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利;王玉琼;涂国芳
目的:了解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并制定一套临床有效、可行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方法通过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在术前,术后10~15 d,出院当天,出院后2个月进行心理测试,对住院患者进行床旁测试,出院后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在治疗与护理合作程度、并发症、平均住院日、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喉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心理功能,减少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雷三菊;曹月香;刘秀贞;王喜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的方法,主要包括绳梯样穿刺法和定点穿刺法。认为患者血管条件好且穿刺的血管长度较长时,可以采用传统的绳梯法进行穿刺;但对于血管条件差或惧怕疼痛的患者,好采用定点穿刺法进行穿刺。
作者:胡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交接班现状,分析改进临床带教的方法,提高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交接班的基本知识掌握不足,完全了解交接班制度的只有6%,参与交接班的工作未达到要求,86%护生从未在晨会上独自交接班。结论交接班的实践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主动性是护生学习临床知识的重点;精选带教老师,采用合理的带教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提高学校与实习单位对交接班的重视是护生掌握交接班相关知识的关键。
作者:邱丽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科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及应对策略情况,为住院患者家属的健康维护提供相应的依据,并制定有利于患者家属的应对策略。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患者中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应用责任护士主观评定法、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126名患者亲属的心理反应各不相同,主要与患者病情的程度,住院环境,服务态度,诊疗效果,经济状况,思想认识,文化程度,人格类型,应激水平及应对能力等相关(P<0.05)。结论患者住院后,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下降,尤以焦虑、抑郁、敌对、恐惧为突出表现,在护理工作中可以依据不同的人群给予个性化护理,以提高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慧鹏;吴平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甲状腺腺瘤是目前常见的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甲状腺靠近气管,术后应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预防呼吸道相关并发症,本科发生1例由于甲状腺腺瘤手术致窒息的患者,经过及时处理和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2月在本科行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发生率为40.48%;对照组发生31例,发生率73.81%。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2,P<0.01)。结论对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景玲;刘艳;吴苏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集中供应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实行集中供应的手术器械为观察组,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未实行集中供应的手术器械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不合格率和使用满意度。结果集中供应管理法降低了外来手术器械的不合格率,提高了使用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来手术器械集中供应后提高了清洗及灭菌效果。
作者:王孟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通过优化护理流程管理使糖尿病专科治疗与护理工作运行顺畅、高效、节耗,包括对本院糖尿病专科病房工作效率低的原因分析,设计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强化新流程的培训、实施、质控环节的管理落实,改变了糖尿病专科病房护理工作不畅、服务低下、患者满意率低的工作效率。认为系统化实行适宜的护理流程优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素蓉;包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亲情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38例无自然分娩禁忌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运用亲情干预支持的护理方法。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干预可以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为再次妊娠提供可选择性,也能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王俊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是重症药疹的一种,发疹部位主要在口腔、外阴部、肛门周围及其黏膜,亦可见于躯干、颜面、四肢。初发为大小不等、略呈水肿性红斑或斑丘疹,境界清楚,红斑表面可迅速出现大疱,疱液澄清或混有血液,疱壁较薄易破,破后呈红色糜烂面,干燥后结成浆痂。有轻重程度不等的瘙痒和疼痛[1]。卡马西平是治疗癫痫的常用药,具有疗效好、价格便宜的特点,在神经外科广泛应用于癫痫治疗。但是本科在2012年7月使用卡马西平治疗1例癫痫患者时出现了重症药疹,经过积极治疗,精心护理,患者药疹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倪萍;赵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温馨提示牌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4月接受肠镜检查的1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口头宣教指导口服洗肠;2011年4月~2011年11月接受肠镜检查的1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除进行口头宣教外并用温馨提示牌指导口服洗肠。结果实验组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度为92.30%,对照组肠道清洁效果满意度为80.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馨提示牌应用于结肠镜检查,能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增进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何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属超保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20例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随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为家属照顾无微不至,长期有专人照顾,对照组为家庭条件有限,没有专人照顾,予辅助照顾。出院时和1年后分别运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1年后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超保护可以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的程度,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改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16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钙的监测、预防骨折的发生、术前手术体位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颈部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1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全部痊愈出院。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耐心细致的术后观察、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干预、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对并发症的发现、预防及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丁红英;马少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针对院前急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用于加强院前急救的管理,规范院前急救的行为和急救文件的书写,提高抢救成功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对1500例院前急救情况进行排查,将主要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存在问题9处,包括救治信息不准确、后勤保障不到位、接警出车人员素质偏低、病情观察处置不到位等多个问题。结论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心理素质和法律素养,职业道德与技术水平,完善医院后勤保障工作和院前急救制度、规范院前急救病历的书写,完善院内外转运,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陆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2012年对本院手术室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试行,调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情况,正确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孙青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使用硫酸镁外敷的不同方法对治疗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临床226例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3例,实验组用脱脂棉浸湿50%的硫酸镁溶液外包保鲜膜冷敷输液外渗肿胀部位,对照组用纱布浸湿50%的硫酸镁溶液局部热敷输液外渗肿胀部位,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及输液外渗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8.23%,对照组有效率为85.84%,且实验组输液外渗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脱脂棉浸湿50%的硫酸镁溶液外包保鲜膜冷敷明显优于传统的50%的硫酸镁湿纱布热敷。
作者:彭辉;刘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外科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06例患有功能性便秘的外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62例患者,治愈36例(58.06%),好转23例(37.10%),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70.4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功能性便秘的外科老年患者采用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魏小翠;周小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运用分组包干式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的效果。方法比较2012年实行的分组包干式护理质量控制法与2011年实行的传统护理质量控制法的质控效果有无区别。结果分组包干式护理质量控制法比传统护理质量控制法的效果更好,医生和患者满意度提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行分组包干式护理质量控制法能增强质控者责任心,减少被检查科室的负担,提高护理质控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孟月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手册在腔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术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74例行腔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患儿及其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手册进行护理,入院即发放手册,并在入院当天,手术当天,出院当天进行讲解。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手册有利于腔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患儿围术期的全程护理质量控制,有利于护患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了住院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蔡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颈外静脉置管是临床唯一为静脉提供高营养及重症抢救等治疗的静脉通道[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其置管时间较长,而且对于儿童穿刺难度大,导致发生液体渗漏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此对于置管的护理及导管渗漏时的应急处理十分重要。
作者:雷宇;刘晓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