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芳;张宇杰
目的:探讨如何将新生儿听力筛查这项服务以怎样的模式应用到农村基层的新生儿.方法:以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合作的方式,确定42 d~3个月为筛查时机,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对基层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控制筛查率,提高复查率,严格掌握转诊时机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3.2%,转诊率为2.2%,失访率为0.07%,筛查结果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1%.结论:采取乡级儿保医生预约的方式,以分散和相对集中相结合,建立复查和逐级转诊技术线路,进行普遍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模式,适用于农村基层.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本院自2000年4月~2003年4月,将异丙酚、利多卡因用于妊娠6~10周的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侯春玲;李桂香;李连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RTIs的流行现状.方法:对2003年7~9月到江苏省妇幼卫生保健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的295例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并进行盐水湿片检查阴道毛滴虫和念珠菌、淋球菌培养、沙眼衣原体抗体检测和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295例妇女中,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占24.07%(71/295),滴虫性阴道炎7.80%(23/295),淋球菌性宫颈炎0.34%(1/295),沙眼衣原体感染7.80%(23/295),梅毒血清学阳性0.34%(1/295),尖锐湿疣1.69%(4/295),尖锐湿疣合并梅毒感染0.34%(1/295).结论: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生殖道感染以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对该人群应加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筛查.
作者:茆玉顺;周小平;王艳玲;王珏;黄洁;苏晓红;张津萍;梁国均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增城市2~12岁儿童肥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5岁儿童体重指数≥20kg/m2,6~12岁儿童体重指数≥21 kg/m2,并排除继发性肥胖作为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于2003年1~12月间在增城市随机抽取6所小学及6所幼儿园共3 848名2~12岁儿童,在严格质量控制的条件下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生长发育与家庭社会因素、睡眠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3 848名儿童中,肥胖儿童281人,肥胖率为7.3%.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包括儿童年龄、父亲年龄、入睡困难、喜食鸡蛋等.结论: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以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郭铁军;陈凯;程敬文;唐建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随着<母婴保健法>的全面贯彻落实,母乳喂养得以大力推广,母婴同室普遍建立,新生儿护理的工作模式由过去封闭式的婴儿室集中护理,转变为在产妇及家属直视下的开放式护理,这就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将我院目前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余贵妍;王玉芬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并发心力衰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999~2003年11月收治的32例妊高征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诱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21例为重度妊高征发展所致,占65.6%; 8例发生在扩容治疗中,占25.0%;3例误诊为肺部感染,占9.4%.结论:预防妊高征性心力衰竭根本的护理措施,是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妊高征;及时观察扩容治疗的效果,严格控制扩容治疗的输液速度及总量.产后考虑来自子宫、下腔静脉的血液和组织中的体液回流,特别是有肺部感染者,不能遵循一般外科量出为入的原则同样也是关键.
作者:刘碧云;殷秀珠;胡善荣;黄秀琴 刊期: 2004年第23期
2003年8月,我区按全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情况调查信息表的内容进行了入户调查,结果表明,私立幼儿园(所)与国立园(所)的数量比例是5 : 1,而儿童保健工作的软、硬件及工作质量存在一定差距.加强托幼机构政策性调整,保证幼儿在良好的卫生保健环境中健康成长是各级政府和教育及卫生部门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孙艳;王淑华;程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妊娠32周前发生妊高征者为早期发病型妊高征(以下称早发型妊高征),近年来,早发型妊高征病例逐渐增加,并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给母儿带来严重危害.严密而有效的胎儿监测对于确定终止妊娠的时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将1998年10月~200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早发型妊高征的胎儿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红燕;赵玉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在国内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现状调查基础之上,针对流动人口特殊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国内现有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分析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研究的现实需求,提出建立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的必要性.
