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造成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李玉娟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 精神障碍, 护理
摘要:总结了6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包括做好心理疏导、提高手术技术、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等.认为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针对精神障碍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等,是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芒硝外敷联合大承气汤颗粒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总结了40例芒硝外敷联合大承气汤颗粒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措施与体会.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在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护胃、抑制胰酶分泌、解痉止痛、抗感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芒硝外敷、大承气汤颗粒剂胃管注入或口服和灌肠联合治疗.认为芒硝外敷联合大承气汤颗粒剂胃管注入或口服和灌肠治疗能促进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恢复,且芒硝及大承气汤颗粒剂易得,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陆月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定期随访对糖尿病患者体检和空腹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定期随访对糖尿病患者自觉体检和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于2010年~2011年期间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观察组定期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自觉体检率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在自觉实施体检率和血糖恢复正常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随访能够促使患者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有助于血糖达标,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茂彬;吴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种鼻饲管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使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鼻饲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3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为研究组选用聚氨酯鼻饲管(PUR),32例为对照组选用普通硅胶鼻饲管.记录2组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PUR组误吸/吸入性肺炎、鼻饲管堵管及鼻粘膜损伤的发生率较普通硅胶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鼻饲患者腹胀、腹泻、代谢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氨酯鼻饲管减少了鼻粘膜损伤、误吸/吸入性肺炎、鼻饲管堵管等鼻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临床护理水平.

    作者:陈良娥;朱安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rhGH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rhGH(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8例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男性患儿按注射顺序依次排号,按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惠儿注射前不良心理状况、注射中疼痛反应、患儿及患儿家属在注射rhGH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注射前不良心理状况及注射中疼痛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及患儿家属在注射rhGH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rhGH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时针对性地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使患儿感受到舒适与关怀,明显降低患儿的恐惧、紧张程度,使其主动配合操作.此外,还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患儿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志女;李昃;谢秀珍;黄娟;李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成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 调查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05例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中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数据统计.结果 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成因主要包括吞咽障碍、留置胃管、年龄较大及能量消耗增加等.结论 早期对营养不良患者给予积极而正确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丽萍;丘艳红;潘秋河;朱映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哮喘患儿出院后电话回访延续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对哮喘患儿进行电话回访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 将160例哮喘患儿依据入院先后次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80例,奇数纳入观察组,偶数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电话回访,对照组不进行电话回访.比较2组患儿中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门诊输液的时间、因哮喘住院的次数及时间、因哮喘在学校或幼儿园请假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门诊输液的时间、因哮喘住院的次数及时间、因哮喘在学校或幼儿园请假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责任护士电话回访,使出院患儿得到关怀和指导,真正做到了全程、优质、无缝隙护理服务,效果满意.

    作者:谢琴;王灿;余小莲;宋洁;周小辉;熊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留置肛管负压引流法在ICU稀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中危重患者大多使用广谱抗菌素,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重症感染、颅脑外伤等应激状态下,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容易受损,从而使得大便失禁发生率高[1].故腹泻、稀便失禁在ICU危重患者很常见,护理此类患者费时费力,更重要的是稀便刺激患者肛门周围皮肤,加之多次清理大便,清洗肛周皮肤,易引起皮肤潮红、水肿、糜烂,甚至溃疡.这不仅增大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还给护理工作增加难度.本科在工作中探索出来一种新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娟;黎爱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假性动脉瘤伴赘生物合并脑动脉瘤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

    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很低,往往由外伤、感染、吻合口缝线断裂、既往主动脉手术插管引起[1].由于某种原因,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CT和动脉造影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假性动脉瘤易于破裂并伴有致命的并发症,包括心脏压塞、破入纵膈、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声带麻痹和疼痛等.脑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为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突起,好发于脑底大动脉上,常伴管壁结构的薄弱和缺损,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及发展有关[2].本科2012年6月收治1例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赘生物形成合并脑动脉瘤术后的患者,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父母对2~3岁幼儿采取坚持性教养态度对其性格形成的研究

    目的 探讨父母对2~3岁幼儿采取坚持性的教养态度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为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佛山市高明区居住的干部、工人和农民家庭,以主要由父母照顾的2~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的方法,就父母对其子女坚持性的教养态度及其性格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的是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SAS统计软件包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1名2~3岁幼儿中,父母对幼儿坚持性教养态度的差异,父亲和母亲在采用接纳、拒绝及鼓励成功等教养态度方面以及父母对幼儿坚持性的教养态度与其性格的形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父母的文化素质,改善父母对待幼儿坚持性不良的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性格形成及健康心理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郭红英;区大刚;伍守翠;郭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症脑膜脑炎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83例重症脑膜脑炎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严密动态观察患儿病情、一般护理、高热护理、呼吸道管理、惊厥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等综合、系统措施.认为科学、精心、细致、系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提高小儿重症脑膜脑炎的临床疗效,减少后遗症.

