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葛彩英

关键词: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随病情的进展,将出现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其中微血管并发症具有特异性.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单次心前区叩击成功转复心室纤颤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男,16岁,学生.主因四肢活动受限,胸闷、憋气4天,进行性呼吸困难1天入院,根据病史及体征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入科后第2天出现呼吸困难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上机后出现心率加快,继之出现心室纤颤,床旁医师立即给予心前区叩击1次,心电监护显示心律转为窦性心律,以后未再出现心律失常.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夏红杰;王立祥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中医证候微观研究方法探讨

    中医微观研究是指借助于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从人体的不同层次和水平(系统、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等)对证候在结构、代谢、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从而达到阐释证候机理和指导临床辨证的目的.

    作者:朱泉;赖世隆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病并肝内胆汁郁积疗效观察

    目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酒精性肝病已成为我国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和医疗问题,它是由于长期饮酒造成的常见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大约有25%的酒精性肝病合并肝内胆汁郁积[1].

    作者:刘晶;王悦琴;孙刚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哌拉西林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患者,男,74岁,反复胸闷、气短5年,心悸1年,咳嗽、咳痰半月入院.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糖尿病病史19年,12年前发现尿蛋白及管型尿.查体T 36.4℃,P 86次/min,R 20次/min,BP 160/10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无贫血貌,双肺散在干、湿哕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4次/min,律整,心尖部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双下肢轻度指压痕.

    作者:王艳璇;姜洋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二组均采用非透析治疗,常规用药相同,治疗组加用前列腺素E1100 μ 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疗程10-14天.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尿素氮、肌酐、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病人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化验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部分指标P<0.01.结论: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岩;李子龙;任青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囊肿是临床中常见的睑腺病,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壮年.目前主要是采取手术切除.对于婴幼儿、多发性及复发性睑板腺囊肿,我们采用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解成志;段亚东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聚维酮碘制剂及临床应用

    聚维酮碘是高分子聚乙烯呲咯烷酮与碘的络合物.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几乎无刺激、无过敏性、低毒且颜色易洗脱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国药典(2000版)收载剂型为溶液剂、软剂、栓剂.近年来,关于聚维酮碘的剂型研究发展迅速,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忠忠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测定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取306份外周血清,分别检测HBV免疫学指标和用FQ-PCR法定量检测HBV-DNA含量,通过比较HBV-DNA含量与各种免疫学指标间的相关性,评价FQ-PCR法定量检测HBV-DNA的临床意义.结果:根据HBV五项免疫学指标的结果可将306份实验血清分为6组,按指数统计的HBV-DNA含量在各组中的分布及阳性(HBV-DNA含量≥102拷贝/ml)率明显不同:第1组(大三阳)121份,HBV-DNA阳性率97.5%,且以HBV-DNA≥106拷贝/ml为主,占75.2%;第2组(小三阳)118份,HBV-DNA阳性率83.9%,以102-101拷贝/ml为主,占60.2%;第3-6组HBsAg、HBeAg均阴性,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28.6%、73%、60%,但HBV-DNA含量均≥101拷贝/ml.经统计学X2检验,HBV-DNA阳性率在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指数级范围HBV-DNA百分率(%)在1组和 2组、1组利其他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FQ-FCR技术检测血清HBV-DNA,可以反映乙肝病毒感染的实际情况及复制水平,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及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估药物疗效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淑云;杜博;刘伟;范业君;谷鸿喜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理疗健康教育的初步实践

    物理治疗的病人,多数是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病人,由于病程长,治疗效果不巩固,他们渴望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病情和病因、护理措施、保健知识等情况;有一定数量的病人,由于缺乏保健知识和卫生常识,引起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在理疗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我们在理疗工作中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的宣传工作,现在总结如下.

    作者:付莹军;李丽;孙光瑞;于海灵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成人胰腺来源的巢蛋白阳性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目的:建立成人胰腺来源的巢蛋白阳性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技术.方法:将胰腺组织剪碎至约1mm3大小,胶原酶V(0.5mg/ml,1ml/g胰腺组织)消化15min.1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冷(0-4℃)Hank's液并吹打.再次离心后,弃上清,加入4℃RPMI 1640后过150目网,800rpm离心3min,弃上清.加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接种于经1%刀豆蛋白A处理的培养皿,在37℃,5%CO2培养箱中静置培养24h后,吸出未附壁的细胞及细胞团,加含10%胎牛血清、11.1mol/L葡萄糖、20ng/ml表皮生长因子及20m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DMEM培养基,接种于未经刀豆蛋白A处理的培养皿,每3-4天换液1次.结果:未附壁的细胞及细胞团4h后开始附壁,并可见细胞从附壁的细胞团中缓慢向外生长,4天后,形成单层细胞,附壁的单层细胞呈梭形,细胞密度达70-80%汇合时,用兔抗人巢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其中95%以上细胞为阳性.结论:成人胰腺组织中可以分离出巢蛋白阳性的干细胞,此细胞可以在体外增殖.

