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目的 比较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和经鼻咽吸痰法的护理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18例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吸痰方式分为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组与经鼻咽吸痰组.在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咳嗽反射及吸痰量等方面对2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方面: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组明显低于经鼻咽吸痰组(P<0.05),咳嗽反射及吸痰量方面显著优于经鼻咽吸痰组(P<0.05).结论 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苏瑞婷;窦万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综述了近年来留置鼻胃管的固定方法.包括改良胶布固定法、新型胶布及敷贴固定法、绷带固定法、棉绳及棉纱带固定法、一次性医用材料固定法、自制固定带法.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合适的留置鼻胃管的固定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留置鼻胃管的并发症.
作者:黄玉玲;朱继贤;郭继红;卢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班级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30例在本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成一个班级化团体,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班级化管理护理.干预前、干预后分别采用自尊量表其进行评定,比较干预前后自尊分数得分情况.结果 班级化管理后患者的自尊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班级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
作者:庄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价,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实验组)和普通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支持性心理护理、行为护理、认知疗法等项目,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HAMD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BI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秦彩素;查继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在健康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来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受检者120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开展优质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比较2组的服务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 试验组服务满意度(85.33%)和健康教育知晓率(8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服务满意度(60.67%)和健康教育知晓率(64.83%).结论 体检中心开展优质服务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龚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循证护理提高老年男性患者导尿的安全性.方法 寻找并确立影响2010年本院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对2011年79例老年男性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2010年和2011年2组患者发生的导尿安全问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11年导尿各项安全问题都有明显下降,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促进了患者疾病的转归.结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工作方法,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护理工作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兰英;张颖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管理采用现场督导的方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督导组采用现场指导、跟班督导方式,改变以往每月每周固定检查项目的模式.结果 督导制实行后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核心制度、技术操作、护理记录较督导前临床科室护理质量有显著性提高(均P<0.01),开展护理督导工作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 通过护理质量督导后,可有效提高护理效能,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杨占华;黄萍;吴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6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包括做好心理疏导、提高手术技术、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等.认为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针对精神障碍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等,是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灌流联合高压氧救治重症催眠镇静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重症催眠镇静类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处理后行血液透析灌流治疗,观察组在行血液透析灌流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意识清醒恢复时间、呼吸抑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意识清醒恢复时间,呼吸抑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其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重症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患者给予血液透析灌流联合高压氧治疗能迅速有效减轻中毒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33例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为预防早期并发症所采取的系统护理,主要包括处理食管返流、管理呼吸道、进行肌肉关节锻炼及保护截瘫部位皮肤等防止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各种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各项护理措施.认为对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的患者实施早期并发症系统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舒适护理模式在150例宫颈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分别从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
作者:杨亚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时安全性威胁的多种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外在因素等,认为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使得患儿避免发生意外损伤,所以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时辅以相应措施避免发生损伤的方法简单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黄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运用满意度调查表来评价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患者出院当日向患者发放自制的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认真落实.结果 实验组出院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100%;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出院患者满意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可以提高健康教育落实的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经血管球囊扩张术联合使用溶栓药物等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25例患者,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护理要点包括:治疗基础疾病、做好手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疗效,尽可能保持患者舒适及患肢适宜温度,促进患肢康复.
作者:张秀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表格式记录在规范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的重要作用.方法 建立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及职责,院感科针对加强科室成员业务培训、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的监测等方面制订了《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进一步规范了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服务内涵.结果 表格式记录明确规范了临床院感小组工作内容,灵活、方便,减少了传统记录的繁琐,为临床工作人员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同时提高了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临床各项院感相关制度落实到位,有记录可查.结论 充分发挥了表格式记录在增强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管理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使小组成员可以掌握各科院感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趋势,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胰腺炎病人院外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本科住院的60例复发性胰腺炎病人进行调查,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200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诊断标准.结果 46岁以上、男性、文化程度低的病人院外饮食的依从性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病人饮食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知识缺乏、心理因素、情绪、烟酒嗜好、家庭因素.结论 从心理、家庭、社会等方面入手,加强胰腺炎病人饮食管理,可减少胰腺炎的复发.
作者:陈素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包括做好局部溃疡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认为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应迅速清创,早期使用足量的胰岛素和有效的抗生素并辅以积极的护理,促进伤口愈合.重视足部的局部用药及处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致残率,对糖尿病足得以顺利治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小儿尿布疹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产生尿布疹的原因主要有尿片更换不及时、便后清洗不及时、臀部潮湿、尿布吸水性差、pH改变及混合感染等.护理对策包括:勤清洗、使用一次性尿布、勤把尿及母乳喂养等.认为找出小儿尿布疹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预防小儿尿布疹.
作者:杨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硬膜外血肿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4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的GOS预后良好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可以提高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锦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某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探讨社区对老年人实施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 采取主动入户问卷调查法对631名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2.9%、2周患病率58.6%;心理和精神状态不良的比例约占调查老年人群的28.8%,主要反映情绪低落和忧郁(84.2%)这两种感觉上.结论 对老年人多给予关心、关怀,进行慢性病控制和康复服务是护理干预的重要方面.
作者:何小珍;陈美珍;尤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