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葛春林;王晓松;郭仁宣;何三光

关键词:
摘要: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Complications,PPC)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尽管近20年来人们在预防PPC中有了长足进步,国外报道上腹部手术后PPC的发病率仍然在20-40%左右,下腹部手术后PPC在2-5%左右[1].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二组均采用非透析治疗,常规用药相同,治疗组加用前列腺素E1100 μ 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疗程10-14天.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尿素氮、肌酐、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病人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化验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部分指标P<0.01.结论: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岩;李子龙;任青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其直方图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

    血小板分析是临床检验工作中常用的实验指标之一,从60年代的血小板计数开始,到70年代的使用全血计数获得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四项指标、直至近年来多参数血液分析仪的普及使得血小板分析应用更为广泛,现结合实践应用情况略述如下.

    作者:谭笑红;蔡鹏;张丽娜;崔景辉;陈积梅;李巍;邢继红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非清髓性移植应用ATG/ALG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观察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中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20例病人中女6例,男14例,中位年龄29(6-52)岁.其中急性白血病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9例.6例ATG和14例ALG的用量分别为90-120mg@kg1和20-25mg@kg1,均分3天静脉滴注,观察其副作用并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消炎药用于防治.结果:皮试6例阳性,14例阴性.应用中多数病例出现发热、寒颤、皮疹等,8例出现血压下降,经预防性用药及监护处理,顺利完成ATG/ALG的治疗.结论:严密监控护理的同时,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消炎药能有效防治ATG/ALG的副作用.

    作者:李庆山;毛平;王顺清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活动性肝硬变临床疗效观察

    实验性研究表明苦参素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1],我们对2000年5月-12月间住院的15例活动性肝硬变患者进行了临床近期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利娟;张晶芬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新生儿并发重度窒息临床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为降低围产儿的发病率和残死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提高人口素质,本组对1998年-2001年足月娩出的89例新生儿并发重度窒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以及时纠正和处理,提高围产儿的健康率,报告如下.

    作者:戴燕;陈永萍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骨折103例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4年2月-2000年5月,采用单臂多功能外用固定器[1]治疗下肢骨折103例,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03例,其中男68例,女35例,年龄18-62岁,均为下肢骨折,其中股骨中、下段骨折32例,胫、腓骨骨折57例,踝部骨折14例,均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

    作者:熊丹丹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前列腺液中致病菌检出情况分析

    对我院1999年6月-2001的3月门诊及住院的前列腺炎患者135例前列腺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兰;刘静;申丽红;夏淑芬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气胸30例

    气胸采用注射器反复抽气或插管胸腔闭式引流,不仅工作量大,患者痛苦,而且治疗后的并发症-胸膜肥厚、出血、皮下气肿,甚至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内置入胸膜腔不定时反复抽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振桐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地氟醚与异氟醚用于老年人麻醉术后恢复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地氟醚在老年人麻醉中麻醉恢复的特点,并与异氟醚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岁以上ASAⅡ-Ⅲ级行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42例,用丙泊酚2-2.5mg/kg,芬太尼0.1mg,维库嗅铵0.1m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将病人随即分为D、I两组,分别吸入地氟醚+60%N2O或异氟醚+60%N2O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病人麻醉苏醒的特点.结果:停止麻醉后地氟醚组拔管时间及自主运动、服从指令和定向能力恢复时间分别为4.4、4.2、7.1和8.9min,明显短于异氟醚组6.7、6.3、11.2和13.4min(P<0.05).停止麻醉后30min内麻醉后恢复评分(PARS),地氟醚组显著高于异氟醚组(P<0.05),30min后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氟醚麻醉用于老年人时比异氟醚麻醉苏醒更快、恢复质量更高,对提高老年人麻醉质量和安全性有一定价值.

    作者:徐建设;陈辉;陈仲清;廖志婕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448例莹光素钠眼底造影护理体会

    我科1991年-2001年10年中共做眼底造影448例,其中男268例,女180例,共计567眼.年龄16 67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珍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单次心前区叩击成功转复心室纤颤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男,16岁,学生.主因四肢活动受限,胸闷、憋气4天,进行性呼吸困难1天入院,根据病史及体征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入科后第2天出现呼吸困难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上机后出现心率加快,继之出现心室纤颤,床旁医师立即给予心前区叩击1次,心电监护显示心律转为窦性心律,以后未再出现心律失常.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夏红杰;王立祥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力尔凡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0例疗效观察

    我科从2001年7月-2002年7月对40例有力尔凡治疗指征的患者,使用力尔凡单药或与其他联合化疗方案结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除10例皮试阳性患者外,其余30例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庞东生;许扬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心肌炎误诊为肥厚型心肌病1例

    患者,女,31岁,因咳嗽,咳痰,咽痛1个月,阵发性心悸、胸闷、气短2周入院.查体:T 36.9℃,BP120/80mmHg.口唇轻度紫绀,咽部明显充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作者:陈吉田;芦丽莉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HPLC法测定健脑益气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健益气片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葛根素线性范围0.03-0.27mg@ml1,r=0.9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为1.1%(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孙国权;孙佳良;赵春香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利培酮属于非典型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大量文献报道对急性期病程短的病人有一定的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刘志服;于希洋;马连华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胸腔引流血回输技术在心脏直视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回输未经洗涤的胸腔引流血的安全性.方法:32例风心病单瓣膜置换的病人分为两组.回输组14例,接受胸腔引流血回输;对照组18例,不接受白体血回输,而输入库血.观察两组病人胸引量和输库血量及手术前、后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含量变化;检测胸腔引流血或库血回输后3h血液中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及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栓素A2(TXA2)含量.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胸引量、PT、APTT、TT、Fbg、D-D、TXA2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回输组使用库血量减少40%.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后回输未经洗涤的胸腔引流血是安全的,可减少库血需要量.

    作者:汪建中;徐路中;李海滨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大肠黑变病12例报告分析

    现将我院胃镜室在2001年8月-2002年4月发现的12例大肠黑变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于2001年8月-2002年4月共行肠镜检查258例,发现病人12例(4.6%),其中男7例(58%),女5例(42%).

    作者:刘钊;姜希林;赵华妹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心率变异性(HRV)是一种量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无创性指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和研究日益广泛,已有研究证实HRV对猝死的预测与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充血性心衰有关.本组对CH)室性心律失常伴或不伴心肌缺血的HRV进行对比观察,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利;陈惠珍;王秀平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中药抑瘤胶囊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抑瘤胶囊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检测胸腺细胞自然增殖能力,脾细胞诱导的白细胞介素-Ⅱ(IL-2)、干扰素(IFN)的产生及活性,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活性等四项指标,观察中药抑瘤胶囊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结果:中药抑瘤胶囊可促进小鼠胸腺细胞自然增殖能力,受试药三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对小鼠脾细胞诱导产生的IFN活性随剂量增高而增强,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该药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作用也与剂量呈正相关,但对小鼠脾细胞诱导产生的IL-2活性随剂量增高而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只有低剂量组IL-2活性增强作用明显,P<0.05.结论:中药抑瘤胶囊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

    作者:付勤;张耿月;齐红;王英丽;任林广;宋连生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乳腺手术术式的整体设计

    临床乳腺外科一般属破坏性手术,以治愈为根本,无须去顾及术后遗留形体缺陷.发展现代乳腺外科应用是治愈与修复相结合,必须强调女性胸部曲线美的保持,整体设计,开拓一条医学新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者致力于乳腺手术新术式的研究及探讨多年临床上取得了好的成效.

    作者:李璠;徐魁;宋辐 刊期: 2002年第3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