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芬;赵丽
目的:探讨优化创伤评估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优化创伤评估前收治的1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CRAMS,优化创伤评估后收治21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优化创伤评估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RASH-PLAN评估。评估人员由经过创伤专业知识及标准培训的主管护师进行评估,2组客观评价采用指标有:患者与家属对急诊科的满意度、投诉率、纠纷发生率、死亡率、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家属对急诊科的满意度92%,无一例因发生误诊或漏诊而发生纠纷,抢救成功208例,死亡10例,抢救成功率96.2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创伤评估可为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有效救护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同时又可合理利用急诊资源。
作者:吴英;王琪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观察42例老年患者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苏醒期呼吸、循环和神经等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有针对性的相关护理特点与方法。结果4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苏醒期出现3例低血压、4例低氧血症、2例恶心呕吐、3例低体温等,其中1例患者因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正常水平而行气管插管并送ICU治疗,其余并发症经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均能纠正到正常水平。结论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用于全麻下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术后麻醉恢复期预防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护理上应加强监测并针对各种并发症进行护理,以确保患者平稳地度过苏醒期,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郑丹华;谢素嫣;刘光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综述了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诊断及心理护理进展,分别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心理护理的意义、心理护理措施等5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心理护理不仅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而且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肯定了心理护理对此类患者的恢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作者:朱晓嬿;钱艳;张真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对来景区有自杀倾向者的危机干预,认为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家庭、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自杀未遂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其再次自杀。
作者:程利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婴儿痉挛症是一种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主要发生于婴儿的癫痫发作性疾病,这种类型的癫痫因某种特殊的原因,常常对抗癫痫药而耐药,成为一种难治性癫痫综合征。71%~81%的患儿伴有神、智、体发育迟滞,以语言障碍常见。通过大量的文献和循证医学的论证证明婴儿痉挛症的远期预后是悲观的,长期难以控制的痉挛患儿多数转变为Lennox-Gastaut综合症,其预后极差[1]。婴儿痉挛症的难治性给很多患儿家长带来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阿真;吴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32例立体定向-癫痫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包括帮助患者术前了解手术情况,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护士在手术中熟练使用手术仪器和器械,与医生之间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认为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癫痫并配合精细的护理,可以使电极更准确地置于指定部位,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一系列术后并发症。
作者:谷鑫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26例应用冲洗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要点,包括体位护理、维持有效冲洗、准确记录冲洗液及引出液量,并做好引流管护理。认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冲洗治疗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创面疗效明显,精心的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云英;梁剑敏;韦建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后迟发型面瘫的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颅脑外伤后并发迟发型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用药、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经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迟发型面瘫治疗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迟发型面瘫效果明显。
作者:缪彩娟;任学娟;张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手术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制定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84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2组患者在手术前1 d、进入手术室时进行心率、血压测评、SAS评分、SDS评分,并做好记录。结果在进入手术室即刻,干预组患者的心率为(80.01±7.73)次/min,对照组患者为(89.44±8.04)次/min,2组患者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为(82.04±6.73) mmHg,对照组患者为(88.71±4.85) mmHg,2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进入手术室即刻的SAS评分为(61.60±7.30)分,对照组为(69.30±6.80)分,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进入手术室即刻SDS评分为(59.30±6.80)分,对照组为(67.10±7.20)分,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患者,在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手术治疗的依从性,缓解不良的生理应激状况,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菊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整体护理,而研究组在一般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再依照本科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1个月后或出院前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何秀英;陈剑英;吴风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鼻胃管喂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留置鼻胃管若不能妥善固定,容易造成鼻胃管移位、滑脱,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因胃液反流而造成窒息等。同时反复插胃管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医疗费用。为了避免以上弊端,本科采用水胶体敷贴固定鼻胃管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方法如下。
作者:陈娇艳;张美蕉;卢雪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应用小针刀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的伤口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等。认为在小针刀手术基础上施以精心的护理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茜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的方法,主要包括绳梯样穿刺法和定点穿刺法。认为患者血管条件好且穿刺的血管长度较长时,可以采用传统的绳梯法进行穿刺;但对于血管条件差或惧怕疼痛的患者,好采用定点穿刺法进行穿刺。
作者:胡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外科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06例患有功能性便秘的外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62例患者,治愈36例(58.06%),好转23例(37.10%),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70.4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功能性便秘的外科老年患者采用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魏小翠;周小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高原性心脏病患儿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原性心脏病患儿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4.1%,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巴胺、酚妥拉明是辅助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彦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生跟着病人走”模式病房的管理经验。方法比较固定病床管理模式与“医生跟着病人走”模式的收治病儿数量、手术量、床位使用率及病人、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新模式病房管理下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床位使用率及病人满意率均较传统模式病房管理高。结论“医生跟着病人走”模式管理下医护行为规范,工作默契度提高,保障了护理质量安全,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病房运行良好。
作者:杨立利;王玉琼;涂国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交接班现状,分析改进临床带教的方法,提高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交接班的基本知识掌握不足,完全了解交接班制度的只有6%,参与交接班的工作未达到要求,86%护生从未在晨会上独自交接班。结论交接班的实践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主动性是护生学习临床知识的重点;精选带教老师,采用合理的带教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提高学校与实习单位对交接班的重视是护生掌握交接班相关知识的关键。
作者:邱丽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行宫颈癌术前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前常规妇科护理。术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定2组患者认知功能,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结果2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宫颈癌术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住院老年带状疱疹患者57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方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睡眠质量量表(PSQI)作为评定工具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老年带状疱疹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睡眠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带状疱疹皮肤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促进其疗效,降低负性情绪,并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杨燕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介入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口服甲钴胺片的基础上介入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只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6.67%,对照组为39.5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愈患者的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多在第一疗程治愈,对照组多在第三疗程治愈。结论介入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无论在疗效还是在治疗时间方面都优于单纯口服药物组。
作者:徐贵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