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球囊扩张术联合溶栓疗法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体会

张秀霞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球囊扩张术, 溶栓, 护理
摘要:总结了经血管球囊扩张术联合使用溶栓药物等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25例患者,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护理要点包括:治疗基础疾病、做好手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疗效,尽可能保持患者舒适及患肢适宜温度,促进患肢康复.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护士对内科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力,大限度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对内科住院患者压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各种诱发压疮的危险因素,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治疗压疮.结果 压疮的危险因素除了有感知能力、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外,还有年龄、疾病因素、体温变化、管道压迫、应激等.结论 应加强护士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力,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李红娟;朱亚君;沙杰;吴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4个月后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4个月后的结果显示是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郭凤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服务在健康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在健康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来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受检者120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开展优质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比较2组的服务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 试验组服务满意度(85.33%)和健康教育知晓率(8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服务满意度(60.67%)和健康教育知晓率(64.83%).结论 体检中心开展优质服务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龚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增强新生儿蓝光治疗安全性护理的分析体会

    总结了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时安全性威胁的多种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外在因素等,认为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使得患儿避免发生意外损伤,所以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时辅以相应措施避免发生损伤的方法简单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黄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8例再次静滴青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总结了18例再次静滴青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敷体会,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严格行皮肤过敏试验、严密观察、积极做好抢救准备、执行“三同一”制度及心理护理等.认为护士在应用青霉素过程中要耐心听取患者主诉,细心观察,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抢救,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赵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防压疮小气垫圈的制作与应用

    本院是一所综合性省级老年医院,住院病人平均年龄在65周岁以上,且卧床病人多,在临床上除加强定时翻身、应用医用气垫床、医用气垫圈外,医用气垫圈规格38#:内径123~143 mm,外径(380±5)mm;40#:内径124~144 mm,外径(400±5)mm,对一些骨突部位(如枕部、耳廓、外踝部、足跟部等)仍存在潜在压疮危险,以往常用医用棉花、海绵、医用绷带制作成小垫圈,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变形变硬.笔者改用橡胶医用胶管制作小气垫圈,在加强定时翻身的同时,应用于长期卧床病人,对预防特殊骨突部位压疮得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江发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应用循证护理提高老年男性患者导尿的安全性

    目的 通过循证护理提高老年男性患者导尿的安全性.方法 寻找并确立影响2010年本院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对2011年79例老年男性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2010年和2011年2组患者发生的导尿安全问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11年导尿各项安全问题都有明显下降,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促进了患者疾病的转归.结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工作方法,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护理工作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兰英;张颖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室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安全管理与职业防护.方法 在肿瘤科科内建立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室,配备防护设备和物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化疗药物配制操作方法,规范处理废弃物.结果 肿瘤科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管理后,未发生1例与化疗药物相关的职业伤害及环境污染,化疗药配置相关的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从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管理前2011年7~12月的0.00263%下降为2012年1~6月的0.00036%.结论 肿瘤科科内建立化疗药物配置室,对化疗药物实行集中配置管理模式提高了化疗药物的配制质量,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加强了配制人员的职业防护.

    作者:谌科霞;叶政君;雷光峰;谈菊华;易芳;陈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气管导管引导置胃管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气管导管引导置胃管法在已用气管导管建立人工气道的情况下快速、有效置胃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时间将52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气管导管引导置胃管法,对照组采用给传统的昏迷患者置胃管法,为已有气管导管的患者置胃管,评价2组患者置胃管一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置胃管一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气管导管引导置胃管法能快速、一次成功地将胃管置入胃内,避免反复置管给患者造成损伤和并发症,并能有效节省抢救时间.

    作者:万方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长时间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报告

    我国每年有50多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心肺复苏时间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如果在心跳停止4 min内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50%.如果心跳停止后10 min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几率不到1%.在国内报道院内复苏成功率一般在10%~20%,而院外更低,资料统计成功率在1.2%~1.4%[1],远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的原因除了发达国家医学技术和医学设备较高外,与其注重广大群众的急救、自救意识培训是分不开的.现有l例长时间心搏骤停患者在医务人员电话指挥中抢救成功的案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秋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价,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实验组)和普通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支持性心理护理、行为护理、认知疗法等项目,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HAMD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BI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秦彩素;查继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留置鼻胃管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综述了近年来留置鼻胃管的固定方法.包括改良胶布固定法、新型胶布及敷贴固定法、绷带固定法、棉绳及棉纱带固定法、一次性医用材料固定法、自制固定带法.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合适的留置鼻胃管的固定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留置鼻胃管的并发症.

    作者:黄玉玲;朱继贤;郭继红;卢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芒硝外敷联合大承气汤颗粒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总结了40例芒硝外敷联合大承气汤颗粒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措施与体会.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在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护胃、抑制胰酶分泌、解痉止痛、抗感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芒硝外敷、大承气汤颗粒剂胃管注入或口服和灌肠联合治疗.认为芒硝外敷联合大承气汤颗粒剂胃管注入或口服和灌肠治疗能促进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恢复,且芒硝及大承气汤颗粒剂易得,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陆月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在经桡动脉行造影术的实施与体会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4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2例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102例将健康教育路径引入到临床护理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全程、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达标率及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运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中,能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士的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杨明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自2012年1月本科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套服务措施.结果 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提高,医患、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质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并且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春云;陈燕珠;李霞;林天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种鼻饲管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使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鼻饲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3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为研究组选用聚氨酯鼻饲管(PUR),32例为对照组选用普通硅胶鼻饲管.记录2组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PUR组误吸/吸入性肺炎、鼻饲管堵管及鼻粘膜损伤的发生率较普通硅胶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鼻饲患者腹胀、腹泻、代谢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氨酯鼻饲管减少了鼻粘膜损伤、误吸/吸入性肺炎、鼻饲管堵管等鼻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临床护理水平.

    作者:陈良娥;朱安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旨在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将146例口服拉米夫定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健康教育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认知行为干预等护理措施,定期复查.比较2组患者1年后(肝功能、乙肝病毒DNA数量、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 健康教育护理组对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及HBeAg,HBV-DNA,HbeAg/抗-HBe及ALT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其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钱京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1000例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气管内插管前的用物及患者准备,插管诱导期及插管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全麻手术中及苏醒期的护理配合等.认为经过仔细的术前准备、麻醉护士的积极配合,麻醉医师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地完成气管内插管,提高气管内插管的质量,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鹏;舒惠萍;胡佳佳;李淼;刘闪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膝关节镜手术循证护理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9月~2012年2月本院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行循证护理配合手术;另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1年8月本院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79例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膝关节镜手术配合.对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循证护理更利于膝关节镜手术顺利开展,能减少膝关节镜手术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高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焦虑状况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做调查,了解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焦虑情绪障碍的特点,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980例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在933例调查对象中,11.6%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焦虑情绪障碍.(2)不同精神、职业、症状、睡眠、文化程度、食量、总胆红素组别的调查对象SAS总分均数存在差异.(3)由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SAS总分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精神、职业、症状、睡眠、文化程度、食量.结论 (1)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焦虑情绪障碍发生率达11.6%,值得关注.(2)在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精神差、无业失业者、农民、工人、症状重、睡眠障碍、低学历、食量异常(<2两/餐或>6两/餐)、黄疸的人群SAS总分均数得分较高,门诊医护人员有必要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焦虑的筛查和干预.

    作者:邹艳波;蒋冬梅;曾烂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