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ASD修补术后并发皮下气肿的护理

张敏

关键词: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皮下气肿, 护理
摘要: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近年开展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符合美容要求的特点,即通过右侧胸壁第四肋间切口进入胸腔,而非正中劈开胸骨切口进行手术。在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下,通过胸壁上打的孔,在胸腔内操作镜视野下完成的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而皮下气肿是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术后并发症之一,本患者于2014年7月10日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第3天发生右侧胸部大面积皮下气肿伴肺压缩95%,经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右肺复张,未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导乐陪伴分娩的相关研究进展

    导乐陪伴分娩不仅是产时服务的一项适宜技术,也是一种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对导乐陪伴分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该技术可以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支持和帮助。导乐陪伴分娩既能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又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对保障母婴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护合作模式下的湿性愈合疗法在骨科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医护合作模式下湿性愈合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将骨科60例慢性伤口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及湿性愈合治疗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用碘伏纱条、酒精以及双氧水换药;湿性愈合治疗组,在医护共同参与下运用湿性换药法行换药处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湿性愈合治疗组在创面换药的次数、患者换药时的疼痛度、伤口的愈合时间和患者舒适度等方面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医护合作模式下的湿性愈合疗法明显优于干性愈合,湿性愈合时新型敷料的临床运用可有效促进慢性伤口的提前愈合,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还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值得于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霞;王群;何培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行DHS内固定术中的细节护理

    回顾性总结66例70岁以上DHS内固定术高龄患者的术前访视、术中术毕细节护理的方式及方法。认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加强术前、术中、术毕的细节护理措施,能保证手术顺利与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李敏燕;陈思彤;张莹;彭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6年当代护士杂志社学术会议安排与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行动研究的重症监护专科护士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目的:对重症监护专科护士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旨在打破长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教与学共同参与,互动互补的空间。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框架,应用调查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咨询专家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行动小组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学,按照“制定计划-实施培训-定期评估-总结分析-制定新计划”的思路,从学员入学测评、理论教学、临床实践和终末考评四个阶段开展培训工作,对整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修改计划、不断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结论行动研究法是解决护理教育领域内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在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养过程中进行行动研究,有助于构建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提升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的质量。

    作者:朱瑞;徐凤玲;查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低年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活动在降低低年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本院低年资护士2013年1月~2014年12月针刺伤发生率,通过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定等,与2014年12月~2015年5月开展QCC活动后的调查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本院低年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从5.5%下降至1.68%,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等平均提升1.0分。结论 QCC活动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了针刺伤发生率,减少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作者:侯雨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便利选取的200例T2DM 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T2DM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88.39±10.61)分,处于中等水平;T2DM 患者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得分为(1.50±0.34)分,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得分为(1.55±0.36)分;T2DM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对T2DM 患者疾病不确定的评估,帮助患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繁琴;张丽;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6年Ⅱ类继续教育学分答题卡(4)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56例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方法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观察及护理。认为通过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阮巧玲;刘美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组织氧分压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SD)对覆盖区域组织内经皮氧分压( TcPO2)变化的影响。方法对16名健康自愿者进行了试验。在研究中,于受试者足背中部第一、二跖骨之间放置经皮氧分压监测仪,然后以其为中心,覆盖一张完整的VSD人工负压引流装置。测量基础数值,负压状态下TcPO2数值,直至TcPO2达到稳定进入平台期。将所测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应用负压吸引后,TcPO2立刻开始显著下降,一般经过15min左右降到低,之后缓慢升高,约经过30min左右后达到一个平台期维持不变,后平台期氧分压较基础氧分压数值均下降,平均为(49.8±6.6)mmHg(40.2~61.1mmHg),平均下降幅度达到25.1%。结论研究显示在应用VSD负压吸引后,会导致其覆盖区域的血分压显著减少,制造了一个相对缺氧的状态,能够加速组织的再血管化,有利于组织的愈合。

    作者:刘倩;胡莎;饶敏;梁芬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患者拒签口腔修复知情同意书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患者拒签口腔修复知情同意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00例口腔修复科拒签知情同意书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主要拒签原因。结果口腔修复拒签知情同意书患者的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担心修复不成功;担心费用过高;担心医生逃避责任。结论拒签修复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普遍存在各种心理压力因素,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主要的拒签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