    作者:梁福兰;曾念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沙市护士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现状及需求意愿的研究

    目的 描述长沙市护士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现状和对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需求情况.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15家综合性医院的797名护士用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士卫生法律法规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①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78,重测信度显示5个分问卷的相关系数在0.878~0.970之间,总分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977,说明问卷在总体上有较好的稳定性.②护士皆认为目前有必要学习卫生法律法规;想要学习的和与护士工作关系密切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依次为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精神药品与麻醉药品管理条例;护士现有的法律知识获得途径多的为发放知识手册,其次为新闻媒体、专题讲座、自学;认为对提高法律知识有帮助的方法依次为专题讲座、发放知识手册、新闻媒体、自学、其他.结论①从整体上来说长沙市护士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偏低.②参加法律培训的时间、职称、高学历、年龄是影响护士常用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总分的重要相关因素,尤其是参加法律培训的时间;提示通过法律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法律知识水平.

    作者:李志辉;曾慧;王平;康佳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督导制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管理采用现场督导的方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督导组采用现场指导、跟班督导方式,改变以往每月每周固定检查项目的模式.结果 督导制实行后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核心制度、技术操作、护理记录较督导前临床科室护理质量有显著性提高(均P<0.01),开展护理督导工作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 通过护理质量督导后,可有效提高护理效能,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杨占华;黄萍;吴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翻修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总结了18例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加强心理护理,熟悉患者病情,防治感染,预防髋关节脱位及早期康复训练等,认为全髋关节翻修术术前及术后护理,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预防假体脱位和早期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翻修术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方贤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DCA循环在提高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在提高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静脉输液管理干预,并通过患者健康教育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与静脉输液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药物知识及不良反应、输液前中后注意事项、行动不便及出现不适和输液异常时的应对方法)及满意度方面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作者:黄允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班级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班级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30例在本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成一个班级化团体,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班级化管理护理.干预前、干预后分别采用自尊量表其进行评定,比较干预前后自尊分数得分情况.结果 班级化管理后患者的自尊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班级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

    作者:庄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2年2月~2012年5月在儿科住院患儿为调查对象,采取满意程度调查表进行相关调查,在入院接诊、知晓责任护士、护理技术、用药及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以及护士被患儿及家属点名表扬人数等方面,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在入院接诊、知晓责任护士、护理技术、用药及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方面得分逐月递增,护士被患儿及家属点名表扬人数逐月增加,满意度逐月提高.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切实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护士自我价值,降低护理风险,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钟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临床能力培养的启示

    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过程四方面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于促进护生向护士的转变和护生临床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提出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可以引进OSCE考试和借鉴其优点,认为该考试对高职护生临床能力培养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罗钟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强化护理对哮喘患儿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对哮喘患儿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使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强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激素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强化护理可增强患儿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气管导管引导置胃管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气管导管引导置胃管法在已用气管导管建立人工气道的情况下快速、有效置胃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时间将52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气管导管引导置胃管法,对照组采用给传统的昏迷患者置胃管法,为已有气管导管的患者置胃管,评价2组患者置胃管一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置胃管一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气管导管引导置胃管法能快速、一次成功地将胃管置入胃内,避免反复置管给患者造成损伤和并发症,并能有效节省抢救时间.

    作者:万方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神经纤维瘤累及喉部的护理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全身性神经外胚叶异常性疾病[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将其分为3型:(1)周围型(NF-1),以大量皮下神经瘤及多发性皮肤咖啡斑为特点;(2)中央型(NF-2),以颅和椎管内多发性神经根的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脑脊髓实质及其膜的肿瘤为特点;(3)内脏型,以神经节神经母细胞和神经鞘膜瘤为主,累计内脏和自主神经[2].本科于2012年7月16日射频消融手术治疗1例喉部神经纤维瘤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娅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