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溶性维生素(Ⅰ)不良反应的护理及反思

潘敏

关键词:脂溶性维生素(Ⅰ), 不良反应, 护理, 用药安全
摘要:总结了本科5例手足口病患儿在静脉滴注脂溶性维生素(Ⅰ)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过程,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寒颤、哭闹不安等,护理人员敏捷、镇定,同时对输液进行封存,并做好心理护理及皮肤护理.认为儿科医护人员只有提高和强化对所有药物过敏反应的认识及预见性,尤其是非皮试类药物过敏的预见性,才能有效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体会

    总结了介入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体会,主要包括十大安全管理目标的落实、安全管理细节措施的落实及持续质量改进.认为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各项细节管理措施的落实并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刘幼方;吕玉娥;黄秋萍;唐碧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伤口护理中疼痛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影响伤口相关性疼痛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介绍了预防伤口疼痛的方法,认为靠经验评估伤口疼痛的程度不可囊.综合的评估及治疗伤口疼痛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作者:洪凤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10年3月~2012年5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8例,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生命体征、患者及医生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呼吸等手术应激体征无明显变化波动(P>0.05);而对照组术中心率、血压、呼吸等手术应激体征明显高于术前、术后(P<0.05).观察组患者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还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同时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臧玮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后并发肱动脉破裂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已广泛运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与抢救、长期输液、胃肠外营养等临床各方面.但随着穿刺数量不断的上升,PICC的并发症也呈上升趋势,且并发症的种类也相应增多[1].本科2014年11月28日出现1例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置管的患者,于置管后第4天出现右上肢肿胀,行多次四肢血管彩超终确诊为肱动脉破裂出血,经多学科积极会诊处理,未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予拔除PICC管后已逐渐愈合,现将病情发展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袁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脑血管造影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35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对35例DSA患者造影前的心理护理、常规检查、体位训练及造影术后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加强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倪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程序化管理对急诊输液患者并发症及满意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程序化管理对急诊输液患者并发症及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4年6月对本院行急诊静脉输液的3208例患者实施程序化管理,并与未实施程序化管理的3020例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后患者负性情绪评分较实施前下降(P<0.05).实施后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肢体肿胀、血管痉挛、静脉炎、渗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纠纷事件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对急诊输液患者应用程序化管理能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吴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RRT在重症医学科抢救危急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总结了136例危急重症患者使用CRRT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认为CRRT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并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罗银卿;李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压脉带收纳小妙招

    压脉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天都要用到的物品,输液、采血、静脉注射等都要用到压脉带.虽然已有一次性压脉带的问世,但因其成本较高,在临床还未普及.尤其像急诊室工作量大,病员流动性大,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急危重患者逐渐增多,每个患者都需要使用压脉带.往往治疗车内放置许多物品,如留置针,皮条,三通,棉签等,而临床上使用的压脉带一般都是橡胶材质的,具有弹性的.普遍的收纳方式,在使用是会出现打死结,无法正常使用压脉带,浪费时间和成本.所以本人在工作中发现了一种可以缩小压脉带在治疗车内所占用的空间,又可以快捷方便的使压脉带恢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省空间、省时、省力,报告如下.

    作者:蒋芝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宁夏三甲综合医院压疮现患率及压疮预防措施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及预防现状.方法 培训和考核本医院38名压疮联络员,熟练掌握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设计的调查方法,于同一时间准时参与多中心调研,采用压疮现患率调研微型数据集和压疮现患率调查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所医院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为1.55%,其中医院获得性压疮的现患率0.48%.压疮危险患者共369例,其中30.1%使用了减压装置,压疮危险患者36.5%使用压疮敷料.结论 在综合性医院中,高危患者的预防告知措施需要加强,医院获得性压疮的预防措施需建立流程.建议压疮预警管理组织架构,定期调研和监控发生状况,加强培训,提高压疮防范意识.

