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吞咽性心律失常的几个问题

段君创;段亚妮

关键词:
摘要:吞咽诱发的心律失常,自1906年Mackengie首次报告以来,截止笔者1988年报道的吞咽诱发的心律失常2例,全世界共报道了18例[1],其中国内共11例,本文试就本症的临床有关问题作粗浅讨论,旨在提高对本症的认识.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庆余救心丸加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临床疗效观察

    庆余救心丸及银杏叶片是中药制剂,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为了观察它们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作者对7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并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欧小玲;林廷塔;戴建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临产孕妇的心理观察及护理

    当临产孕妇进入产房时,对产房的环境、设备都处于恐惧状态,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

    作者:马吉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附33例报告)

    我们于1999年2月起应用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3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所有哮喘患儿均来自本院呼吸门诊(儿科).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订标准[1].其中男26例,女7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长8年,短8个月,平均2.4年.轻度9例,中度21例,重度3例.33例中27例为首次使用气雾剂,4例原吸入必可酮气雾剂因药效不理想而换用普米克气雾剂.

    作者:徐会荣;谭心海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静脉补钾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钾是维持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维持细胞内渗透压与水的动态平衡的重要电解质.机体内钾离子浓度改变,细胞内外渗透压便发生变化.它不仅影响水的分布,同时机体内会出现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在静脉补钾的治疗过程中,护士应正确操作,及时巡视,严密观察.现就几年来临床补钾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艳娜;刘清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三效明胶海绵预防拔牙后干槽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干槽症为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尤以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多见.1999年3月-2000年3月期间,笔者用自制三效明胶海绵预防拔牙后干槽症,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郭家平;符旭东;余小平;王虎中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痛风消洗剂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痛风消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类似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全面检测,用TLC法对本品的苦参和黄柏三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TLCS法对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定性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完全,易于鉴别;含量测定方法大黄素线性范围为0.1~0.7μg,平均回收率99.89%,RSD=1.08%(n=6).结论:本文所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马克坚;孟芹;张玲忠;吴生元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肺癌组织中CD44v6 mRNA 和nm23H1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44v6 mRNA和nm23H 1 mRNA表达与肺癌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CSA(catalyzed signal amplification )方法,检测65例肺癌组织中CD44v6 mRNA和nm23H1 mRNA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随访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肺癌中CD44v 6 mRNA和nm23H1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2%和49.2%.CD44v 6 mRNA高表达和nm23H1 mRNA低表达均与肺癌P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肺癌CD44v 6 mRNA表达与nm23H1 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肺癌中CD44v 6 mRNA表达与nm23H1 mRNA表达具有密切关联性,两者均可作为预测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谷化平;尚培中;刘艳茹;倪灿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流产受术者的心理护理

    流产手术者分别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分析如下.1 心理状态分析1.1 恐惧心理,是受术者突出的心理.主要怕痛、怕出血.表现出紧张、畏缩不知所措,特别是对器械的碰撞声,吸引器械声更为敏感 .此时易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

    作者:黄桂香;黄卉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合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现将合霜的制备和临床应用总结如下.1 仪器及试药1.1 仪器 UV-26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1.2 试药氯霉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霜(濮阳市人民医院制剂室);95%乙醇、氯仿等均为分析纯.

    作者:韩石蕊;梁爱芳;郭社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尿液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中白细胞数结果分析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在化验室里被广泛应用,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方便.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尿液干化学分析白细胞显示程度与尿沉渣检有一定差别,因此本文将3500例门诊患者尿常规检验并沉渣显微镜检验的结果进行报告,现报告如下.

    作者:初爱秋;吕家庆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克痒舒制备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以出膏率、苦参碱含量、小檗碱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媒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克痒舒工艺进行研究,为优选该制剂的生产工艺提供了依据.