    作者:陈润元;刘晓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型手术室排烟装置的制作及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多疾病都需要通过激光治疗,但通常激光对皮肤进行治疗时会产生大量非常刺鼻的浓烟,为确保患者、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及手术室空气环境,吸烟装置的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1]。传统吸烟装置存在吸烟口径狭窄、吸烟效果差、不能固定于激光机上消耗人力等弊端。本院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经临床反复实践,制作出一种新型手术室排烟装置,有效弥补了传统吸烟装置的不足,已获得专利项目,介绍如下。

    作者:田珊;王玲;任文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地震后挤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进展

    地震灾害会引起多种人身伤害,其中挤压综合征( crush syndrome,CS)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严重的伤害之一。综述了地震后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的护理进展,主要包括肾替代疗法的护理管理以及肾衰初期、少尿期和多尿期的基础护理,认为结合病征前护理监控,强化病征中基础护理以及病征后期的持续观察对于病人的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华;刘薇;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重要声明

    作者:当代护士杂志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层体温管理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层体温管理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采取便利取样法,将133例急诊损伤根据体温分成正常体温组(36.6~37.2℃)、轻度低体温组(35.0~36.5℃)和中度低体温组(34.0~34.9℃),正常体温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Block等制定的急诊损伤患者体温管理指南对患者进行分层体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体温管理。记录患者到达急诊室与离开急诊室时的耳温变化,并跟踪记录患者住院天数。结果体温正常组: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离开急诊室时,体温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其体温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轻度体温组:干预组患者在离开急诊室时,体温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体温正常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中度低体温组:3名患者体温均显著升高。结论 Block等制定的急诊损伤患者分级体温管理指南明确指出不同层级体温患者应获得的干预措施,让护理人员做到有理可依,有证可循,大程度地避免了过度护理与护理缺失,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郑尧华;张建娟;马芳琴;贾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吸入用富露施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富露施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的5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原则,均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给予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富露施150 mg雾化泵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氨溴索30 mg雾化泵雾化吸入,平均每日2次,每次10~15 min,连续治疗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患儿咳嗽、咳痰、痰阻等呼吸道症状。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咳嗽、咳痰、痰阻等呼吸道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1)。结论富露施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疗效可靠、安全度高。

    作者:余维莎;林艳;商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尘肺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总结了78例尘肺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体会。主要方法是利用每位患者入院时的基本资料,掌握患者的心理规律,测知患者将要或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语言沟通、情感交流、亲情支持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认为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明显地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恐惧和猜疑心理。大部分患者都能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疾病的康复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克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部设备档案管理实践

    介绍本院手术室设备档案管理流程和佳实践方法,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即:将科室3000多万的设备固定资产、800多万的办公类资产及1000多万的基础设备设施采用信息化和系统化手段,对在科的900多台设备、仪器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建档,分类建册,以可视化管理为目标,以设备二维码身份编号,分类保存,图文并茂,档案内容囊括设备终身信息的档案管理方法,对设备信息从计划采购、入科、运行、维护和保养、报废的资料进行规范化、可视化管理,并利用档案累积的资料进行教学和培训。手术部设备档案的系统化管理既方便了设备信息的查询,设备问题的处理及经验的汇总,为培训和教学提供了资料和经验,也方便了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手术部设备档案优化的管理模式,对科室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为科室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王国栋;陈素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对HIV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孕产妇剖宫产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例HIV孕妇,在围手术期间进行了术前术后访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严格消毒隔离等护理干预。结果9例HIV感染的孕妇能主动地配合剖宫产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如期出院,未出现医源性感染。结论正确的护理有利于HIV感染的孕妇以健康的心态度过围手术期,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文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童医院特需留察输液区的应用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童特需门诊留察输液区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输液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输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患者从就诊流程、环境介绍、输液过程的病情观察、疾病的健康宣教、婴儿喂养指导、心理支持等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实施前后的医嘱执行错误率及随机调查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两年来,与未实施前相比患者满意度提高( P<0.05),医嘱执行错误率下降( P<0.05)。结论在儿童特需留察输液区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嘱执行错误率,更及时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其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得到了更好的落实。

    作者:徐丽芳;莫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