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高位截瘫并发多发性压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腾立

关键词:高位截瘫, 多发性压疮, 护理
摘要:胸腰椎骨折是导致截瘫的常见原因。这类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护理不当会形成大面积压疮,继而造成败血症、菌血症、脓毒血症等,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本科曾收治1例高位截瘫并发多发性压疮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开塞露在去除弹力绷带中的应用

    膝关节镜清理术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为预防术后切口处出血,术后都会在膝关节处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具有粘贴牢固,松紧适宜,透气性能好,抗过敏及力度均匀的优点,但同时由于其粘贴牢固,在去除弹力绷带时存在造成患者皮肤受损的问题。近本科使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梦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手术患者术后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总结了手术患者术后转运过程的细节管理经验,包括运用细节管理方法,对转运途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转运各个环节护理对策并实施,认为将细节管理应用到手术患者术后的安全转运中,能够减少转运中的风险,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丽娜;迟金凤;张洁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中的应用

    总结了优质护理应用于先天性梅毒的实施体会,主要包括落实基础护理、合理喂养、重视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严格消毒隔离、用药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认为优质护理应用于先天性梅毒,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家长满意度,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早期治疗及愈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骨科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新对策

    总结了90例老年骨科压疮防治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高危压疮及带入压疮的评估和护理。认为正确的评估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正确的选用压疮新型敷料,是避免院内压疮发生及治愈院外带入压疮的保证;正确选用压疮新型敷料能促进伤口早日愈合,降低护士的工作强度,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手术皮肤创造条件,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龚乐琴;左新花;谭萍娟;马梦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血色病多次放血疗法的护理体会

    血色病(Henochromatosis)又叫遗传性血色病,是由于相关基因突变,而导致原发性铁负荷过多,90%以上病例由于第6号染色体血色病基因(HFE)突变所致[1]。主要临床特点为皮肤色素沉着、肝硬化、糖尿病、心脏病变、关节病变。血色病治疗的首选方法是间隙放血[1],放血疗法可显著降低原发性血色病患者体内的含铁量,改善患者的肝功能[2]。通过静脉放血疗法,能及时地除去富含铁的血液,是减轻体内铁负荷主要的措施,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根据报道,静脉放血有4种方法,但是实践证明使用一次性塑料血袋操作简单、方法快捷,更好的优点是可以减少职业暴露[3]。本科于2011年11月~2012年5月,对1例血色病患者使用一次性塑料血袋先后施行10次静脉放血疗法,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永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护一体扁平化管理模式构建妇科优质护理病房的体会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扁平化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5月~2012年4月在本科实行医护一体扁平化管理模式,比较实行前后平均住院日、同一病种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实行医护一体扁平化管理模式后平均住院日由8.3 d降至6.5 d,患者满意度从86.34分提高到95.01分,平均住院费用由8.43千元降至7.61千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一体扁平化管理模式能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缓解“住院难、住院贵”的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深化优质护理工作内涵。

    作者:韩叶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季得胜蛇药外敷不明毒虫咬伤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季得胜蛇药外敷受到不明毒虫咬伤的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将69例受到不明毒虫咬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使用季德胜药进行外敷治疗和护理,而对照组使用聚维酮碘进行涂抹来进行护理,比较一个星期内2组的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包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使用季得胜蛇药治疗的实验组的治愈率为71.43%,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采用聚维酮碘治疗的对照组的治愈率50.00%和总有效率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在治疗期间,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上,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使用季得胜蛇药治疗不明毒虫咬伤并予以良好的护理,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宗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种带教方法在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效果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带教方法在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危重症护理知识的掌握、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护生设为对照组,对他们采用传统“一对一”跟班的临床带教方法;将2012年护生设为实验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再由总带教老师定期组织护生集中培训,即“分散+集中”的培训方法。比较2组护生重症医学科的常见基本技能、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独立动手能力。结果实验组护生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散+集中”的培训方法在重症医学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吴杏婵;李杏崧;周俏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0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与医生操作及患者抢救的配合,术后病情观察、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等。认为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白洪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内瘘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糖尿病肾病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2组内瘘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重要保障,采取注重细节的护理模式,争取患者的配合,能够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沈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0.9%氯化钠溶液维持有创动脉血压管道通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0.9%氯化钠溶液代替肝素液对维持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管道通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8月共14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微量泵以3 ml/h的速度自动脉导管持续注入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使用微量泵以3 ml/h的速度自动脉导管持续注入肝素液,监测2组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管道的堵管发生率。结果0.9%氯化钠溶液组与肝素液组比较,有创动脉血压堵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2,P=0.5470)。结论研究结果支持使用0.9%氯化钠溶液代替肝素液的方法,0.9%氯化钠溶液也能维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管道的通畅,且不良作用少,效果更好。

    作者:韦靖;何静;梁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帮一”临床带教方式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帮一”临床带教方式在新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2012年本院新招收护士12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名。对照组予传统临床带教方式,实验组实施“一帮一”临床带教方式,1年后对2组护士予以考核。结果实验组考核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和纠纷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帮一”临床带教方式,能让带教老师对带教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人施教,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使新护士尽快融入护士角色,具备独立值班工作能力,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谢幼珊;孙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运用循证护理实践改进产房带教方法

    总结了循证护理实践在产房带教过程中的效果,主要包括采用循证护理实践的方法,从设立临床护理问题出发,查阅资料、文献,经系统评价后运用于临床实践,进而改进护理质量。认为运用循证护理实践进行带教,能提高产科临床实习质量,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学到的服务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她们今后的工作有长远的影响,对于向护生传播先进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生带教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霞英;张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教学管理中护理实习档案的设计与应用

    总结了护理实习生档案的设计和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实习生入科教育登记本、实习生考勤登记本、实习生教学记录本、实习生护理查房记录本、实习生考核成绩登记本5个部分,认为将护理实习档案应用于临床实习管理后,护理部能及时、客观、全面地了解实习生实习情况,增强了实习生的自律性、调动了实习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同时为留用优秀实习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志琴;冯春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48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认为高龄患者行ERCP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低的特点。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关注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与伴发疾病的情况,并给予相应的积极处理,可大大降低高龄患者行ERCP的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

    作者:罗美娟;张丽华;叶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护理体会

    总结了78例小儿厌食症患儿的中医护理体会。主要包括运用针刺、推拿、脐疗的方法,结合了饮食、生活起居和情志护理。认为对小儿厌食症患儿进行以中医为主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儿消除和缓解症状,增进食欲,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邵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需行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触摸桡动脉的搏动点穿刺采血的传统方法,观察组行以桡骨茎突尖端内侧与桡侧屈肌腱外侧之中点为穿刺点的新方法采血。比较2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和淤血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成功105例,成功率70%,观察组一次性成功138例,成功率92%,对照组采血后发生血肿6例,淤血24例,观察组采血后发生血肿3例,淤血6例。2组新生儿无论是一次性成功率,还是采血后血肿和淤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桡骨茎突尖端内侧与桡侧屈肌腱外侧之中点为穿刺点进行桡动脉采血的新方法,不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而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儿童日常生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护理干预对其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由医护人员协助患儿及家长制定严格的日常生活制度并监督实施。随机将6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34例,实验组34例,2组患儿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实验组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儿童的从医行为,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秀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腮腺肿瘤切除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回顾性总结了2007~2010年间收治于本科的132例行腮腺摘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的内容。认为通过合理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悲观心理,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李玮;刘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进食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进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以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5例为对照组,2012年5月实施优质护理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5例为实验组,其中实验组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良好,进食时间提前,提前出院,满意度为100%,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前患者进食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张秀丽;葛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