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清髓性移植应用ATG/ALG并发症的防治

李庆山;毛平;王顺清

关键词:非清髓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ATG/ALG, 并发症
摘要:目的:观察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中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20例病人中女6例,男14例,中位年龄29(6-52)岁.其中急性白血病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9例.6例ATG和14例ALG的用量分别为90-120mg@kg1和20-25mg@kg1,均分3天静脉滴注,观察其副作用并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消炎药用于防治.结果:皮试6例阳性,14例阴性.应用中多数病例出现发热、寒颤、皮疹等,8例出现血压下降,经预防性用药及监护处理,顺利完成ATG/ALG的治疗.结论:严密监控护理的同时,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消炎药能有效防治ATG/ALG的副作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紫杉醇联合异环磷酰胺(T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来说,选择有效的化疗方案,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的主要方法.我科自1997年5月-1999年5月采用紫杉醇联合异环磷酰胺(TI)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4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京;胡健;田锋;蔡执敏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浅析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随病情的进展,将出现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其中微血管并发症具有特异性.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葛彩英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重症产后出血的动脉栓塞治疗

    产后大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如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如处理不及时产妇可发生死亡.采用动脉栓塞疗法治疗重症产后出血,可在短时间将出血的子宫动脉迅速闭塞,达到即刻止血的目的.

    作者:陈晓林;孙刚;汤连喜;李勇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成人胰腺来源的巢蛋白阳性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目的:建立成人胰腺来源的巢蛋白阳性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技术.方法:将胰腺组织剪碎至约1mm3大小,胶原酶V(0.5mg/ml,1ml/g胰腺组织)消化15min.1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冷(0-4℃)Hank's液并吹打.再次离心后,弃上清,加入4℃RPMI 1640后过150目网,800rpm离心3min,弃上清.加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接种于经1%刀豆蛋白A处理的培养皿,在37℃,5%CO2培养箱中静置培养24h后,吸出未附壁的细胞及细胞团,加含10%胎牛血清、11.1mol/L葡萄糖、20ng/ml表皮生长因子及20m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DMEM培养基,接种于未经刀豆蛋白A处理的培养皿,每3-4天换液1次.结果:未附壁的细胞及细胞团4h后开始附壁,并可见细胞从附壁的细胞团中缓慢向外生长,4天后,形成单层细胞,附壁的单层细胞呈梭形,细胞密度达70-80%汇合时,用兔抗人巢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其中95%以上细胞为阳性.结论:成人胰腺组织中可以分离出巢蛋白阳性的干细胞,此细胞可以在体外增殖.

    作者:徐秀红;武俊杰;郭宏波;张玉海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TPO促进骨髓造血及血小板生成的信号传导途径

    体内造血是一复杂的过程,期间多能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多种血细胞成份.已经明确体内细胞因子参与这一过程,增进某一特定类型祖细胞的扩增和分化.1994年TPO的克隆成功与其Mpl受体的确定是20世纪实验血液学的重大发现,基因敲除TPOc-Mpl的小鼠,巨核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70-90%,证明二者为巨核细胞发育阶段所必需,TPO的发现为研究巨核细胞存活、增殖及分化的分子信号传导途径提供了平台.

    作者:刘楠;奚永志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应用荧光PCR法对3800例HBVM阳性患者HBVDNA检测与分析

    我院2001年5月-2001年6月对门诊及病房3800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患者采用荧光PCR法定量检测HBVDNA,并探讨其与不同HBVM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荣;陈晓军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448例莹光素钠眼底造影护理体会

    我科1991年-2001年10年中共做眼底造影448例,其中男268例,女180例,共计567眼.年龄16 67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珍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20例高压氧舱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分析

    突发性耳聋,简称暴聋,是一种较常见的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以冬季多见,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发病率高[1].我院于1999年5月-2001年12月对20例临床确诊的突发性耳聋采用早期应用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淑敏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中医证候微观研究方法探讨

    中医微观研究是指借助于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从人体的不同层次和水平(系统、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等)对证候在结构、代谢、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从而达到阐释证候机理和指导临床辨证的目的.

