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并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分析

王丽丽;吴燕菁

关键词:妊娠并发,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妊娠经过, 妊娠结局, 妊娠合并, 患者, 诊断, 产科, 并发症
摘要: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产科少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例.其中妊娠前曾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6例,妊娠期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pregnancy 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PAAA)]4例.10例患者中,妊娠前情况、妊娠经过不同,有不同的妊娠结局.对患者妊娠前情况与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生殖道标本需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需氧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3年1~12月3 280例宫颈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培养鉴定与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病原菌1 246株,阳性检出率为38.0%,其中真菌369株,占29.6%;革兰氏阴性杆菌267株,占21.4%;革兰氏阳性杆菌245株,占19.7%;革兰氏阳性球菌212株,占17.0%;革兰氏阴性双球菌153株,占12.3%.检出真菌中白色念珠菌299株,占全部检出真菌的81.0%.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构成比大的2种细菌为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ESBLs产酶率为14.0%.革兰氏阳性球菌中构成比大的2种细菌为粪肠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未检到VRE,但氨基糖苷类高浓度耐药肠球菌(HLAR)33株,占69.2%.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45.5%,表皮葡萄球菌中MRSE占81.8%.结论:生殖道标本需氧菌培养主要的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阴道加德纳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淋病奈瑟氏菌,结果与其他标本不同,抗生素耐药现象不容忽视.

    作者:应群华;马雪莲;丁杰锋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加强防治.方法: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793例,使用容积法、称量法及面积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的有45例,占5.68%.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包括使用产钳助产、新生儿体重偏大、使用人工剥离方式娩出胎盘等.结论:产后出血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吴盛辉;徐芾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32例妊高征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妊高征并发心力衰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999~2003年11月收治的32例妊高征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诱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21例为重度妊高征发展所致,占65.6%; 8例发生在扩容治疗中,占25.0%;3例误诊为肺部感染,占9.4%.结论:预防妊高征性心力衰竭根本的护理措施,是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妊高征;及时观察扩容治疗的效果,严格控制扩容治疗的输液速度及总量.产后考虑来自子宫、下腔静脉的血液和组织中的体液回流,特别是有肺部感染者,不能遵循一般外科量出为入的原则同样也是关键.

    作者:刘碧云;殷秀珠;胡善荣;黄秀琴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婴幼儿气质对发育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婴幼儿气质以及气质各维度特征对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对167名婴幼儿气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气质及各维度特征与发育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气质类型整体上对儿童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水平指数中(PDI)的影响不具有显著型.但个别气质维度对婴幼儿的MDI及PDI有影响.结论:在婴幼儿时期气质尚未对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但气质的某些维度已经显示出与婴幼儿发育的关联性,并有可能对其今后的发育产生影响.

    作者:庞江帆;单晋平;闫琦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婚前医学检查现状浅析

    2003年10~12月自愿来我院婚检的830人与2002年同期婚检4372人相比,人数减少了81%,疾病检出率有所下降,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对2003年自愿婚检的830人的文化程度和职业进行了统计分析,文化层次较高的管理干部和科技人员居多;未婚检的人群中存在着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隐患,建议:加大对婚检意义的宣传力度,把好优生优育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第1关.

    作者:王瑞琴;方宝瑞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抚触对促进正常婴儿智能及体格发育的探讨

    婴儿抚触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开展的一种亲昵、舒适、经济有效的保健技术.它通过对婴儿全身皮肤进行科学的、温和的刺激,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和应激力,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的哭闹时间,增加睡眠时间.为进一步探讨抚触对正常新生儿智能、体格发育及睡眠的影响,我站社会保健科对2002年12月~2003年3月出生的57例城区婴儿进行了动态跟踪调查.

    作者:李云清;张霞;靳红云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舰船环球长航对女性雌激素月经周期及对应症状的影响

    目的:调查在舰船长航特殊环境条件下,女性雌激素分泌、月经周期及经期对应症状的变化.方法:①长航返回后次日及长航结束3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雌二醇(RIA);②长航中逐次记录月经周期及对应症状的变化,并与长航前、后进行对照.结果:长航结束后次日血清雌二醇(RIA)4人中有2人明显升高,长航中此2人月经周期均有异常.3个月后再次复查血清雌二醇(RIA),4人均正常.经期前后对应症状与平日相差不明显.结论:在特殊环境下长时间执行特殊任务,女性雌激素及月经周期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异常,一旦任务完成,短期内即可恢复.在人员、环境、任务熟悉的情况下,症状会明显减轻.

    作者:刁惠民;康丽艳;张立新;周敏;詹宪凤;刘海燕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私立幼儿园卫生保健存在的问题分析

