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复方丹参存在配伍禁忌

曹爱华

关键词:
摘要:氧氟沙星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抗生素,常与其它药物配伍静脉滴注给药,目前医院的药物配伍禁忌表上没有氧氟沙星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状况.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先锋铋、达诺新)、复方丹参有时出现白色浑浊,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7例),分别采用清肝冲剂和干扰素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病毒学等项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9%,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功能3项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8%、40%.结论:提示清肝冲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建杰;王灵台;任进余;高月求;卓蕴慧;乐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会阴侧切口皮内连续缝合100例效果观察

    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1年1月对100例患者采用会阴侧切口皮内缝合法,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周敏;王敏;赵淑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倍它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各种原因的心脏疾患均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尽管传统观念认为心力衰竭禁用β-受体阻断剂,但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阻滞交感神经系统的慢性激活仍是临床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β-受体阻滞剂具有负性肌力作用,传统认为是一组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药物而不是治疗心力衰竭.从90年代以来的一些实验证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血压,减低左室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减慢心率,减少心脏氧耗,故我们选择倍它乐克治疗充血心性心力衰退竭.

    作者:许岭;纪红梅;刘飞;鲁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立止泻治疗感染性腹泻30例临床观察

    本文应用立止泻治疗感染性腹泻3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立止泻组30例为观察组,思密达组30例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例.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其中<1岁10例占33.3%,1-3岁15例占50%,<5岁5例占16.6%.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其中<1岁9例占30%,1-3岁16例占53.3%,<5岁5例占16.6%.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停用抗生素用立止泻剂量为100-200mg/kg/日,3次/日口服.思密达为300-400mg/kg/日,3次/日口服,同时根据水电解质失衡情况进行补液.

    作者:孙岩;孙岗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1385例急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我院1991年至2000年共收治1385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均诊断标准,现分析如下.

    作者:岳云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盘龙七片治疗四肢创伤360例观察

    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陕西盘龙七片治疗四肢创伤360例,对消肿、骨折愈合方面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礼德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利复星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复星和头孢氨苄胶囊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80例,口服利复星与头孢苄胶囊治疗,利复星组100例,头孢氨苄胶囊组80例,治疗期为7-10d.治疗前后进行临床和细菌学检查,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估.结果:利复星组总有效率为87%,头孢氨苄胶囊组81.3%;细菌转阴率分别为80.5%和76.8%.结论:利复星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有效,疗效优于头孢苄胶囊.

    作者:谢宇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两种长效β2-受体激动气雾剂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

    目的:观察两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气雾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开放随机A组氟莫特罗(formoterol)及B组沙美特罗(salmeterol).共34例哮喘患者FEV1.0呈可逆反应改善率≥15%,年龄18-65岁.氟莫特罗9 ug/喷,每12小时1次:沙美特罗50μg/喷,每12小时1次.并于治疗前、5、15、30分钟及1周做肺功能.选FEV1.0及PEFR为观察指标.结果:A组治疗前FEV1.0为1.65±0.44,治疗后5、15、30分钟及1周分别为:2.01±0.57、2.12±0.57、2.18±0.61、2.12±0.51.PEFR治疗前为3.16±1.82,治疗后5、15、30分钟及1周分别为:3.85±1.53、4.36±1.85、4.71±2.39、4.63±2.10.B组,FEV1.0治疗前1.65±0.31,治疗后5、15、30分钟及1周分别为:1.70±0.30、1.93±0.42 、2.10±0.37、2.02±0.46.PEFR治疗前为2.92±1.14,治疗后分别为:2.99±0.92、3.66±1.27、4.14±1.41、4.00±1.94.经统计学处理后,A组FEV1.0治疗前与5分钟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参数15、30分钟及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本实验证明这两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气雾剂可以明显改善哮喘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参数.且剂量小,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给药次数少,方便患者,减少因漏吸而夜间发作.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依从性,适用于临床.

