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晖;朱小燕;郑义春
目的:比较不同静脉输液排气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在本科住院静脉输液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新排气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排气法,2组均使用同一液体、同样型号的普通输液器且操作者为同一名护士。结果观察组莫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内出现气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排气法能一次有效地达到排气目的,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秀娣;陈炎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手术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制定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84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2组患者在手术前1 d、进入手术室时进行心率、血压测评、SAS评分、SDS评分,并做好记录。结果在进入手术室即刻,干预组患者的心率为(80.01±7.73)次/min,对照组患者为(89.44±8.04)次/min,2组患者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为(82.04±6.73) mmHg,对照组患者为(88.71±4.85) mmHg,2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进入手术室即刻的SAS评分为(61.60±7.30)分,对照组为(69.30±6.80)分,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进入手术室即刻SDS评分为(59.30±6.80)分,对照组为(67.10±7.20)分,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患者,在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手术治疗的依从性,缓解不良的生理应激状况,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菊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观察42例老年患者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苏醒期呼吸、循环和神经等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有针对性的相关护理特点与方法。结果4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苏醒期出现3例低血压、4例低氧血症、2例恶心呕吐、3例低体温等,其中1例患者因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正常水平而行气管插管并送ICU治疗,其余并发症经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均能纠正到正常水平。结论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全麻下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术后麻醉恢复期预防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护理上应加强监测并针对各种并发症进行护理,以确保患者平稳地度过苏醒期,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郑丹华;谢素嫣;刘光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评判性思维在ICU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8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按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通过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查房,反思性教学法,提出问题,深入讨论等措施,逐渐培养和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2组护生出科时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张宗雪;冯珊珊;林晓君;陈文婷;龙莎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高原性心脏病患儿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原性心脏病患儿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4.1%,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巴胺、酚妥拉明是辅助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彦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手册在腔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术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74例行腔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患儿及其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手册进行护理,入院即发放手册,并在入院当天,手术当天,出院当天进行讲解。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手册有利于腔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患儿围术期的全程护理质量控制,有利于护患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了住院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蔡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交接班现状,分析改进临床带教的方法,提高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交接班的基本知识掌握不足,完全了解交接班制度的只有6%,参与交接班的工作未达到要求,86%护生从未在晨会上独自交接班。结论交接班的实践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主动性是护生学习临床知识的重点;精选带教老师,采用合理的带教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提高学校与实习单位对交接班的重视是护生掌握交接班相关知识的关键。
作者:邱丽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运用预见性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3月于本科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产妇术后满意度,以及术中仰卧综合征、低血压、低体温、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满意度比较,干预组产妇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行风险评估和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蓓蓓;陆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图谱记忆法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挑选5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在专人指导下进行彩色图谱记忆法训练,每周6 d,每天30 min,持续6个月,利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LD),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评价2组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实验组6个月后MMSE得分(23.45±1.07)分高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ADL得分(21.34±1.27)分;实验组6个月后的ADL得分(14.83±0.69)分,较对照组(16.20±0.74)分及干预前(15.57±1.29)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图谱记忆法可以提高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胡秀芬;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32例立体定向-癫痫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包括帮助患者术前了解手术情况,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护士在手术中熟练使用手术仪器和器械,与医生之间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认为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癫痫并配合精细的护理,可以使电极更准确地置于指定部位,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一系列术后并发症。
作者:谷鑫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78例腰椎植骨融合手术控制感染的管理体会,主要包括手术室的环境管理、患者的管理、参加手术人员的管理及器械和高植入物的管理等。认为在脊柱植骨融合手术中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加强术中管理,对防止患者术后感染,确保手术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惠仪;陈向红;王洁贞;胡开萍;钟晓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实习护生由于环境生疏、经验不足、技术欠熟练以及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缺乏相应的职业防护意识,工作中更容易受到伤害等各方面因素,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其原因及对策,对防止本院实习护生受到职业性危害,以及保证本院护生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为护理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及完善医院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作者:吴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辩证采用中药治疗和辨证施护,比较2组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运用辩证施护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雪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行宫颈癌术前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前常规妇科护理。术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定2组患者认知功能,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结果2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宫颈癌术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使用硫酸镁外敷的不同方法对治疗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临床226例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3例,实验组用脱脂棉浸湿50%的硫酸镁溶液外包保鲜膜冷敷输液外渗肿胀部位,对照组用纱布浸湿50%的硫酸镁溶液局部热敷输液外渗肿胀部位,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及输液外渗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8.23%,对照组有效率为85.84%,且实验组输液外渗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脱脂棉浸湿50%的硫酸镁溶液外包保鲜膜冷敷明显优于传统的50%的硫酸镁湿纱布热敷。
作者:彭辉;刘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近3年来2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诊治及护理措施,包括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抗疟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认为在对输入性疟疾的诊治护理过程中,严密的隔离措施,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抗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的掌握,特别是加强对输入性疟疾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杜绝输入性疟疾引起局部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杜杨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属超保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20例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随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为家属照顾无微不至,长期有专人照顾,对照组为家庭条件有限,没有专人照顾,予辅助照顾。出院时和1年后分别运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1年后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超保护可以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的程度,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改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12例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主要包括巡回护士的配合、患者术前准备、术中物品的准备、手术体位摆放、术中细致观察、器械护士的配合。认为护士术前熟悉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手术操作过程,了解手术器械性能,熟悉手术步骤,才能更好地配合手术,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作者:吴松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认为全面的护理对矽肺患者病情的稳定及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对1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的早期康复护理,包括肢体按摩及功能锻炼,床上翻身、坐立、平衡、日常生活能力等训练。认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避免患者发生足部畸形、关节畸形,使能独立进行日常生活的患者明显增多,大限度地恢复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焦艳华;陈传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