作者:李孜;石淑华;金新政;熊光炼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描述剖宫产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点,找出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提供依据,达到在保护孕产妇和胎/婴儿健康的前提下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方法:对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的围产保健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为江苏、浙江、河北3省27个县(市)1993~2000年间孕28周以上、有完整分娩记录的妇女共1093526例.结果:研究地区的剖宫产率从1993年的15.9%上升至2000年的44.4%,平均每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5.9%;南北方、城乡的剖宫产率均呈上升趋势,且南方比北方增长快;城市剖宫产率高于农村,南方高于北方;医院级别越高,剖宫产率越高;产妇年龄越高剖宫产率越高;干部和经商人员的剖宫产率比工人和农民的剖宫产率高;文化程度越高剖宫产率越高;婴儿出生体重越大剖宫产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无剖宫产指征、分娩医院的级别、南北方、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城乡、婴儿出生体重、孕周、年度、星期几均是剖宫产影响因素.结论:研究地区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医生放松剖宫产指征或对指征的错误诊断是造成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作者:沈艳辉;李竹;陈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年龄、绝经年限、出血时间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1 22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病理诊断分别为非器质性疾病占30.17%,良性病变占26.08%,功能性病变占25.35%,恶性肿瘤占18.40%.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发病年龄大、距绝经年限长、出血时间长,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年龄越大宫颈癌的发病率越高.
作者:俞文菊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2年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的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8.40/10万,≥35岁的共计182例占81.98%;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顺位第1位是恶性肿瘤,构成比占50.00%,显著高于其他死亡原因;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疾病第1位为消化道肿瘤,其次是乳腺癌,患恶性肿瘤死亡的育龄妇女≥35岁者共99例,占89.19%;意外伤害死亡中自杀为主要原因,其次为交通事故.结论:妇幼保健工作应加强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
作者:刘琪;刘恩庆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视屏作业(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对女性操作人员生殖健康及子代健康的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更好地保护母婴健康.方法:制定专用调查表,由专业人员对北京地区不同行业的女性计算机操作人员504人、对照组547人进行有关月经、孕产期健康及子代健康状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接触组妊娠剧吐(15.29%)、先兆流产(13.44%)、自然流产(8.47%)及月经异常(28.87%)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妊高征、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接触组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低体重儿、先天缺陷、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期VDT作业可能会增加先兆流产和自然流产的危险性.
作者:董翠英;韩历丽;齐庆青;丁辉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小儿厌食症为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以城市儿童多见.多年来我们采用推拿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其中具有较完整资料的480例总结分析.
作者:王成元;石向荣;李灵晓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妇女病普查疾病谱的变化,找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疾病,探讨适应当前妇女病普查的项目和模式.方法:对1994~2003年广州市300多家行政、企事业单位中18~70岁的20多万人次的妇女病普查结果统计资料进行X2检验.结果:10年来,除了宫颈癌以及子宫脱垂外,妇科疾病普查中发现生殖道感染、妇科良性肿瘤发生率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的发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妇科及乳腺恶性肿瘤发生构成比的排位中,乳腺癌高居首位.结论:妇女常见疾病谱发生了改变,防治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应作为妇女病普查的目的和中心.
作者:武秋林;曾晓琴;李萍;曾芳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的出现使许多胃肠功能衰竭的患儿得以存活.随着胃肠外营养技术的提高,其代谢和感染并发症日渐减少,而与其相关的肝胆功能的损害日益受到重视.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是新生儿期长期PN的常见并发症,部分可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而死亡[1].本文就我科1999~2003年10例新生儿PNAC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李向红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发病率比较高,据统计大约有50%~60%的妇女在一生中都发生过念珠菌性阴道炎.为此,我们对2004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了调查,以便为今后降低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艳芳;张宇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我院从1997年1月~2003年12月年剖宫产率分别为35.8%、42.5%、43.5%、51.4%、62.7%、69.4%、74.2%,7年来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找出可能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作者:王玉梅;朴莲子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婴幼儿气质以及气质各维度特征对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对167名婴幼儿气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气质及各维度特征与发育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气质类型整体上对儿童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水平指数中(PDI)的影响不具有显著型.但个别气质维度对婴幼儿的MDI及PDI有影响.结论:在婴幼儿时期气质尚未对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但气质的某些维度已经显示出与婴幼儿发育的关联性,并有可能对其今后的发育产生影响.
作者:庞江帆;单晋平;闫琦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产科少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例.其中妊娠前曾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6例,妊娠期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pregnancy 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PAAA)]4例.10例患者中,妊娠前情况、妊娠经过不同,有不同的妊娠结局.对患者妊娠前情况与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丽丽;吴燕菁 刊期: 200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