    作者:王艳霞;刘法永;刘文莉;王丹琪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上颌窦癌误诊为三叉神经痛和干酪性上颌窦炎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0岁.无任何诱因出现阵发性右耳痛,同侧头、眼、面部及上颌牙痛5个月.在当地医院曾按三叉神经痛给予对症治疗,症状缓解.2个月后出现左侧鼻塞,少量反复鼻腔出血,流黄脓涕,给予左侧上颌窦穿刺,洗出多量白色干酪性物,并诊断为干酪性上颌窦炎,经抗炎理疗,病情不见好转,遂来诊.检查:全身情况尚好.

    作者:尤宝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思美泰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62例临床分析

    思美泰(腺苷蛋氨酸)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国内已有报道,但在不同类型的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其疗效是有差别的,现将我院从2000年4月-2001年2月应用思美泰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林治辉;张吉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护理工作与医疗纠纷

    当前医疗纠纷已成为困扰医院的重大问题,医疗纠纷的发生与护理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结合几起医疗纠纷从护理角度分析非差错事故性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鲁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甲硝唑63例临床观察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年来施行下段剖宫产术后联合使用抗需氧菌抗生素与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63例为用药组,未联合使用甲硝唑的为对照组63例.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赵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盐酸肾上腺素在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附32例分析)

    我科于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对32例住院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应用盐酸肾上腺素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庞桂香;郑冬梅;白容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谈日本与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

    日本目前综合大学开设的医学部(如:京都大学医学部)和独立称为医科大学(如:关西医科大学)的总数有80所,其中国立43所、公立8所、私立29所.日本国内及在国际著名的两所医科大学是关东地区的东京大学医学部和关西地区的京都大学医学部.

    作者:谢桂岚;李志祥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气管支气管异物95例分析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危急症之一.多发生于儿童.为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发病特点,笔者就本市人民医院近8年来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中有资料可查的95例病人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血清过氧化脂质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血清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测定,了解机体自由基与一些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对部分健康人群和临床病例进行了检测和实验观察.结果:138例健康人测定LPO,男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50岁以内和50岁以上的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LPO测定值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说明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减弱.LPO的升高可促进人体衰老,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赖泽仁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胃去动脉术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大出血8例报告

    急性胃粘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 , AGML)是当机体遇受各种应激性因素(如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大手术、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作用时,胃粘膜的急性损害,发生应激性溃疡.一旦并发大出血,内科治疗往往比较困难,大约10%-15%的患者需手术治疗,而传统的单纯出血点缝扎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等止血效果不满意.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胃去动脉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AGML大出血8例,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均较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秉军;林旷德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克喘素与氨茶碱同服致严重腓肠肌痉挛2例

    克喘素属拟肾上腺素类β2受体激动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与老慢支患者,氨茶碱属茶碱类抗喘药,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二者均有较好的抗喘疗效,故临床上比较常用.前者临床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微头痛,头晕,动脉血压升高,手指震颤,心率增快等.后者临床常见有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中枢兴奋症状如烦躁失眠等不良反应.两者均无导致腓肠肌痉挛的不良反应.笔者临床偶遇2例因克喘素与氨茶碱同服导致严重腓肠肌痉挛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高爱民;张琦;孙振;张丽娟;李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复方丹参存在配伍禁忌

    氧氟沙星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抗生素,常与其它药物配伍静脉滴注给药,目前医院的药物配伍禁忌表上没有氧氟沙星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状况.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先锋铋、达诺新)、复方丹参有时出现白色浑浊,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经口-软腭入路中下斜坡巨大脊索瘤切除1例护理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以头痛50天,加重伴伸舌不利40天之主诉入院.查体: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双瞳孔及眼球运动无异常,双鼻唇沟对称,面部感觉正常,伸舌不能,舌肌萎缩,有粗颤,舌后1/3及咽后壁感觉减退,发音困难,闭目行走不稳,颈强直.心、肺、腹无异常,肢体感觉及运动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李润香;李小怡;贺慧兰;邢娟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