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3例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饮食护理

顾雪莲

关键词: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饮食指导
摘要:总结了饮食指导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措施.63例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蛋白质、能量、水盐、维生素及脂肪等各种形式营养素摄入的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认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进行有效的饮食指导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遗传门诊护理工作体会

    遗传门诊作为医院的新型窗口科室,遗传护士怎样做才能提高自身素质,使患者满意,使医院受益.本院对遗传门诊工作进行宣传和指导,加强医护人员素质教育,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建立患者隐私制度,提高法律意识及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及交际能力.认为遗传护理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服务意识,才能使遗传咨询工作得到良好发展,满足患者需求及科室的发展.

    作者:白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护理,出院时对2组病人的健康知识达标得分和住院病人满意度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达标得分和住院病人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贺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督导制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管理采用现场督导的方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督导组采用现场指导、跟班督导方式,改变以往每月每周固定检查项目的模式.结果 督导制实行后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核心制度、技术操作、护理记录较督导前临床科室护理质量有显著性提高(均P<0.01),开展护理督导工作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 通过护理质量督导后,可有效提高护理效能,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杨占华;黄萍;吴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哮喘患儿出院后电话回访延续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对哮喘患儿进行电话回访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 将160例哮喘患儿依据入院先后次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80例,奇数纳入观察组,偶数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电话回访,对照组不进行电话回访.比较2组患儿中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门诊输液的时间、因哮喘住院的次数及时间、因哮喘在学校或幼儿园请假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门诊输液的时间、因哮喘住院的次数及时间、因哮喘在学校或幼儿园请假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责任护士电话回访,使出院患儿得到关怀和指导,真正做到了全程、优质、无缝隙护理服务,效果满意.

    作者:谢琴;王灿;余小莲;宋洁;周小辉;熊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肾切除术后合并十二指肠瘘的护理体会

    本科收治了1例肾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0岁,因右肾多发性囊肿萎缩无功能于2012年2月16日行右肾切除术,术后第6天并发十二指肠瘘转普外科.患者高热、伤口红肿,部分糜烂,腹膜后引流管每日引流出胆汁样混浊黄色液体约1000 ml,全身营养状况差.查体:T:39.2℃,营养状况差,慢性消耗病容,心肺未及异常,右腰背部皮肤红肿糜烂,大量渗液,腹部无异常.治疗给予:①完全胃肠道外营养;②加强抗感染;③保护肺、肝、肾、胃肠等重要脏器功能,尤其防止肾功能衰竭极为重要.并于术后第24天行近端空肠造瘘+原切口清创术,双套管负压引流.

    作者:杜沛珍;李家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

    目的 运用满意度调查表来评价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患者出院当日向患者发放自制的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认真落实.结果 实验组出院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100%;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出院患者满意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可以提高健康教育落实的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生物敷料覆盖烧伤创面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49例生物敷料覆盖烧伤创面的临床护理经验,包括病情观察、生物敷料覆盖后的护理、生物敷料暴露后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认为生物敷料覆盖治疗烧伤创面能够促使患者运动功能的早日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予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是保证生物敷料覆盖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海英;曾郎平;麦秋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路径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采取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试验组按制定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结果 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郝玉琴;杨新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麻醉状态下吸痰对PACU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浅麻醉状态下吸痰对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寻找尽量减少对患者刺激的方法,提高吸痰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前病情评级(ASA)在Ⅰ~Ⅱ级的患者50例,按进入PACU编号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入PACU时在患者浅麻醉状态下吸痰,等患者苏醒后拔除气管导管;对照组患者苏醒后在拔除气管导管前后常规吸痰.观察比较2组患者吸痰前后、拔管前后血压、心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吸痰拔管时血压、心率均有升高,其它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吸痰拔管时血压、心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浅麻醉状态下吸痰,清醒后立即拔出气管导管能减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

    作者:洪黎霞;武冬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实施优质护理对骨科手术后发热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对手术后发热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骨科二病区20例术后发热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骨科一病区20例术后发热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体温变化及问卷调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及问卷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对骨科手术后发热患者有明显效果,应在骨科病房大力推广优质护理.

    作者:王玉英;赵璐;龚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颈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结了33例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为预防早期并发症所采取的系统护理,主要包括处理食管返流、管理呼吸道、进行肌肉关节锻炼及保护截瘫部位皮肤等防止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各种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各项护理措施.认为对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的患者实施早期并发症系统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强化护理对哮喘患儿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对哮喘患儿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使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强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激素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强化护理可增强患儿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定期随访对糖尿病患者体检和空腹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定期随访对糖尿病患者自觉体检和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于2010年~2011年期间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观察组定期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自觉体检率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在自觉实施体检率和血糖恢复正常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随访能够促使患者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有助于血糖达标,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茂彬;吴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4个月后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4个月后的结果显示是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郭凤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颈椎骨折术后并发食管瘘患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体会

    食管瘘是临床上少见的病症,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是临床治疗难点.据国外文献统计,食管瘘是食管癌手术后严重并发症,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32.5%[1],死亡率高达50%[2];食管瘘亦是颈椎前路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04%~0.25%[3].颈椎损伤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成为首选方式[4].现将本科治疗的1例颈椎前路术后并发食管瘘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1岁.重物砸伤致颈7椎体骨折并颈髓损伤,在全身麻醉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5天出现伤口红肿、疼痛、有渗液,自诉吞咽困难,当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伤口探查加置管冲洗引流术.

    作者:宋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爱必妥治疗31例头颈部肿瘤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使用爱必妥治疗31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严格掌握适应征、抢救药品的准备、使用护理、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等.本研究31例患者共输注181次爱必妥,治疗全程实施正确、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认为爱必妥作为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其正确的全程护理是使用爱必妥的关键.

    作者:肖建红;陆嘉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8例再次静滴青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总结了18例再次静滴青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敷体会,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严格行皮肤过敏试验、严密观察、积极做好抢救准备、执行“三同一”制度及心理护理等.认为护士在应用青霉素过程中要耐心听取患者主诉,细心观察,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抢救,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赵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8例急诊PCI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结了18例急诊PCI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急救配合过程,包括病情观察、急救治疗过程、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等.认为在早期疾病确诊的前提下,进行呼吸道管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等干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倪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长时间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报告

    我国每年有50多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心肺复苏时间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如果在心跳停止4 min内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50%.如果心跳停止后10 min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几率不到1%.在国内报道院内复苏成功率一般在10%~20%,而院外更低,资料统计成功率在1.2%~1.4%[1],远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的原因除了发达国家医学技术和医学设备较高外,与其注重广大群众的急救、自救意识培训是分不开的.现有l例长时间心搏骤停患者在医务人员电话指挥中抢救成功的案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秋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造成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结了6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包括做好心理疏导、提高手术技术、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等.认为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针对精神障碍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等,是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