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手术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剖析及探讨

刘菊芳

关键词:手术室, 不良心理, 生理指标,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手术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制定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84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2组患者在手术前1 d、进入手术室时进行心率、血压测评、SAS评分、SDS评分,并做好记录。结果在进入手术室即刻,干预组患者的心率为(80.01±7.73)次/min,对照组患者为(89.44±8.04)次/min,2组患者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为(82.04±6.73) mmHg,对照组患者为(88.71±4.85) mmHg,2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进入手术室即刻的SAS评分为(61.60±7.30)分,对照组为(69.30±6.80)分,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进入手术室即刻SDS评分为(59.30±6.80)分,对照组为(67.10±7.20)分,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患者,在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手术治疗的依从性,缓解不良的生理应激状况,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疗效。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深静脉置管后液体渗漏患者的护理

    颈外静脉置管是临床唯一为静脉提供高营养及重症抢救等治疗的静脉通道[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其置管时间较长,而且对于儿童穿刺难度大,导致发生液体渗漏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此对于置管的护理及导管渗漏时的应急处理十分重要。

    作者:雷宇;刘晓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例八胎妊娠分次减胎术患者的护理

    随着促排卵技术的应用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一些缺乏资质的医院和诊所对促排卵药物的滥用,致使多胎妊娠发生也随之增加。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后多胎发生率约为28%~34%[1]。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CDC)新发布的美国2009年度全国ART统计资料显示:ART子代仅占美国出生人口的略多于1%,但是ART多胎出生率为30.5%,其中双胎出生率28.9%,三胎或三胎以上出生率1.6%[2]。多胎妊娠的孕产妇其并发症及流产率、围产儿患病率、死亡率均增加[3]。因此对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实施减胎术是获得妊娠成功有效、必要的补救措施。多胎妊娠减胎术随着助孕技术的开展已被各生殖医学中心普遍采用,作为控制多胎出生的补救措施,技术相当成熟,可为双胎或双胎以上妊娠的多胎进行减灭。以早孕(妊娠8~9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胚胎减胎术操作简单、费时短、术后并发症少,是目前生殖医学工作者选择的主要减胎方法[4]。现将本中心1例八胎妊娠在B超下成功分次减胎患者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吴远菲;周娜;殷潜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针刀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结了应用小针刀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的伤口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等。认为在小针刀手术基础上施以精心的护理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茜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家属超保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属超保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20例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随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为家属照顾无微不至,长期有专人照顾,对照组为家庭条件有限,没有专人照顾,予辅助照顾。出院时和1年后分别运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1年后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超保护可以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的程度,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改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观察42例老年患者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苏醒期呼吸、循环和神经等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有针对性的相关护理特点与方法。结果4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苏醒期出现3例低血压、4例低氧血症、2例恶心呕吐、3例低体温等,其中1例患者因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正常水平而行气管插管并送ICU治疗,其余并发症经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均能纠正到正常水平。结论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全麻下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术后麻醉恢复期预防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护理上应加强监测并针对各种并发症进行护理,以确保患者平稳地度过苏醒期,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郑丹华;谢素嫣;刘光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个体化强化防脱管护理对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强化防脱管护理对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运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个体化强化防脱管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4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观察2组患者胃管留置期间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结果干预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饲患者置管期间,采用个体化强化防脱管护理,可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钟丽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3例Fogarty导管动脉取栓术术前和术后的护理

    总结了5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Fogarty导管取栓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患肢护理、抗凝和溶栓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等,认为通过手术治疗和精心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保存肢体、降低截肢平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作者:齐秀丽;姚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L无菌保护套在普通B超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

    PICC置管的出现给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输液通道,现临床上许多医院已开始推行专用的血管超声仪进行肘上PICC置管,因价格问题,有一些医院采取的是普通B超下行肘上PICC置管。但临床上碰到的问题是:探头和连线没有专用的保护套将它们包裹,采用无菌手套反套法,因手套太小,裹不到连线,助手必须帮忙拎着连线,达不到完全无菌状态。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本院采用了3L无菌保护套保护探头和连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羽;王一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雾化吸入在鼻内镜术前应用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在鼻内镜术前应用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传统鼻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于术前3~5 d在门诊采用0.9%NS 20 ml+1%麻黄素液1 ml+地塞米松10 mg+庆大霉素80000u进行超声雾化吸入,2次/d,每次15~20 min。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术中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少、平均住院时间短、平均出血量少及术中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在鼻内镜术前的应用不仅有效减少术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平均住院费用。

