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三角评估(PAT)在儿科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马晓敏;冯小华;姬宇;汪仁成

关键词:儿科三角评估, PAT, 分诊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三角评估(Pediatric Assessment Triage,PAT)在儿科急诊分诊中作用.方法 运用儿科三角评估法则,从外观、呼吸功、皮肤循环三方面的评估对患儿进行分诊,对实施前(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的候诊期间意外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价分诊效果.结果 常规护理评估分诊的患儿,意外发生数为9例,在实施儿科三角评估后进行评估分诊的急诊患儿,意外发生数为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运用儿科三角评估法进行分诊,可容易而可靠地识别高危的儿科患者,降低意外发生率.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期间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肿瘤放疗患者100例,应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对100例肿瘤放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性干预及社会支持干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生活质量水平下降,通过对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针对其相关影响因素给予有效的心理治疗干预及社会支持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张惠;许林萍;陆珏;范玮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ICU年轻护士职业性下腰痛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ICU年轻护士职业性下腰痛患病现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对16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标准版Nordic问卷.结果 ICU年轻护士下腰痛患病率为23.0%,工龄、工作压力、睡眠质量是护士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年轻护士下腰痛患病率较高,需要引起相应的重视,管理部门应该制定政策改善护士的健康状况,提高护士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奥马哈系统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奥马哈系统是美国护理协会认可的一个标准化护理语言体系,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并取得显著成效,而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奥马哈系统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国内延续护理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谭莉;邓平基;徐萍萍;黄正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科收治的40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鼻腔填塞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2天,40例患者痊愈出院,门诊随访3个月治疗侧鼻腔均未再发鼻出血.治疗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对住院期间接受治疗感到满意的患者有18例(90.0%),对照组为12例(6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够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华英;凌家燕;董进;李良春;柳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通过电子AP P完善胃镜室患者管理的经验分享

    目的 探讨运用电子APP管理胃镜室,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遵循电子APP方法管理胃镜室.结果 运用电子APP管理胃镜室患者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运用电子APP管理胃镜室患者,具有便捷、高效及持续改进的优点,达到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的效果.

    作者:陈新妹;陈斌斌;黄明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分别将2015年3月-2015年10月和2015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抢救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两组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等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评估时间、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进行护理流程优化,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缩短急救时间.

    作者:冯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鼻咽癌并行根治性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张口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医护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梁燕熙;陈宝玉;罗戎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Barthel指数评估的护理角色履职活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基于Barthel指数评估的护理角色履职活动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脑卒中偏瘫护理干预,实验组施以Barthel指数评估的护理角色履职活动干预,对两组干预后在疾病自我管理效能、Barthel指数评分与患肢Fugl-Meyer积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脑卒中偏瘫入选者干预后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值、Barthel指数评分与患肢Fugl-Meyer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Barthel指数评估的护理角色履职活动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获得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

    作者:万正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以及自尊心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以及自尊心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抗精神病治疗,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行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一般精神病理、阴性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SE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明显改善其精神症状,提升其自尊心,值得推广.

    作者:郭蓓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湿润烧伤膏在预防长春瑞滨化疗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外擦预防长春瑞滨化疗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静滴治疗,具体为给予生理盐水100 ml+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连用5 d;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擦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使用长春瑞滨的患者化疗后1-7d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用药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局部外擦湿润烧伤膏的方法对降低长春瑞滨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徐凤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60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了本科住院的60例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充分的术前评估、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有效的功能锻炼及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等.认为周密、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

    作者:柯春艳;李慧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对克罗恩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克罗恩病治疗效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20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和炎症性肠病调查问卷(IBDQ)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QOL-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IB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克罗恩病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情绪,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桂圆;戴玲;于晓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国护理领域时间管理倾向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分析国内发表的护理领域时间管理倾向相关研究文献的内容、时空分布、研究类型以及护理领域时间管理倾向研究的缺陷和原因,为加强时间管理在护理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内期刊为目标文献来源,以时间管理倾向、护士、护士长、护生、护理管理者为主题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自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发表的时间管理倾向文献.经过阅读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46篇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文献纳入研究,文献数量从2011年起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类型以调查研究和相关性研究为主.结论 时间管理倾向在护理领域研究不足,需要加强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为护理队伍的建设提供保障.

    作者:郭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收集、统计护理质量指标数据的举措与成效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收集、统计护理质量指标数据的举措,建立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升.方法 通过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结合Excel表格同步自动统计及自动上报等手段,将使用信息化平台前后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进行比较,比较各指标数据准确率、节省护士时间情况、区护士长满意度.结果 使用信息化平台后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统计数据准确率为97.61%,高于使用信息化平台前的43.15%;使用信息化平台前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统计的时间为(22.41±10.19)min,而使用后护士花费的时间减少到(14.52±7.22)min,大大节省了护士的时间;护理部、护士长和管床护士《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月报表》结果满意度从0上升到9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大减少了可能出错的环节,同时也便于护理部及时了解各临床科室护理质量情况.基层医院也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及汇总,减轻了临床护士工作量,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可信度.

    作者:李冬妮;钟劲;王文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69名实习护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原因及感染情况,探讨有效减少实习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的针对措施.方法 对2013-2015年进入临床实习的3届共1275名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生科室、暴露原因、暴露部位、暴露源种类及暴露后的处理等进行分析.结果 期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69例,其中针刺伤66例,占95.65%;体液污染伤口3例,占4.35%.发生频率高的科室是病房、急诊室.暴露原因中以拔针操作、静脉输液操作、注射常见.暴露部位中手及手指达100%.暴露源中乙型肝炎常见.69例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及后续处理完全正确52人次,占75.36%;不正确的17人次,占24.64%.感染发生率为零.结论 重视实习护生职业暴露教育,培养良好工作行为和工作习惯,早期、规范伤口处理,建立暴露后上报和及时反馈的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作者:许仙英;唐正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例重症羊水栓塞并发DIC产妇的ICU护理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肺栓塞导致出血、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1]. 发病急,变化快,是妇产科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死率达86%[2].

    作者:雷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肠内营养作为一种安全、方便、经济的营养支持方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综述了肠内营养的优点、肠内营养剂的给予方式以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等.

    作者:张娟芳;张琳;许子霞;匡玉苏;边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伸护理在手外伤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和分析延伸护理在手外伤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2例手外伤患者作为临床护理实践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在手外伤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手外伤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对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马兰;马文娟;雷红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0例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NR、PT、FBS、HbA1c数值显著改善,服药依从性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及心血管事件、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燕;刘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伸护理对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研究病例选自本院心内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200例房颤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与实验组(常规出院指导+延伸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延伸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3个维度治疗依从性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治疗时实施延伸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保证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问题,临床意义较显著.

    作者:褚伟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