg/ml)较正常对照组(5.03±1.24pg/ml)明显增高(P<0.01).结论:SIR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0增高说明小儿免疫功能低下的特点,与细胞因子的释放相关密切.
作者:郑岩;包进;赵宝友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婴儿抚触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开展的一种亲昵、舒适、经济有效的保健技术.它通过对婴儿全身皮肤进行科学的、温和的刺激,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和应激力,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的哭闹时间,增加睡眠时间.为进一步探讨抚触对正常新生儿智能、体格发育及睡眠的影响,我站社会保健科对2002年12月~2003年3月出生的57例城区婴儿进行了动态跟踪调查.
作者:李云清;张霞;靳红云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产科少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例.其中妊娠前曾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6例,妊娠期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pregnancy 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PAAA)]4例.10例患者中,妊娠前情况、妊娠经过不同,有不同的妊娠结局.对患者妊娠前情况与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丽丽;吴燕菁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致病因素,为防治脑瘫提供参考.方法:对153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的致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3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有致病因素的132例(86.3%),21例(13.7%)原因不明.有2种或2种病因以上的101例(66.0%).结论:重视致病因素,重视预防,对高危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残疾发生.
作者:陈萍;李小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小儿厌食症为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以城市儿童多见.多年来我们采用推拿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其中具有较完整资料的480例总结分析.
作者:王成元;石向荣;李灵晓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2年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的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8.40/10万,≥35岁的共计182例占81.98%;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顺位第1位是恶性肿瘤,构成比占50.00%,显著高于其他死亡原因;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疾病第1位为消化道肿瘤,其次是乳腺癌,患恶性肿瘤死亡的育龄妇女≥35岁者共99例,占89.19%;意外伤害死亡中自杀为主要原因,其次为交通事故.结论:妇幼保健工作应加强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
作者:刘琪;刘恩庆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肇庆市城区出生新生儿性别、体重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妇幼保健工作的计划生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提出对策.方法:对近1994~2003年在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4 307名新生儿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不同年份分成10个组,从新生儿性别、体重、城乡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肇庆市城区10年共出生9 329人,其中男性5 165人,女性64 164人;出生人口平均性别比为124,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但较乡镇出生人口性别比146略低;城区出生男性平均体重为3221g,较女性3123g高,经检验两者显著差异(t=11.15,P<0.01);乡镇出生男性平均体重为3 181 g,较女性3 069 g高,两者有显著差异(t=8.14,P<0.01).同样,肇庆市城区出生的男、女新生儿的体重均高于乡镇出生的新生儿体重,经检验两者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肇庆市城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且出生新生儿体重有逐渐增加,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曾巧平;彭丽;冼肖媚;孙建社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史及其原因和有关避孕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讨如何提高避孕知识知晓率和改善相关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减少避孕失败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776例年龄为15~49岁的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有关人工流产和避孕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和妇女常见疾病检查,数据应用SPSS/PC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9%的妇女有人工流产史,其中人工流产3次及以上者达13.8%;有人工流产史的妇女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痛经和慢性盆腔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人工流产史者(P<0.01或P<0.05);54.8%的人不知道任何一种避孕方法的避孕原理;有49.73%的妇女不知道人工流产手术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83.5%的人不知道有紧急避孕法.结论:迫切需要加强有关避孕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将其作为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的内容,以降低人工流产率.
作者:赵更力;王临虹;周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视屏作业(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对女性操作人员生殖健康及子代健康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更好地保护母婴健康.方法:制定专用调查表,由专业人员对北京地区不同行业的女性计算机操作人员504人、对照组547人进行有关月经、孕产期健康及子代健康状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接触组妊娠剧吐(15.29%)、先兆流产(13.44%)、自然流产(8.47%)及月经异常(28.87%)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妊高征、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接触组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低体重儿、先天缺陷、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期VDT作业可能会增加先兆流产和自然流产的危险性.
作者:董翠英;韩历丽;齐庆青;丁辉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妇女病普查疾病谱的变化,找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疾病,探讨适应当前妇女病普查的项目和模式.方法:对1994~2003年广州市300多家行政、企事业单位中18~70岁的20多万人次的妇女病普查结果统计资料进行X2检验.结果:10年来,除了宫颈癌以及子宫脱垂外,妇科疾病普查中发现生殖道感染、妇科良性肿瘤发生率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的发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妇科及乳腺恶性肿瘤发生构成比的排位中,乳腺癌高居首位.结论:妇女常见疾病谱发生了改变,防治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应作为妇女病普查的目的和中心.
作者:武秋林;曾晓琴;李萍;曾芳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对胶州市1997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婚前医学检查资料70 564份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疾病检出情况及分类顺位等分析如下.
作者:王清霞;崔保忠;王彩香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增城市2~12岁儿童肥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5岁儿童体重指数≥20kg/m2,6~12岁儿童体重指数≥21 kg/m2,并排除继发性肥胖作为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于2003年1~12月间在增城市随机抽取6所小学及6所幼儿园共3 848名2~12岁儿童,在严格质量控制的条件下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生长发育与家庭社会因素、睡眠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3 848名儿童中,肥胖儿童281人,肥胖率为7.3%.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包括儿童年龄、父亲年龄、入睡困难、喜食鸡蛋等.结论: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以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郭铁军;陈凯;程敬文;唐建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新生儿由于其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往往都有血清胆红素一过性增高.为使新生儿早期胆红素不致过高而影响婴儿的健康,本文对1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次数与血清胆红素关系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杰清;李军胜;刘丽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是利用高频电波被宫颈组织吸收后产生高热来完成宫颈组织的切割及止血,由于操作简便,可保留生育能力,且不需住院治疗,已广泛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
作者:田红雨;雷明;葛平信;高永芝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新生儿中患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一组人群,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VLBWI抢救成功率有较大的提高,预防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张淑娟;姜秀文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淋病的主要危害是发生并发症,如盆腔炎(PID),盆腔炎是宫外孕和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由于淋病的增多和蔓延,淋病性PID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治疗方法也不断改进,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输卵管的畅通率.我院诊治的39例患者中20例采用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千玉梅 刊期: 200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