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君;王亚妮;陈丽化
目的 研究改进后的一次性输液连通管(德清县新德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液用连通管与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血器为原材料,规格型号(0.7×22.5))连接旋塞阀在静脉用药调配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13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输液连接管连接旋塞阀进行配药,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一注射器进行配药,比较两组密封瓶的优质率、配置效率.结果 改进后的输液管连接旋塞阀可明显降低针头穿刺外露频次,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指标,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改进后的输液联通管连接旋塞阀进行药物调配,可有效降低针头穿刺外露频率,一次性输液连通管能有效提高输液质量和工作效率,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刘文巧;李正富;李世革;赵声定;刘绍飞;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文从注射部位、注射前准备、注射方法、注射时间、按压方法、按压时间及力度等方面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进行综述,为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作者:吴琪;孙景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总结35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对35例DSA患者造影前的心理护理、常规检查、体位训练及造影术后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加强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倪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总结了7例全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液体管理方法,探讨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全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7例,对术前肠道准备、术中液体丧失、术后液体状态进行液体干预管理.科学的术后液体管理有利于维持行达芬奇全机器人辅助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术后的正常血压,确保围术期间生命体征的平稳.
作者:王莉萍;张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溪市某单位40岁以上体检人群对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相关知识的了解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指导临床实施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云南省玉溪市某单位1465名40岁以上的体检者进行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需求情况调查.结果 65%以上的体检者不了解黄斑病变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前3位的是黄斑病变的症状、黄斑病变的类型及黄斑病变的治疗;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是面对面个人咨询,其次是阅读宣传材料.结论 云南省玉溪市某单位40岁以上的体检人群对黄斑病变相关知识非常欠缺,有待于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黄斑病变相关知识知晓率,从而降低黄斑病变的发病率.
作者:周文僮;张云珠;师美玉;马溪苑;普秀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静疗专科培训基地专科学员的调查,了解她们的工作现状和对职业发展需求的认识.方法 选取本院静疗专科培训基地3期共112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对开展PICC的认识,目前开展PICC的现状.结果 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医院的静疗专科学员的学历、年龄和职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对专科工作的认识、工作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专科护理的发展,满足职业发展的需求.
作者:郑小凤;吴玉芬;曾丽;曾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总结了近年来上报的123例护理不良事件,针对影响年轻护士素质的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年轻护士的临床综合素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与纠纷的发生率.主要包括加强岗前培训,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严格规范化培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强化沟通意识,提高年轻护士的沟通技能;注重人性化管理,提高年轻护士的心理素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认为年轻护士的培养是保证临床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护理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宋国琴;杨淑洁;蒋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门急诊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8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交流沟通能力、患者满意度、师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交流沟通能力、患者满意度、师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生带教中使用PDCA循环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和带教老师的素质,促进教学相长,规范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顾玉香;陈雪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鸟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南、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于心肺复苏了解情况并提高其心肺复苏技能.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表对乌鲁木齐市各卫生服务站共20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前测和后测两次,由基本个人信息、态度篇、知识篇、顾虑篇四个部分组成;前测在培训前测定,后测在心肺复苏培训后测定.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于心肺复苏都有了解,心肺复苏培训前与培训后都认为心肺复苏是很有必要掌握的,应向周围的人推广普及;然而在前测的统计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于心肺复苏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差,培训后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南、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于心肺复苏的态度都很积极,然而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欠佳,虽经培训后有很大提高,但其在操作上仍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心肺复苏方面的培训.
作者:李萍;奴尔曼·阿不来提;吴庆;曹军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总结了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环节,查找风险发生的相关因素,制订护理风险的规避办法.主要包括成立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订完善新生儿科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理论技能的培训,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和管理工作,执行护理差错缺陷登记上报制度.认为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环节及管理可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科护理安全质量,确保患儿的安全.
