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与X线诊断

姜洪;吴春江

关键词:
摘要: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63例肺结核患者中,男217例,女46例;年龄为6-78岁,平均年龄36.4岁;其中193例查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结果为:阳性76例,阴性117例;年龄在6-17岁为8例,18-29岁为182例,30-54岁为43例,55-78岁为50例;干部8例,工人12例,学生5例,农民及外来打工者238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法加中药治疗多发性寻常疣32例

    我们运用针刺法加中药治疗多发性寻常疣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其中30例为在校学生,2例为农民;病程6个月-3年;年龄14-45岁;发生于手指、手背15例,足缘者10例;全身散发7例.

    作者:徐芬;张茂启;朱贵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金双歧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60例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口服微生态制品金双歧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60例,并对患儿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疗效满意.

    作者:徐学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3例

    我院自1987年3月至2000年6月收治了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3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3-71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腹部手术1次20例,2次31例,3次9例,4次以上3例.具体术式见表1.本次发病均有典型肠梗阻表现.

    作者:李燕理;陈嘉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葡萄糖酸钙加东莨菪碱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1998年11月-2000年4月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28例,采用葡萄糖酸钙加东莨菪碱治疗1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周雪艳;周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复合性溃疡50例分析

    我院自1986年至今共行胃镜检查3570例,检出消化性溃疡561例,其中复合性溃疡(CU)50例,占消化性溃疡的8.92%.本文就CU的内镜及临床特点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谢凡;宋彦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乳腺癌组织中GST-π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GST-π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对病变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GST-π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GST-π的表达,并与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P53、C-erbB-2和Ki-67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ST-π表达阳性率为77.8%,明显高于ER、PR、P53、C-erbB-2阳性率.与ER呈负相关性,与Ki-67呈正相关性.GST-π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检测GST-π的表达对乳腺癌的进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癌组织中GST-π表达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刘军;王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黄芩甙提取佳条件设计提取工艺的探讨

    目的:通过实验对黄芩甙提取工艺条件的探讨,设计佳提取工艺.方法:取适量黄芩粗粉,按实验设计的不同对比条件分步进行,所得提取物称定重量并按上海市药品标准(1974年版)测定黄芩甙的百分含量,根据重量和百分含量计算收率.结果与结论:对4批黄芩提取了黄芩甙.平均收率13.72%,而按原工艺提取黄芩甙的收率为7.2%,收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且质量符合针剂、片剂的质量要求.

    作者:张永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思密达佐治小儿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是儿内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但是其治愈率并不理想,为了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于1997年6月至1998年12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小儿慢性胃炎,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石润海;王素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4大疾病中的首要原因.在产后出血病例中,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亦有报道达90%者[1].可见预防和治疗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李秀花;王吉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52例老年人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肺炎临床分析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人脑血管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合并肺炎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现将我院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老年人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肺炎52例,分析如下:

    作者:喻昌利;董全生;李志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氨基酸残基配型——组织配型的前沿技术

    目的:对组织配型的前沿技术-氨基酸残基配型进行一般性介绍.方法:对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中的有关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回顾与分析.结果:总结得到运用这项新技术于组织配型中的方法.结论:这一方法的运用将对器官移植物的近、远期存活带来巨大的好处.

    作者:李哲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 50例临床分析

    我院从1980-1999年19年间共收治1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男110例,女40例;其中6-20岁40例占27%,21-40岁90例占60%,41-91岁20例占13%,其中死亡8例占5%.损伤原因:车祸伤10例占7%,坠落伤20例占14%,斗殴伤80例占53%,撞伤及砸伤等40例占26%.

    作者:涂月德;张小博;相月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性的测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由于通气功能障碍,血生化多表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早期可以不明显).血液粘度和变形性是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基本物理性能,是保证组织和器官得到足够血流量,执行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

    作者:苑代君;金梅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浅谈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与分娩方式

    高直后位是一种严重的胎位异常,其特点是胎头的矢状缝落入骨盆入口的前后径上,可分为直前位和直后位2种[1].如不早期识别,恰当处理,会给母婴带来严重危害.现将我院206例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分娩方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手术加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瘢痕疙瘩为结缔组织形成的肿块,于烧伤、损伤或未引起病人注意的极轻微损伤后形成.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49例患者在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选用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波;李保锴;陈永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1健康教育方式1.1医护人员教育对医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包括讲座、短期培训班、长期脱产进修或参加健康教育学习项目)使医护人员掌握新高血压防治动态.

    作者:王珺;阿孜古丽;陈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胃网膜动脉置化疗泵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胃网膜动脉置化疗泵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胃癌,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1].我院自1992年7月-1999年5月行胃网膜动脉置化疗泵4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文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天普洛欣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塞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但至今所有的方法均不能起到较明显的效果.由于大多数脑梗塞是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因而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溶解堵塞的血栓,使血管再通,恢复脑组织的及时供血.

    作者:邬德朔;郝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附42例报告)

    我院从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妊娠期阑尾炎4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年龄23-38岁,阑尾炎发病为妊娠早期(1-3月)8例,中期(3-6月)27例,晚期(6月以后)7例,病程6-96小时,平均42小时,发病至就诊超过3天者14例,其中阑尾穿孔4例,由妇产科转外科者11例,死胎3例,早产2例(胎儿存活),42例经确诊后,全部手术治疗,无孕产妇死亡.

    作者:花景香;赵晓民;朱可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巴氏腺囊肿25例分析

    我院自1997年-2000年采用微波妇科治疗仪、治疗巴氏腺囊肿,收到满意的疗效.较以往治疗巴氏腺囊肿切开术、造口术、抽吸法疗效更彻底,效果更满意.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源来自妇科门诊,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4-45岁,共统计25例.均为单侧;右侧15例;左侧10例.其中合并感染9例,有反复发作9例.囊肿直径小约为4cm,大7cm.

    作者:刘宏伟;徐晓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