    作者:骆映峰;王翠琴;陈俏玲;黄连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责任制护理在急诊科中的应用

    总结了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急诊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方法。包括思想上的共识、排班模式的改变、责任到人、加强护患沟通及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两年多的实施,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医患矛盾减少,无一例患者投诉。认为责任制整体护理是当今护理界首选的护理工作模式,同时也是较先进的工作方式,它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整体满意度,还提高了护士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

    作者:周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话随访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功接受体外震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213例,随机分为2组,电话随访组108例和对照组105例,术后随访2年,观察2组术后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结果电话随访组健康知识知晓、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应用电话随访能有效减少结石的复发。

    作者:王菊艳;肖志平;程凤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红霉素软膏处理包皮粘连分离术后患儿伤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红霉素软膏在处理包皮粘连分离术后患儿伤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科行包皮粘连分离术治疗的180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每日常规用呋硼粉溶液清洗伤口,实验组术后每日用呋硼粉溶液清洗阴茎后,在冠状沟及龟头涂抹红霉素软膏。结果对照组一次治愈率为89%,红肿时间较长(平均6.8 d),再粘连率较高(9.75%);实验组一次治愈率为98.9%,术后红肿时间显著缩短(平均3.5 d),再粘连率显著降低(1.02%)。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包皮粘连分离术后患儿伤口,可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红肿时间,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孟利霞;杨赛;郭改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2月在本科行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发生率为40.48%;对照组发生31例,发生率73.81%。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2,P<0.01)。结论对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景玲;刘艳;吴苏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体位疗法在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

    通过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依病情、病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同时配合按摩、电针刺等治疗方法,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疲劳,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悦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山岳型景区自杀未遂人群心理危机干预

    通过对来景区有自杀倾向者的危机干预,认为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家庭、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自杀未遂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其再次自杀。

    作者:程利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实施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

    目的:开展“无痛病房”建设,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通过提升疼痛管理理念,提高护士疼痛评估的技能,对癌痛患者适时适度实施护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数字分级法评估癌痛患者1 d内(8∶00、12∶00、16∶00、20∶00)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癌痛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癌痛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癌痛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识,明显降低疼痛程度。

    作者:周雪江;韦群英;冯羽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实习护生职业性损伤的现状及防护对策

    总结了实习护生由于环境生疏、经验不足、技术欠熟练以及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缺乏相应的职业防护意识,工作中更容易受到伤害等各方面因素,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其原因及对策,对防止本院实习护生受到职业性危害,以及保证本院护生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为护理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及完善医院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作者:吴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肠外科患者肠内营养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喂养管堵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了2012年2月~2012年7月通过管饲肠内营养的患者120例,对其中16例肠内营养管堵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肠内营养管堵管16例,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12例再通,4例完全堵塞造成计划外拔管。结论客观评估患者选择恰当途径及管道,制定并严格遵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操作标准,强调冲管间隔时间和方法,加强输注管理和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肠内营养喂养管堵管的发生。

    作者:陈丽晓;葛俐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儿童寰枢椎骨折术前及术后的应用

    总结了循证护理在儿童寰枢椎骨折术前及术后的应用,包括在全面、正确分析认识病情的基础上对7例儿童寰枢椎骨折患儿制定出佳护理方案,并联系实际进行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做好功能锻炼指导和营养护理。7例患儿均手术治疗成功,术后随访达平均15.3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椎弓根钉位置好,未见松动、断裂,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认为循证护理的应用能提高儿童寰枢椎骨折手术的疗效、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为患儿提供有效的护理。

    作者:林爱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观察

    总结了26例应用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要点,包括体位护理、维持有效冲洗、准确记录冲洗液及引出液量,并做好引流管护理。认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冲洗治疗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创面疗效明显,精心的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云英;梁剑敏;韦建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