    2003年8月,我区按全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情况调查信息表的内容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表明,私立幼儿园(所)与国立园(所)的数量比例是5 : 1,而儿童保健工作的软、硬件及工作质量存在一定差距.加强托幼机构政策性调整,保证幼儿在良好的卫生保健环境中健康成长是各级政府和教育及卫生部门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孙艳;王淑华;程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肇庆市城区1994~2003年出生新生儿性别体重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肇庆市城区出生新生儿性别、体重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妇幼保健工作的计划生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提出对策.方法:对近1994~2003年在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4 307名新生儿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不同年份分成10个组,从新生儿性别、体重、城乡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肇庆市城区10年共出生9 329人,其中男性5 165人,女性64 164人;出生人口平均性别比为124,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但较乡镇出生人口性别比146略低;城区出生男性平均体重为3221g,较女性3123g高,经检验两者显著差异(t=11.15,P<0.01);乡镇出生男性平均体重为3 181 g,较女性3 069 g高,两者有显著差异(t=8.14,P<0.01).同样,肇庆市城区出生的男、女新生儿的体重均高于乡镇出生的新生儿体重,经检验两者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肇庆市城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且出生新生儿体重有逐渐增加,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曾巧平;彭丽;冼肖媚;孙建社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90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90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α-羟丁酸脱氢酶(HBD)、激酸激酶同工酶(CKMB)、激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同时90例患儿均做常规12导心电图.对心肌酶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例数进行统计.结果:HBD的异常率为10.3%,CKMB的异常率为31.1%,CK的异常率为38.9%,LDH的异常率为46.0%,AST的异常率为10.0%.心电图ST-T异常率为14.4%,发生早搏的为24.4%,传导阻滞的为27.8%,异位心动过速的为8.9%.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为19例,诊断疑似心肌炎的为15例.结论:部分HFMD患儿可存在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庞莉;史景琴;周岩;孙景辉;王志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是利用高频电波被宫颈组织吸收后产生高热来完成宫颈组织的切割及止血,由于操作简便,可保留生育能力,且不需住院治疗,已广泛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

    作者:田红雨;雷明;葛平信;高永芝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婚前医学检查疾病检出情况分析

    对胶州市1997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婚前医学检查资料70 564份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疾病检出情况及分类顺位等分析如下.

    作者:王清霞;崔保忠;王彩香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56例胎死宫内死因分析

    目的:分析及探讨胎死宫内的死因,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按照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3年1月~2003年12月的56份死胎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例死胎病例中-农村人口38例-占67.9%;城市人口18例,占32.1%.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导致死胎的主要死因为畸形、妊娠合并症、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缺氧综合征等.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监护-完善农村三级保健网,建立健全高危妊娠管理体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死胎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传华;秦丽娜;冯爱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早期人工流产术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应用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用于孕10~14周钳刮术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2例孕10~14周流产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18例,对照组184例.观察组术前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操作难易度、宫颈软化情况、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随访阴道流血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操作难易度和术中不良反应均有明显差异(P<0.01),宫颈软化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口服用于孕10~14周人工流产钳刮术是可行的.

    作者:宋玉娥;纪向红;孙聚萍;方爱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城市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史及避孕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研究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史及其原因和有关避孕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讨如何提高避孕知识知晓率和改善相关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减少避孕失败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776例年龄为15~49岁的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有关人工流产和避孕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和妇女常见疾病检查,数据应用SPSS/PC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9%的妇女有人工流产史,其中人工流产3次及以上者达13.8%;有人工流产史的妇女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痛经和慢性盆腔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人工流产史者(P<0.01或P<0.05);54.8%的人不知道任何一种避孕方法的避孕原理;有49.73%的妇女不知道人工流产手术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83.5%的人不知道有紧急避孕法.结论:迫切需要加强有关避孕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将其作为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的内容,以降低人工流产率.

    作者:赵更力;王临虹;周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横切口连线双层缝合的体会

    子宫下段剖宫产横切口的缝合方式,从传统的3层式演变到双层式,自新术式剖宫产问世,不少医院已缝一层,我院一直沿用双层缝合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小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南京地区妇科门诊就诊者生殖道感染调查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RTIs的流行现状.方法:对2003年7~9月到江苏省妇幼卫生保健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的295例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并进行盐水湿片检查阴道毛滴虫和念珠菌、淋球菌培养、沙眼衣原体抗体检测和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295例妇女中,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占24.07%(71/295),滴虫性阴道炎7.80%(23/295),淋球菌性宫颈炎0.34%(1/295),沙眼衣原体感染7.80%(23/295),梅毒血清学阳性0.34%(1/295),尖锐湿疣1.69%(4/295),尖锐湿疣合并梅毒感染0.34%(1/295).结论: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生殖道感染以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对该人群应加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筛查.

    作者:茆玉顺;周小平;王艳玲;王珏;黄洁;苏晓红;张津萍;梁国均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监测卵泡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分析

    目的:分析监测排卵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寻找适合临床准确预测排卵的方法.方法:同时采用宫颈评分(CS)、B超、尿黄体生成素(LH)试纸、阴道脱落细胞成熟度(MI)、基础体温(BBT)5项指标监测65例不孕症患者的184个不同月经周期的排卵情况.结果:B超、CS、尿LH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率分别为96.8%、85.1%、97.6%,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药物月经周期CS评分准确率为53.3%,与B超、尿LH试纸预测排卵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超、尿LH试纸预测排卵是简便、实用且准确率较高的监测方法.

    作者:敬明辉;李肖甫;唐新建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的出现使许多胃肠功能衰竭的患儿得以存活.随着胃肠外营养技术的提高,其代谢和感染并发症日渐减少,而与其相关的肝胆功能的损害日益受到重视.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是新生儿期长期PN的常见并发症,部分可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而死亡[1].本文就我科1999~2003年10例新生儿PNAC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李向红 刊期: 2004年第23期

  • 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原因的调查分析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发病率比较高,据统计大约有50%~60%的妇女在一生中都发生过念珠菌性阴道炎.为此,我们对2004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了调查,以便为今后降低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艳芳;张宇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