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吡达不同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

金朝辉;赵晓宇;李红;田丽杰

关键词:
摘要:本组观察了2型糖尿病口服美吡达由每日3次改为每日1次给药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附33例报告)

    我们于1999年2月起应用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3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所有哮喘患儿均来自本院呼吸门诊(儿科).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订标准[1].其中男26例,女7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长8年,短8个月,平均2.4年.轻度9例,中度21例,重度3例.33例中27例为首次使用气雾剂,4例原吸入必可酮气雾剂因药效不理想而换用普米克气雾剂.

    作者:徐会荣;谭心海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镁在儿科应用中的探讨

    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具有高度生物活性及催化剂反应能力,特别是高能磷酸键的利用是必需的,所有由ATP分解的酶都需要镁做为辅助因子,缺乏或过多均可导致多系统功能紊乱或毒副作用.

    作者:张宗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静脉补钾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钾是维持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维持细胞内渗透压与水的动态平衡的重要电解质.机体内钾离子浓度改变,细胞内外渗透压便发生变化.它不仅影响水的分布,同时机体内会出现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在静脉补钾的治疗过程中,护士应正确操作,及时巡视,严密观察.现就几年来临床补钾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艳娜;刘清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益母草加抗生素配伍药物流产临床观察

    子宫出血时间长是药物流产常见的并发症.我们于2000年9月至12月应用益母草冲剂加抗生素配伍药物流产50例以期缩短出血时间,与1999年同期药物流产54例相比较,效果明显,分析如下.

    作者:呼红英;王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鼻衄技巧性填塞治疗50例体会

    笔者对鼻衄患者50例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7-85岁,50岁以上26例,鼻中隔前下区出血,鼻腔后段出20例,鼻中隔偏曲19例,鼻顶部出血1例,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全身疾病29例.

    作者:冯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对34例儿童黑热病的临床诊治体会

    我院儿科自1994年-2000年共收治34例黑热病患儿,现将临床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张利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结直肠疾病术前肠道准备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探讨

    我院从2000年5月至2001年2月对20例结肠直肠肿瘤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同时实施肠内营养,应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素,总结如下.

    作者:陆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三效明胶海绵预防拔牙后干槽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干槽症为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尤以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多见.1999年3月-2000年3月期间,笔者用自制三效明胶海绵预防拔牙后干槽症,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郭家平;符旭东;余小平;王虎中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胃溃疡患者Hp感染与PCNA和IL-I、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Hp感染与PCNA、IL-1和IL-8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胃黏膜PCNA的含量;应用ELISA法测定胃溃疡患者血清IL-1、IL-8的含量.结果: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PCNA、IL-1和IL-8含量显著高于无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结论:胃溃疡患者的Hp感染是其发作和反复发作不愈的重要原因.

    作者:周世庆;颜淑红;孙金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临产孕妇的心理观察及护理

    当临产孕妇进入产房时,对产房的环境、设备都处于恐惧状态,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

    作者:马吉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痛风消洗剂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痛风消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类似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全面检测,用TLC法对本品的苦参和黄柏三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TLCS法对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定性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完全,易于鉴别;含量测定方法大黄素线性范围为0.1~0.7μg,平均回收率99.89%,RSD=1.08%(n=6).结论:本文所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马克坚;孟芹;张玲忠;吴生元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诊治外科急腹症的体会

    外科急腹症是一类常见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常需要紧急手术处理的腹部疾病的总称.它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可威胁生命等特点.病因涉及腹腔内各器官的炎症、梗阻、出血、穿孔、循环障碍、损伤等.又可导致全身感染中毒、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血容量减少等诸多变化,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因此要求医生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的诊断,以便及时正确的治疗.

    作者:阿古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药剂科在医院管理中的现状及发展

    医院通过分级管理以后,近年来各医疗单位在药剂达标和分级管理中,普遍加强了药剂工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药政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这都有效地促进了药剂工作的发展.

    作者:李刚;于少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NP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自1996年3月-2000年3月采用NP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病人共66例,对其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苏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维脑路通致全身过敏反应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聂某,男,29岁.因左眼视物不清1个月入院,入院诊断:左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入院后给予各项检查未发现异常,否认药物过敏史,给予5%G. S250ml+维脑路通0.6静滴.输液后约2分钟,患者突感咽喉部潮湿感,胸闷,呼吸困难,心慌,面色苍白,出汗,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布满湿性啰音,心率120次/分,考虑维脑路通所致的过敏性反应.即刻停止输入维脑路通,给予生理盐水静滴,并莫菲氏管内静滴地塞米松10mg,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持续低流量吸氧2升/分,5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

    作者:贺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妊高征并颅内出血2例

    1 病例资料例1,患者16岁,因产后16小时,抽搐3次入院.患者孕1产1,16小时前在家自娩一女活婴,产后12小时突然抽搐,反复发作3次后急送我院,入院后抽搐1次.孕期未作产检,孕8月发现双下肢浮肿至膝,休息后稍减轻,小便少,近2天有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既往身体

    作者:张灿华;裘素玲;李春梅;曾玉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临床分析

    自1995年以来,我们收治了5例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且均为首发,经物理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无效,现就其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李火平;余东黎;赵荷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用于胸腹部重症手术患者对呼吸功能监测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腹部重症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对罗哌卡因、丙泊酚的疗效及对呼吸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采用Autospirer HL-498肺功能监测仪和ABL3动脉血气分析仪,分别在吸空气和纯氧进行机械通气后10min测定PaO2和PaCO2,计算A-aDO2和Qs/QT.结果:PaO2、CT值明显偏低,A-aDO2,Qs/QT、Rinsp和Rexp明显增高.全身麻醉后PaO2降低幅度显著大于硬膜外阻滞麻醉.结论:对重症手术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监测是非常必要的,选用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使患者术中镇痛、肌松、镇静满意、苏醒快.同时硬膜外导管便于术后镇痛,使患者能获得更稳定、更舒适的条件.

    作者:王安富;李建雄;张金刚;曹晨光;王惠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血管内血栓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6例.其中静脉血栓10例,动脉血栓6例.术后有血栓倾向者21例.治疗组:子宫内膜癌9例,卵巢癌3例,恶性葡萄胎2例,良性肿瘤2例.预防组:子宫内膜癌11例,卵巢癌7例,良性肿瘤3例.

    作者:吴丽杰;杨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经B超导向小网膜囊穿刺引流、腹腔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作用

    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s SAP)是消化系常见的危重急腹症,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但其确切的发病机理至今未完全明确.作者于1996-1999年对17例SAP病人施行B超导向小网膜囊穿刺引流、腹腔灌洗技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峰;李文慧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