    作者:徐秀红;武俊杰;郭宏波;张玉海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Complications,PPC)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尽管近20年来人们在预防PPC中有了长足进步,国外报道上腹部手术后PPC的发病率仍然在20-40%左右,下腹部手术后PPC在2-5%左右[1].

    作者:葛春林;王晓松;郭仁宣;何三光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

    我院自2001年10月-2002年8月对5例冠心病患者采取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中均为男性,年龄45-52岁,临床表现为活动时胸骨后疼痛3例,右颈部疼痛1例,心功能衰竭1例,其中1例伴有阵发性房颤.

    作者:熊宁;周逸均;将亚达;杨尚陵;王强;侯新民;曾海珍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兔心肌内胆碱能纤维的研究

    目的:观察兔心肌内胆碱能纤维的分布,并测出其密度,为进一步探讨胆碱能递质在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Karnovsky-Roots法显示胆碱能纤维,用Strobus法测出胆碱能纤维分布密度的百分率.结果:在兔心房肌和心室肌内均见到胆碱能纤维.结论:心房肌内和心室肌内均存在有胆碱能神经,其分布密度存在部位差异.

    作者:张云芳;李益民;李小冬;赵玲辉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绿色通道病人手术前的抢救配合与护理

    我科是集普外、胸外、脑外为一体的大外科,自2001年1月-2002年10月共收治绿色通道手术病人98例.通过全科人员的密切配合,争分夺秒,迅速做好有关术前准备及抢救,病人均在10-20分钟内送入手术室行手术治疗,为病人抢救成功赢得了时间,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命质量,降低了死亡率.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陶腊枝;游小梅;严继莲;廖淑媚;廖小芬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活动性肝硬变临床疗效观察

    实验性研究表明苦参素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1],我们对2000年5月-12月间住院的15例活动性肝硬变患者进行了临床近期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利娟;张晶芬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1].常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放射性131I和甲状腺激素综合治疗措施,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乔文波;赵彦辉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疾病,病因复杂较难确定,容易复发,且临床较常见、多发.部分病程可持续数月、数年,病人很痛苦,现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的方法,治疗上述三种类型荨麻疹,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延军;窦颖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地氟醚与异氟醚用于老年人麻醉术后恢复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地氟醚在老年人麻醉中麻醉恢复的特点,并与异氟醚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岁以上ASAⅡ-Ⅲ级行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42例,用丙泊酚2-2.5mg/kg,芬太尼0.1mg,维库嗅铵0.1m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将病人随即分为D、I两组,分别吸入地氟醚+60%N2O或异氟醚+60%N2O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病人麻醉苏醒的特点.结果:停止麻醉后地氟醚组拔管时间及自主运动、服从指令和定向能力恢复时间分别为4.4、4.2、7.1和8.9min,明显短于异氟醚组6.7、6.3、11.2和13.4min(P<0.05).停止麻醉后30min内麻醉后恢复评分(PARS),地氟醚组显著高于异氟醚组(P<0.05),30min后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氟醚麻醉用于老年人时比异氟醚麻醉苏醒更快、恢复质量更高,对提高老年人麻醉质量和安全性有一定价值.

    作者:徐建设;陈辉;陈仲清;廖志婕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Dyna-lok钛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

    Dyna-lok钛钢板内固定系统是一种新型治疗腰椎滑脱、腰椎骨折、肿瘤切除术后及脊柱截骨后脊柱稳定性重建的钢板、椎弓根螺钉系统.我院从1999年4月-12月应用该系统治疗腰椎滑脱14例,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王吉兴;金大地;江建明;陈建庭;瞿东滨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套管针穿刺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

    在分娩过程中,因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及有产科并发症时,常需要进行静脉穿刺.而产程中阵发性子宫收缩引起的剧痛常使病人烦躁不安,再加上第二产程产妇用力屏气等原因,使针头刺破血管或回血堵塞无法再通,增加了静脉重复穿刺率,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有时甚至延误抢救.

    作者:孙国兴;丛琳慧;王丹;李静 刊期: 2002年第3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