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对血液净化肾病血管通路的干预作用

徐莉莉

关键词:综合护理, 血液净化, 肾病血管通路, 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对血液净化肾病血管通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应用效果,为在临床中开展综合护理提供实践意义.方法 选取本科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利用SF-36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评价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SF-36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8.0%;观察组满意度较常规组均明显提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血管通路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芳香疗法改善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芳香疗法对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老年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老年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为期2周的芳香疗法.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睡眠质量得分及焦虑、抑郁自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得分为(27.84±6.82)分,低于对照组得分(31.62±7.79)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得分为(8.61±2.65)分,低于对照组得分(10.65±4.90)分;观察组的抑郁自评得分为(7.53±3.63)分,低于对照组得分(10.35±5.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芳香疗法能够改善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催眠无痛暗示法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对母儿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催眠无痛暗示法在无痛分娩中对分娩进程及母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200例产妇,按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和催眠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护理方式.催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催眠无痛暗示法.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对产痛、产程进展进行评估,记录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结果 催眠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进展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催眠暗示法对分娩疼痛、分娩时间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达到了保证新生儿健康、降低产妇分娩风险的目的.

    作者:钟薇;杨燕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后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后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实验组出院后延伸护理采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出院后延伸护理采用传统责任护士电话随访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一年内遵医行为情况、血压控制情况、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及再次发生颅内动脉瘤率,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遵医行为、血压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及再次发生颅内动脉瘤率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的延伸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它能使颅内动脉瘤夹闭患者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从而降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中施行舒适护理的方式及有效性评定

    目的 评定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施行方式及有效性.方法 将2016年6月1日-2016年12月30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接受手术室舒适护理.对比两组舒适度评分、术中生命指标(心率和血压)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105.26±6.35)分,术中高心率为(86.52±6.39)次/min,高血压为(114.25±4.36)mmHg,术后疼痛评分为(3.12±1.05)分,两组比较,舒适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心率高值、术中血压高值、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手术患者提供手术室舒适护理可稳定其生命指标,提高舒适度,减轻术后疼痛,效果可观.

    作者:侯琳;查爱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大学生对HPV疫苗的认知及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的相关知识及态度调查,为提高公众对HPV疫苗的知晓、开展HPV疫苗的有效接种及宫颈癌防治知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32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PV疫苗相关知识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完成有效问卷309份,其中有32.4%(100/309)人听说过HPV疫苗.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对HPV疫苗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6%(181/309)人愿意接种HPV疫苗来预防HPV感染及宫颈癌,69.9%(216/309)的人想了解更多HPV疫苗的相关知识.在疫苗种类选择方面,选择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的分别占30.1%和21.7%,认为进口和国产均可以的占48.2%.进口疫苗可接受价格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分别占27.2%、33.0%和39.8%,国产疫苗可接受价格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分别占62.8%、24.6%和12.6%.结论 大学生尤其是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对于HPV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很低,对HPV感染人群、HPV传播途径、HPV疫苗的认知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需根据不同人群背景,加大对HPV感染和HPV预防性疫苗的宣传教育.

    作者:朱颖蓉;胡小玲;盛彩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的作用.方法 以2016年1月-6月在某三甲医院急救中心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的时间,并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差别及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就诊时间由活动前的153.80 min降到了活动后87.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成员的责任心、自信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等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的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了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刘静;保金涛;王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探讨了7例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分别从患者方面、护士方面、器械管理等方面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椎间孔镜下行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7例手术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方法,手术期间无其它并发症,术后取得满意效果.认为严格适应症,规范精细护理配合,熟练掌握器械运用是配合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冼青英;曾德兰;包艳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音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颅脑损伤躁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予音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护理.2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2组内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邢雪梅;刘晓蓉;宁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检便盒在浸泡酒精砂轮中的妙用

    目前临床上很多都是针剂的药品,必须用砂轮割据后才能掰开. 砂轮小而扁平,若放入容器则不便取出. 传统方法将砂轮浸泡在75%酒精培养皿中,培养皿大,密闭性差,易造成更大程度的酒精挥发,从而降低其消毒效果. 培养皿一般用玻璃制成,质地脆,易损坏. 通过简单组装后,我们认为用检便盒浸泡酒精砂轮更值得被推广.

    作者:伊枚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巧用橡皮筋在ICU呼吸机管道固定中的应用

    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患者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在现代医疗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 呼吸机也成为ICU每日均需使用的治疗措施. 因此,呼吸机管道的妥善固定对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成功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黄君颖;蔡陈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介入术后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指南或共识以及新的临床研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运动康复的有效作用机制、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康复及联合其它治疗方法的有益性、安全性和依从性等方面的进展.

    作者:洪惠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2月至7月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检查前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图像检查质量、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检查图像总体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冠脉造影患者检查的心理压力,提高检查图像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黄晓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干预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两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8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ortmann评分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护理干预面神经麻痹,能够显著改善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改良式3L脑外手术贴膜对泌尿外科手术标本收集的巧用

    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经内窥镜手术治疗已发展为一个成熟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及恢复快的优势. 这类手术全程都需要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术中在内窥镜下切除或击碎的组织通过冲洗泵的水压经内窥镜侧孔流出体外,而标本的体积小、数量多,顺着水流流出更加不易收集. 对于术中所取下的标本组织均应正确的收集、妥善的保管[1].

    作者:赵小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正颌患者术后自制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总结了正颌患者术后自制负压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包括在护理过程中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妥善固定,观察与记录,严格无菌操作及管周皮肤的护理等.认为正颌患者术后自制负压引流管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患者面部肿胀、防止感染、降低疼痛感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白萍;姜莹;康晓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行LC的患者150例,年龄16-8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在FTS理念指导下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处理,比较FTS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P)、血糖、皮质醇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CRP、血糖、皮质醇水平指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护理的应用有助于行LC患者术后的康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伟;吕芳彩;曹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对血液净化肾病血管通路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究对血液净化肾病血管通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应用效果,为在临床中开展综合护理提供实践意义.方法 选取本科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利用SF-36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评价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SF-36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8.0%;观察组满意度较常规组均明显提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血管通路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直型安全留置针在小儿血液灌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直型安全留置针在小儿血液灌流中的应用.方法 36例患儿共进行血液灌流95次,均采用直型安全留置针直接穿刺颈外静脉建立血管通路.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93.83%(89/95);血流量均达到治疗要求,平均(93.51±26.43)ml/min,能满足各种血液灌流之需;并发症少,仅出现穿刺点少量渗血2次、1例管道相关性感染.结论 一次性直型安全留置针直接穿刺静脉并保留置管作为小儿血液灌流通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肖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四联法在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进一步促进中医护理方案的落实,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方法 进行全员培训,加强患者教育,优化中医护理方案评价标准,定期督查.结果 2016年度实施14种中医护理方案的969名患者、2024人次中医护理治疗,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分别达到98.37%和97.92%,比2015年度分别提升19.81%和19.62%,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认可度明显提高,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也明显上升.结论 员工培训、患者教育、方案优化和定期督查四联法对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的推广和落实有很好的作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促进了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方案的熟悉,提升了护士中医护理水平.

    作者:黄琼;刘艳;易艳辉;陈娇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信健康促进模式干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方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信健康促进模式干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3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月以前收治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016年7月及以后收治的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微信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健康促进行为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HPLP各项评分、CLDQ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微信健康促进模式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生活质量,并顺应时代发展,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姚盼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