    作者:朱泉;赖世隆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临床分析

    老年性肺炎,特别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与诊治迄今探讨甚少,本文就本院自1996年1月-2002年1月间随机收集门、急诊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以利于临床分析和治疗.

    作者:南英;胡华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囊肿是临床中常见的睑腺病,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壮年.目前主要是采取手术切除.对于婴幼儿、多发性及复发性睑板腺囊肿,我们采用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解成志;段亚东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力尔凡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0例疗效观察

    我科从2001年7月-2002年7月对40例有力尔凡治疗指征的患者,使用力尔凡单药或与其他联合化疗方案结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除10例皮试阳性患者外,其余30例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庞东生;许扬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思他宁治疗肝硬化胃粘膜病变大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思他宁治疗肝硬化胃粘膜病变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肝硬化胃粘膜病变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思他宁组和洛赛克组.思他宁组以250 μ g静脉推注后,继而以250 μ g/h持续静脉滴注;洛赛克组以80mg洛赛克静脉推注后,以4mg/h持续静脉滴注.结果:思他宁组和洛赛克组12h止血率分别为69.0%(20/29)和48.3%(14/29)(P<0.05),24h止血率分别为79.3%(23/29)和62.1%(18/29)(P<0.05),出血控制率分别为20.7%(6/29)和37.9%(11/29)(P<0.05),死亡率分别为3.4%(1/29)和10.3%(3/29)(P<0.05).开始起效时间分别为4.9±2.1h和12.0±4.2h(P<0.05),出血停止时间分别为7.0±3.0h和 15.2±6.1h(P<0.05).两组副作用均较少.结论:思他宁能有效、快速的控制肝硬化胃粘膜病变大出血.

    作者:王峰;李欣;王杨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安定鼻饲救治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因不正规的接生方法使破伤风杆菌由脐带进入机体并产生痉挛毒素,引起肌张力增高、咬肌痉挛、牙关紧闭、拒乳、全身抽搐、喉肌痉挛、窒息、可瞬间死亡.

    作者:孙捍卫;李凯霞;王成贤;刘敏琏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心率变异性(HRV)是一种量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无创性指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和研究日益广泛,已有研究证实HRV对猝死的预测与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充血性心衰有关.本组对CH)室性心律失常伴或不伴心肌缺血的HRV进行对比观察,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利;陈惠珍;王秀平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偏瘫并关节半脱位及肩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我院在收治偏瘫病人时,发现半数以上患者在坐位时患侧上肢肩关节肩峰出现凹陷(1×0.5cm左右),临床上称之为肩关节半脱位,随时间的迁移,患侧上肢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发热与胀痛,但指压多无凹陷,称为肩手综合征.

    作者:姜涛;张文;孙芳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气胸30例

    气胸采用注射器反复抽气或插管胸腔闭式引流,不仅工作量大,患者痛苦,而且治疗后的并发症-胸膜肥厚、出血、皮下气肿,甚至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内置入胸膜腔不定时反复抽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振桐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临床生产实习在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它一方面要求具备很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一方面要求具有相当的实践时间.只有将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用于实践,并在时间中不断积累巩固,才能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为今后成为一名很好的医生打下牢固的基础.

    作者:王瑶;卓婕;王雪;王虹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永久心脏起搏器发生起搏故障56例分析

    1977年-2000年笔者对303例患者行389例次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共发生起搏故障5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1977年-2000年经笔者亲自对303例患者行389例次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男177例(平均年龄62.9±7.3岁),女126例(平均年龄57.8±6.1岁).冠心病204例,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47例,高血压心脏病36例,心肌病11例,心肌炎后遗症5例.按心律失常分为Ⅲ°房室传导阻滞19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2例,Ⅱ°房室传导阻滞16例,双束支阻滞7例.

    作者:那开宪;顾复生;蒋志嘉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浅谈医务人员的情商修养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也亟待提高.时下,情商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在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情商修养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必须做出正面的回答.

    作者:陈华;贾云 刊期: 2002年第3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