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武淑敏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护理
摘要:总结了79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心理护理、生命体征观察、引流管护理、高热护理等.认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配合精心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哮喘患儿出院后电话回访延续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对哮喘患儿进行电话回访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 将160例哮喘患儿依据入院先后次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80例,奇数纳入观察组,偶数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电话回访,对照组不进行电话回访.比较2组患儿中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门诊输液的时间、因哮喘住院的次数及时间、因哮喘在学校或幼儿园请假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门诊输液的时间、因哮喘住院的次数及时间、因哮喘在学校或幼儿园请假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责任护士电话回访,使出院患儿得到关怀和指导,真正做到了全程、优质、无缝隙护理服务,效果满意.

    作者:谢琴;王灿;余小莲;宋洁;周小辉;熊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强化护理对哮喘患儿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对哮喘患儿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使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强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激素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强化护理可增强患儿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成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 调查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05例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中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数据统计.结果 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成因主要包括吞咽障碍、留置胃管、年龄较大及能量消耗增加等.结论 早期对营养不良患者给予积极而正确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丽萍;丘艳红;潘秋河;朱映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8例急诊PCI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结了18例急诊PCI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急救配合过程,包括病情观察、急救治疗过程、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等.认为在早期疾病确诊的前提下,进行呼吸道管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等干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倪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4个月后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4个月后的结果显示是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郭凤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对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对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 将SAS量表和SDS量表评分相对较高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评分相对较低的患者40例为C组.3组患者均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B组再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实时记录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情况.结果 B组与A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负性心理,指导其积极面对手术及疾病,从而更早地恢复胃肠蠕动,促进营养恢复.

    作者:翁丽;肖智智;黄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VC-RI)的病原学分布情况以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8月~2012年1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法,按导管尖端是否培养出病原菌将导管相关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针对2组患者的置管部位、留置天数、导管型号、患者存在的基础疾病和输液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结果 86例患者中感染31例,55例未感染,感染率为36%.培养出致病菌54株,其中G+菌43株,占79.63%,G-菌10株,占18.52%;锁骨下静脉组感染率为20%,颈内静脉组感染率为35.6%,股静脉组感染率为70%,三组留置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天数≤7d组感染率为19.4%,8~14 d组感染率为41.7%,>14 d组感染率为52.6%,3组留置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型号4Fr组感染率为26.7%,5.5Fr组感染率为45%,7Fr组感染率为35.3%,3组导管型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外伤组感染率为53.6%,脑出血组感染率为38.5%,颅内肿瘤组感染率为24.4%,3组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营养液+输血组感染率为61.3%,输血组感染率为18.8%,静脉营养组感染率为35.7%,普通输液感染率为16%,四组输液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C-RI的主要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置管部位、导管留置天数、输液类型及患者的基础疾病为CVC-RI的危险因素,其中留置部位和输液类型为CVC-RI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凤梅;蔡益民;李玉莲;刘小明;张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症患者床边胃镜下放置鼻肠管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总结了重症患者床边放置鼻肠管的配合及护理体会,包括置管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置管成功后注意心理护理并妥善固定鼻肠管并予以规范的肠内营养等.认为气管切开患者床边胃镜下鼻肠管置管是危重患者不能送至胃镜室而又需要置管的一种经济、安全、有效、操作时间短,但成功率高的方法,护理人员良好的护理技术、热情和蔼的态度及与医生紧密的配合能有效提高鼻肠管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黄超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种鼻饲管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使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鼻饲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3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为研究组选用聚氨酯鼻饲管(PUR),32例为对照组选用普通硅胶鼻饲管.记录2组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PUR组误吸/吸入性肺炎、鼻饲管堵管及鼻粘膜损伤的发生率较普通硅胶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鼻饲患者腹胀、腹泻、代谢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氨酯鼻饲管减少了鼻粘膜损伤、误吸/吸入性肺炎、鼻饲管堵管等鼻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临床护理水平.

    作者:陈良娥;朱安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话随访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

    总结了对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定期电话随访的体会,认为电话随访延续健康教育,提供保健、康复、护理及生活指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护理计划,提高了出院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提出了电话随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电话随访,患者的家庭康复理念和保健意识普遍得到提高,使用支具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加强,能使正确的康复治疗手段得以顺利实施.

    作者:叶仲欢;卢尔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舒适组.普通组60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舒适组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以及舒适度上的差异.结果 舒适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1 d,明显短于普通护理组,主观舒适度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舒适护理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袁秋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饲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综述了鼻饲法的护理技术进展,分别从鼻饲法护理三方面进行总结,分别是鼻胃管置入方法:包括吞咽刺激置入法,导丝引导置入法;留管时间:包括常规硅胶管,复尔凯胃管以及经皮胃镜下胃造瘘管的留管时间;鼻饲管插入深度三方面进行研究.包括年龄、性别、疾病性质决定等分别进行论述.认为熟练掌握基础技术,有利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也有利于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革,使护理技术更贴近临床,更好地配合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孙希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和经鼻咽吸痰法的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和经鼻咽吸痰法的护理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18例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吸痰方式分为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组与经鼻咽吸痰组.在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咳嗽反射及吸痰量等方面对2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方面: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组明显低于经鼻咽吸痰组(P<0.05),咳嗽反射及吸痰量方面显著优于经鼻咽吸痰组(P<0.05).结论 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苏瑞婷;窦万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颈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结了33例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为预防早期并发症所采取的系统护理,主要包括处理食管返流、管理呼吸道、进行肌肉关节锻炼及保护截瘫部位皮肤等防止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各种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各项护理措施.认为对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的患者实施早期并发症系统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总结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护理,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的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认为通过重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可有效延长瘘管使用时间,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远期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易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辨证分型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护理

    总结了117例慢性肾衰患者经辨证分型后给予相应的中药煎剂进行保留灌肠的相关护理措施.认为使用中药保留灌肠可以延缓慢性肾衰进展,具有副作用少,价格低廉,耐受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苗木;刘迪;黄纳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护士对内科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力,大限度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对内科住院患者压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各种诱发压疮的危险因素,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治疗压疮.结果 压疮的危险因素除了有感知能力、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外,还有年龄、疾病因素、体温变化、管道压迫、应激等.结论 应加强护士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力,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李红娟;朱亚君;沙杰;吴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包括做好局部溃疡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认为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应迅速清创,早期使用足量的胰岛素和有效的抗生素并辅以积极的护理,促进伤口愈合.重视足部的局部用药及处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致残率,对糖尿病足得以顺利治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临床能力培养的启示

    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过程四方面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于促进护生向护士的转变和护生临床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提出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可以引进OSCE考试和借鉴其优点,认为该考试对高职护生临床能力培养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罗钟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种留置尿管固定方法在ICU患者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改良尿管固定法及高举平台尿管固定法两种方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ICU101例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随机数字分组,改良固定组54例,高举平台固定组47例,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从护理花费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胶带更换频率、尿道损伤、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这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种尿管固定方法在护理花费时间上无差异,但2组在胶带维持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尿道损伤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改良尿管固定法优于高举平台固定法,可以提高尿管固定依从性,减少相关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降低了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程念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