    作者:岳晓玲;扈学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级分配公式在护士分层级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将二级分配公式应用于护士分层级管理中,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综合质量,激励护理队伍工作的积极性.方法 将二级分配公式应用于绩效工资的核算,通过用数据对每位护士工作量进行客观评价,确保高技术含量、高风险和高工作量的护士岗位获得高报酬.结果 将二级分配公式应用于护士分层级管理12个月后与应用前同期进行对比,问卷调查表明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综合质量、护士对绩效工资满意度较应用前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二级分配公式使绩效工资的分配更倾向于临床一线岗位,体现业绩与报酬之间的公平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综合质量,有效地激励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麻君;王亚妮;陈丽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红外止咳贴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红外止咳贴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 将160例纳入肺炎喘嗽临床路径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2组均有常规抗菌消炎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红外止咳贴穴位敷贴.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穴位敷贴后住院天数和日夜间咳嗽时间及症状评分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止咳贴对小儿肺炎喘嗽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患儿依从性好,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克勤;张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室人文关怀在硬膜外麻醉下PPH术中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人文关怀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P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手术患者术中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肛肠外科2014年8月~2014年11月120例PPH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术中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运用图片解释法指导患者麻醉体位和手术体位的摆放并使用音乐疗法、心理护理等进行全程陪护、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安慰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依从性和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配合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硬膜外麻醉下PPH手术患者在术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配合的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文静;吴荷玉;万凤;易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5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比较有、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PRS评分.结果 158例患者中,有攻击行为82例(51.89%),无攻击行为76例(48.10%);两组BPRS评分比较,有攻击行为组的总分及敌对猜疑、激惹性、行为紊乱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组(P<0.01),思维障碍因子分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早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和控制攻击行为发生,并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及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武庆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探讨

    综述了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人性化管理、各项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质量反馈体系等途径,认为只要护理人员具有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再通过外部管理就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娟;魏丽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单纯性皮肤瘙痒病因和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皮肤瘙痒的病因,提供护理干预,使患者舒适.方法 对住院68例老年患者单纯性皮肤瘙痒的原因进行分析,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每天一次尿素酯软膏外涂,观察组采取每天一次尿素脂软膏外涂加45℃热水浸泡或热敷.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71%,对照组治愈率47%,观察组疗效指数大大提升.结论 通过对单纯性老年皮肤瘙痒进行护理干预,使得患者的疗效指数大大提升,病人舒适度上升.

    作者:郑晓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提高妇科优质护理水平的探讨

    总结护患沟通技巧在提高妇科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45例患者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包括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健康教育和护理操作取信患者的沟通.认为掌握和运用护患沟通技巧,有利于提高优质护理水平.正确的护患沟通能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满足患者和护士的心理需要,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构建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姜云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环节及管理

    总结了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环节,查找风险发生的相关因素,制订护理风险的规避办法.主要包括成立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订完善新生儿科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理论技能的培训,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和管理工作,执行护理差错缺陷登记上报制度.认为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环节及管理可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科护理安全质量,确保患儿的安全.

    作者:施源;王珍珍;黄利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术后给予体位护理、病情监测、疼痛护理等,57例患者均获随访,均愈合良好.认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及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林林;张荣侠;孙月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碳酸氢钠注射液与地西泮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碳酸氢钠和地西泮注射液在联合使用时出现白色混浊和白色絮状物,当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管道并观察病情,报告医生,未发生输液反应.为验证上述两种药物是否存在配伍禁忌,进行了实验,现报告如下.1 材料碳酸氢钠注射液250 ml、地西泮注射液2ml、无菌注射器等.碳酸氢钠注射液(江苏省黄海药业有限公司)为无色澄明液体,规格:每瓶250 ml;12.5 g.本品适用于治疗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碱化尿液、巴比妥类及水杨酸类药物引起的中毒反应.

    作者:陈淑惠;陈凯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灸63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不同穴位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交替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对0级糖尿病足干预的效果.方法 63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给予单孔艾灸盒交替艾灸双足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位,每日艾灸4穴,每穴施灸时间15~25 min,每天1次,8~10天为1个疗程.于艾灸前、后分别给予患者足部疼痛(VRS)评分和英国足部症状评分表评分并作前后比较.结果 干预后疼痛减轻,足部症状缓解.结论 采用艾灸盒施灸,具有中医“简、便、廉”特点,节约护士人力资源.交替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对0级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微循环和神经传导,延缓糖尿病足的进展,可能有一定效果.

    作者:盛凤霞;管玉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