    作者:徐国兵;汪海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焦虑症时降压疗效的观察

    目的:通过对伴焦虑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抗焦虑治疗,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方法:将54例伴有焦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2组,第1组给予洛丁新降高血压治疗8周,第2组同步加用抗焦虑药物黛力新.结果:8周后,二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58.33%和86.67%.结论:经过抗焦虑治疗,可显著提高常规降压药物对伴焦虑症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作者:陈启稚;叶志荣;杨菊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诊手术患者肝炎病毒携带特点及预防措施

    目的:阐明急诊手术患者(急诊患者)肝炎病毒携带特点以探讨其预防方法.方法:以ELISA法检测157例急诊患者HBsAg,HBeAg、抗-HBe和抗-HCV,以285例非急诊手术患者(非急诊患者)为对照组,对其HBV和HCV携带特点进行比较.结果:急诊患者12.1%(19/157)HBsAg阳性,非急诊患者为16.1%(46/285);急诊HBsAg阳性患者21.1%(4/19) HBeAg阳性,非急诊患者为23.9%(11/46).急诊患者的HBsAg阳性率在不同病种间无显著性差异.3.2%(5/157)急诊患者抗-HCV阳性,其阳性率与HBsAg是否阳性无关.结论:急诊患者中同时存在HBV和HCV携带者,其传染源尚无有效的识别方法.因此,将所有急诊手术患者都视为肝炎病毒的传染源,其血液都视为有传染性,手术中对其都采取血液、体液隔离措施,是预防肝炎病毒经急诊手术传播的可取方法.

    作者:宫丽莉;杨双旺;石海明;肖蔚;但文富;孙佩;解放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药物热12例临床分析

    药物热是因使用药物而引起的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本文对我科近2年来发生的12例药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药物与发热的关系,以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及防范.

    作者:张继美;曹国樑;余珊;李袆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髌骨单纯性骨囊肿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于1990年12月跌伤后,右膝关节疼痛,逐渐加重半年余,走路发软,时有响声,经治疗无效.以后发现膝部有指头大小之肿块,质硬逐渐肿大,故来我院诊治.查体: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脏正常,肝脾未扪及,右髌骨处有一硬性肿块,触之活动,无压痛,生理反射存在,浮髌试验阴性,血常规正常.X线检查:髌骨呈圆形,囊状透光区内有数条骨嵴分隔,使病灶呈肥皂泡沫状改变.髌骨内侧及前方骨皮质菲薄,破坏区内无筋化或骨化点,周围无硬化征,髌骨稍膨大.右膝关节凹凸不平,伴增生硬化.X线诊断:右髌骨巨细胞瘤.手术所见:髌骨开窗,咖啡色粘液流出约10ml,髌骨内有数个骨性间隔,行刮骨清除取新鲜骨粉碎后植入病灶内,闭合伤口,石膏固定.病理检查:镜下见囊壁组织由骨及纤维组织构成,囊内可见陈旧性出血,病理诊断:右髌骨单纯性骨囊肿.

    作者:阿布都闵苏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贮雾器在支气管哮喘大发作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往往发作较急,且在夜间多发,以老年人多见.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导致严重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林水平;阿仙古丽;卢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把握各种关系,促进事业发展

    妇幼保健院作为妇幼保健工作的职能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被一些份量较重、难度较大的问题所困惑.笔者认为,要想促进事业的不断发展,应当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关系.总结如下.

    作者:杨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铂乐宁预防顺铂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观察

    我院从1997年至1998年,应用铂乐宁预防顺铂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共观察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264例,其中120例用顺铂化疗病人用铂乐宁止吐.肺癌43例,食道癌34例,胃癌18例,其它25例.顺铂每次40mg-160mg,铂乐宁为山西生物治疗中心山西经源生物工程公司,每支50mg.

    作者:付红;杜德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肝细胞再生因子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25例

    慢性活动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治疗棘手.我院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促肝细胞再生因子(PHGF亦称肝细胞生长因子或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25例,经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慧香;刘川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阑尾切除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

    1993年以前,我们长期受到术后切口感染的困扰.统计我科1985-1993年8年间183例重症(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高.从1993年12月起,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和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先针对重症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采取了前瞻性预防措施,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本文总结分析了以1993年12月为界限,前后采用不同方法预防阑尾术后切口感染各1000例的情况.

    作者:郑风群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