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华;尤东明
总结了20例行左枕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鞘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继发颅内血肿、肺部感染、脑脊液漏、呛咳和面瘫。经过术前对各种并发症发生的综合评估及检查,结合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变化,及早地预防和发现了并发症,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2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认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朱小燕;钟小春;国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镇静镇痛条件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认为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和细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宏;曹鸿敏;王娟;曾祖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红霉素软膏在处理包皮粘连分离术后患儿伤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科行包皮粘连分离术治疗的180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每日常规用呋硼粉溶液清洗伤口,实验组术后每日用呋硼粉溶液清洗阴茎后,在冠状沟及龟头涂抹红霉素软膏。结果对照组一次治愈率为89%,红肿时间较长(平均6.8 d),再粘连率较高(9.75%);实验组一次治愈率为98.9%,术后红肿时间显著缩短(平均3.5 d),再粘连率显著降低(1.02%)。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包皮粘连分离术后患儿伤口,可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红肿时间,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孟利霞;杨赛;郭改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版心肺复苏指南在非创伤性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院前记录中非创伤性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新版指南组(76例)和旧版指南组(84例),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的性别构成比、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救护车反应时间、心律失常构成比、基础生命支持时间(BLS)、给药次数和除颤次数比较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新版指南组中13例患者由目击者实施CPR术,而旧版指南组中仅有3例,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新版指南组中36人ROSC,1人在转运途中死亡,35人存活入院,旧版指南组中29人ROSC,23人存活入院,ROSC率和入院存活率比较,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版心肺复苏指南简化非创伤性心脏骤停院前急救流程,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ROSC率和入院存活率。
作者:胡秋香;张梅霞;李艳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喂养管堵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了2012年2月~2012年7月通过管饲肠内营养的患者120例,对其中16例肠内营养管堵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肠内营养管堵管16例,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12例再通,4例完全堵塞造成计划外拔管。结论客观评估患者选择恰当途径及管道,制定并严格遵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操作标准,强调冲管间隔时间和方法,加强输注管理和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肠内营养喂养管堵管的发生。
作者:陈丽晓;葛俐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护生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了解护生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和护理专业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对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的共情得分均分(58.47±5.13)分,护生共情能力较低;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护生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呈正相关(r=0.324,P<0.001)。结论护生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相关性较高,加强护生共情能力的训练,可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庄沁红;江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5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Fogarty导管取栓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患肢护理、抗凝和溶栓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等,认为通过手术治疗和精心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保存肢体、降低截肢平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作者:齐秀丽;姚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行宫颈癌术前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前常规妇科护理。术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定2组患者认知功能,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结果2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宫颈癌术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月4月期间于本科行择期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由护士做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由护士根据患者需求,做个性化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术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术前访视更具针对性,能有效解除患者疑虑,使其焦虑水平明显下降,并增强患者对手术团队的信任,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80例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指导阅读健康教育手册、展板展示、个别指导、集体座谈、安排专业人员以幻灯片播放疾病知识的形式、出院随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其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采用慢性乙肝相关知识测试题,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与教育前相比,教育后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但须结合出院随访进行强化教育,使患者在自身健康方面达到知识、信心及行为的长久统一,有效地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徐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12例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主要包括巡回护士的配合、患者术前准备、术中物品的准备、手术体位摆放、术中细致观察、器械护士的配合。认为护士术前熟悉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手术操作过程,了解手术器械性能,熟悉手术步骤,才能更好地配合手术,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作者:吴松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实习护生由于环境生疏、经验不足、技术欠熟练以及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缺乏相应的职业防护意识,工作中更容易受到伤害等各方面因素,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其原因及对策,对防止本院实习护生受到职业性危害,以及保证本院护生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为护理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及完善医院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作者:吴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4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实行健康教育路径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科学化、系统化能够使患者得到佳的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静;刘敏;赵菊芬;霍竹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逆向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5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正向静脉穿刺法,干预组予以逆向静脉穿刺法,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结果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向静脉穿刺法是一种有效的静脉穿刺方法。
作者:汪凤琼;戴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枳实导滞汤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开塞露每晚1次塞肛,治疗组给予枳实导滞汤加减日一剂早晚分服,并做好相关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便秘解除及症状减轻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实导滞汤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便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苗木;刘迪;周海春;范晓艳;黄纳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并制定一套临床有效、可行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方法通过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在术前,术后10~15 d,出院当天,出院后2个月进行心理测试,对住院患者进行床旁测试,出院后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在治疗与护理合作程度、并发症、平均住院日、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喉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患者心理功能,减少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雷三菊;曹月香;刘秀贞;王喜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强化防脱管护理对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运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个体化强化防脱管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4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观察2组患者胃管留置期间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结果干预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饲患者置管期间,采用个体化强化防脱管护理,可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钟丽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后瓶口消毒与否的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护理操作寻找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拉环式塑料输液瓶200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病区治疗室内将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后不消毒直接在瓶口上采样,样本100瓶;对照组为在同一治疗室将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后用洁尔碘消毒瓶口,2 min后采样,样本100瓶。进行细菌培养,观察2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瓶口表面细菌生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环式塑料瓶按操作规程拉开瓶盖后无需消毒即可直接使用。
作者:代建华;赵德会;王婷婷;李海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功接受体外震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213例,随机分为2组,电话随访组108例和对照组105例,术后随访2年,观察2组术后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结果电话随访组健康知识知晓、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应用电话随访能有效减少结石的复发。
作者:王菊艳;肖志平;程凤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6例骶尾部Ⅳ度压疮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认为贯穿诊治过程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促进骶尾部Ⅳ度压疮患者的手术疗效,有效预防其术后复发。
作者:尤少艳;严晓鸥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