作者:施源;王珍珍;黄利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总结6例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物品准备,血管的选择,操作步骤及护理等.认为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导管解决了由于外周静脉条件差或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失败患者的置管难题,值得推广.
作者:韦立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碳酸氢钠和地西泮注射液在联合使用时出现白色混浊和白色絮状物,当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管道并观察病情,报告医生,未发生输液反应.为验证上述两种药物是否存在配伍禁忌,进行了实验,现报告如下.1 材料碳酸氢钠注射液250 ml、地西泮注射液2ml、无菌注射器等.碳酸氢钠注射液(江苏省黄海药业有限公司)为无色澄明液体,规格:每瓶250 ml;12.5 g.本品适用于治疗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碱化尿液、巴比妥类及水杨酸类药物引起的中毒反应.
作者:陈淑惠;陈凯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人文关怀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P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手术患者术中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肛肠外科2014年8月~2014年11月120例PPH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术中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运用图片解释法指导患者麻醉体位和手术体位的摆放并使用音乐疗法、心理护理等进行全程陪护、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安慰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依从性和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配合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硬膜外麻醉下PPH手术患者在术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配合的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文静;吴荷玉;万凤;易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总结了内分泌性疾病疑似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对策.主要包括了建立病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入院病情评估,实行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安全护理责任到人,强化高危疑似精神障碍患者重点防范等.认为对于疑似精神障碍危险患者给予重点防范,突出安全工作从疑似患者做起,力争早发现早处理,这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避免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身心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先利;宋彩萍;刘玉馥;赵欢;湛又菁;涂静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方法 人员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主要包括岗位分级管理、人员工作量化考核管理、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管理.比较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实施前后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得分和工作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科室实施岗位分级与绩效考核管理后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分值较实施前高(P<0.05),工作缺陷发生率也较实施前低(P<0.05).结论 通过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自律性,规范了工作流程,减少了质量缺陷,有效地控制了院感发生.
作者:杜钰;汤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重型颅脑损伤多见于各种意外事故造成的头部伤害,其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复杂多变、并发症多,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病死率会较高[1].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转运时,如各种检查(包括:CT、X线、MRI检查等)的运送途中需要持续吸氧,氧气供给不足可引起严重临床并发症.改良后的氧气枕具有加压带,能增加氧气枕的压力,操作方便、节约护理人力资源,使用后易于拆洗、消毒、符合院感要求等优点,尤其是保证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有效供氧,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多年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宾;万明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总结了2例颈椎肿瘤切除行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重建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包括术前精心的准备、术中体位的精确管理以及无瘤技术的操作.认为要熟练掌握颈椎肿瘤行前后入路手术的护理流程,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密切配合,高质量的护理配合能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杨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对腔镜专科的培训需求,为进一步探索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用调查法对8家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教学方式趋于多样化,更加注重开放式、参与式的教学,在考核方法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仍是经典模式,不同年资的护士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重视腔镜专科护士分层级的核心能力培训,构建多样化的培训与考核模式,以进一步提高腔镜专科护士的培训质量.
作者:陈雪莉;谢太普;马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将二级分配公式应用于护士分层级管理中,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综合质量,激励护理队伍工作的积极性.方法 将二级分配公式应用于绩效工资的核算,通过用数据对每位护士工作量进行客观评价,确保高技术含量、高风险和高工作量的护士岗位获得高报酬.结果 将二级分配公式应用于护士分层级管理12个月后与应用前同期进行对比,问卷调查表明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综合质量、护士对绩效工资满意度较应用前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二级分配公式使绩效工资的分配更倾向于临床一线岗位,体现业绩与报酬之间的公平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综合质量,有效地激励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麻君;王亚妮;陈丽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10年3月~2012年5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8例,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生命体征、患者及医生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呼吸等手术应激体征无明显变化波动(P>0.05);而对照组术中心率、血压、呼吸等手术应激体征明显高于术前、术后(P<0.05).观察组患者及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还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同时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臧玮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