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珍;李淑霞;汤嘉敏
鼻胃管喂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留置鼻胃管若不能妥善固定,容易造成鼻胃管移位、滑脱,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因胃液反流而造成窒息等。同时反复插胃管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医疗费用。为了避免以上弊端,本科采用水胶体敷贴固定鼻胃管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方法如下。
作者:陈娇艳;张美蕉;卢雪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镇静镇痛条件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认为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和细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宏;曹鸿敏;王娟;曾祖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强化防脱管护理对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运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个体化强化防脱管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4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观察2组患者胃管留置期间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结果干预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饲患者置管期间,采用个体化强化防脱管护理,可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钟丽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80例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指导阅读健康教育手册、展板展示、个别指导、集体座谈、安排专业人员以幻灯片播放疾病知识的形式、出院随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其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采用慢性乙肝相关知识测试题,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与教育前相比,教育后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但须结合出院随访进行强化教育,使患者在自身健康方面达到知识、信心及行为的长久统一,有效地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徐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赛肤润治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外阴水肿的疗效。方法将34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外阴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硫酸镁湿敷治疗,实验组则采用赛肤润治疗。比较2组患者外阴水肿消退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相同时间内外阴水肿消退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赛肤润治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外阴水肿快速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海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4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实行健康教育路径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科学化、系统化能够使患者得到佳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静;刘敏;赵菊芬;霍竹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股静脉置管术相对来说是一项较为简单、易掌握的操作,在儿科ICU应用较为普遍,采用股静脉置管术能有效减少高渗药液对血管的刺激,且留置时间较长,可减少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但另一方面,股静脉置管术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1],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术肢的观察及护理。本科于2011年6月~2012年7月对78例患者实施了股静脉置管术,年龄在1月~12岁之间,其中3例患者在置管期间及拔管后出现了DVT,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刘美华;黄婷婷;彭建雄;罗天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以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方法将156例治疗有效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9例,对照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细化和加强护理观察内容,给予干预性对症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内容。比较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再出血复发率和住院天数。结果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再出血复发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确及时的救治和有效的护理对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抢救成功率、降低再出血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新莉;言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甲状腺腺瘤是目前常见的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甲状腺靠近气管,术后应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预防呼吸道相关并发症,本科发生1例由于甲状腺腺瘤手术致窒息的患者,经过及时处理和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将2种血管充盈方式下进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进行对比,探讨采用2种血管充盈方式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从而提升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选择20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指尖垂直敲击法使血管充盈,对照组采用传统四指拍打法使血管充盈,然后进行静脉穿刺,比较2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充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尖垂直敲击法用于静脉穿刺,可显著提升静脉血管充盈显露状况,从而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春芳;李冰;许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运用预见性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3月于本科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产妇术后满意度,以及术中仰卧综合征、低血压、低体温、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满意度比较,干预组产妇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行风险评估和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蓓蓓;陆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SWOT分析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运用。主要包括:分析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采取措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遇,应对挑战。认为SWOT分析法可以使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培训成效。
作者:黄晓晖;朱小燕;郑义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外伤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急诊外伤护理,观察组7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外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余洪杰;零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并制定一套临床有效、可行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方法通过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在术前,术后10~15 d,出院当天,出院后2个月进行心理测试,对住院患者进行床旁测试,出院后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在治疗与护理合作程度、并发症、平均住院日、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喉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心理功能,减少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雷三菊;曹月香;刘秀贞;王喜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集中供应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实行集中供应的手术器械为观察组,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未实行集中供应的手术器械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不合格率和使用满意度。结果集中供应管理法降低了外来手术器械的不合格率,提高了使用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来手术器械集中供应后提高了清洗及灭菌效果。
作者:王孟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了52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康复指导。认为充分了解病情,合理指导饮食,控制手术指征,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作者:沈丽华;尤东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用雷火灸治疗8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方法,包括灸疗上星、素髎、印堂、迎香、睛明、合谷穴位及前额、双耳、双鼻孔等部位。认为雷火灸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效果,而且操作简便、价廉、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许梅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交接班现状,分析改进临床带教的方法,提高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交接班的基本知识掌握不足,完全了解交接班制度的只有6%,参与交接班的工作未达到要求,86%护生从未在晨会上独自交接班。结论交接班的实践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主动性是护生学习临床知识的重点;精选带教老师,采用合理的带教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提高学校与实习单位对交接班的重视是护生掌握交接班相关知识的关键。
作者:邱丽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颈外静脉与健侧上肢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分析30例脑卒中患者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与同期应用健侧上肢浅静脉留置针3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组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及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健侧上肢浅静脉留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及堵管发生率低,置管时间长,实施早期床边康复训练不受限制,效果优于健侧上肢浅静脉留置针。
作者:庞海云;汪澄;倪朝民;穆景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中毒性表皮松解症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诱导排尿,留置尿管护理等。认为护理人员只有重视患者身心护理及提供预见性护理,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春梅;海春莲;荀佼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