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48例莹光素钠眼底造影护理体会

王玉珍

关键词:
摘要:我科1991年-2001年10年中共做眼底造影448例,其中男268例,女180例,共计567眼.年龄16 67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病并肝内胆汁郁积疗效观察

    目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酒精性肝病已成为我国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和医疗问题,它是由于长期饮酒造成的常见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大约有25%的酒精性肝病合并肝内胆汁郁积[1].

    作者:刘晶;王悦琴;孙刚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老年人高血压的康复护理

    随着我国医疗条件和社会福利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迅速增长,老年高血压发病率也随之而增高.因此,今后如何加强老年人高血压的防治和康复护理,减少致残和致死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其相关内容浅述如下.

    作者:任春萍;孙淑兰;高影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睑板腺囊肿

    睑板腺囊肿是临床中常见的睑腺病,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壮年.目前主要是采取手术切除.对于婴幼儿、多发性及复发性睑板腺囊肿,我们采用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解成志;段亚东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社会因素对银屑病心理健康的影响

    银屑病的发生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心理-神经因素在疾病发生机理中的作用与银屑病相关发病阶段生活情况,均可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作者:杨维玲;隋红;孙丽梅;张峰;孔卫兰;杨明霞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前列腺液中致病菌检出情况分析

    对我院1999年6月-2001的3月门诊及住院的前列腺炎患者135例前列腺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兰;刘静;申丽红;夏淑芬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1].常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放射性131I和甲状腺激素综合治疗措施,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乔文波;赵彦辉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9例报告

    1997年4月-2002年2月,我部收治冠心病心绞痛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9例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1],具有可靠的劳累性心绞痛病史,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病程在3个月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静息时心电图可正常,心绞痛发作时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心电图平板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作者:纪振钢;张梦梓;杨柳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乳腺手术术式的整体设计

    临床乳腺外科一般属破坏性手术,以治愈为根本,无须去顾及术后遗留形体缺陷.发展现代乳腺外科应用是治愈与修复相结合,必须强调女性胸部曲线美的保持,整体设计,开拓一条医学新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者致力于乳腺手术新术式的研究及探讨多年临床上取得了好的成效.

    作者:李璠;徐魁;宋辐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浅谈医务人员的情商修养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也亟待提高.时下,情商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在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情商修养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必须做出正面的回答.

    作者:陈华;贾云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

    我院自2001年10月-2002年8月对5例冠心病患者采取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中均为男性,年龄45-52岁,临床表现为活动时胸骨后疼痛3例,右颈部疼痛1例,心功能衰竭1例,其中1例伴有阵发性房颤.

    作者:熊宁;周逸均;将亚达;杨尚陵;王强;侯新民;曾海珍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力尔凡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0例疗效观察

    我科从2001年7月-2002年7月对40例有力尔凡治疗指征的患者,使用力尔凡单药或与其他联合化疗方案结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除10例皮试阳性患者外,其余30例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庞东生;许扬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理疗健康教育的初步实践

    物理治疗的病人,多数是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病人,由于病程长,治疗效果不巩固,他们渴望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病情和病因、护理措施、保健知识等情况;有一定数量的病人,由于缺乏保健知识和卫生常识,引起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在理疗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我们在理疗工作中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的宣传工作,现在总结如下.

    作者:付莹军;李丽;孙光瑞;于海灵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气胸30例

    气胸采用注射器反复抽气或插管胸腔闭式引流,不仅工作量大,患者痛苦,而且治疗后的并发症-胸膜肥厚、出血、皮下气肿,甚至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内置入胸膜腔不定时反复抽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振桐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头孢噻肟钠与盐水灌肠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3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头孢噻肟钠与盐水灌肠的临床效果,我们于1999年6月-2002年9月应用头孢噻肟钠与盐水灌肠治疗急性菌痢30例,并以30例氨苄青霉素与阿米卡星联合治疗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晓绪;徐颖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兔心肌内胆碱能纤维的研究

    目的:观察兔心肌内胆碱能纤维的分布,并测出其密度,为进一步探讨胆碱能递质在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Karnovsky-Roots法显示胆碱能纤维,用Strobus法测出胆碱能纤维分布密度的百分率.结果:在兔心房肌和心室肌内均见到胆碱能纤维.结论:心房肌内和心室肌内均存在有胆碱能神经,其分布密度存在部位差异.

    作者:张云芳;李益民;李小冬;赵玲辉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Complications,PPC)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尽管近20年来人们在预防PPC中有了长足进步,国外报道上腹部手术后PPC的发病率仍然在20-40%左右,下腹部手术后PPC在2-5%左右[1].

    作者:葛春林;王晓松;郭仁宣;何三光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赛莱乐注射液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发病率呈逐年上繁荣昌盛趋势,有效治疗药物不多.

    作者:赵钢;李令根;徐恒;李日恒;吴明远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胸腔引流血回输技术在心脏直视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回输未经洗涤的胸腔引流血的安全性.方法:32例风心病单瓣膜置换的病人分为两组.回输组14例,接受胸腔引流血回输;对照组18例,不接受白体血回输,而输入库血.观察两组病人胸引量和输库血量及手术前、后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含量变化;检测胸腔引流血或库血回输后3h血液中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及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栓素A2(TXA2)含量.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胸引量、PT、APTT、TT、Fbg、D-D、TXA2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回输组使用库血量减少40%.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后回输未经洗涤的胸腔引流血是安全的,可减少库血需要量.

    作者:汪建中;徐路中;李海滨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中药抑瘤胶囊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抑瘤胶囊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检测胸腺细胞自然增殖能力,脾细胞诱导的白细胞介素-Ⅱ(IL-2)、干扰素(IFN)的产生及活性,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活性等四项指标,观察中药抑瘤胶囊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结果:中药抑瘤胶囊可促进小鼠胸腺细胞自然增殖能力,受试药三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对小鼠脾细胞诱导产生的IFN活性随剂量增高而增强,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该药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作用也与剂量呈正相关,但对小鼠脾细胞诱导产生的IL-2活性随剂量增高而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只有低剂量组IL-2活性增强作用明显,P<0.05.结论:中药抑瘤胶囊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

    作者:付勤;张耿月;齐红;王英丽;任林广;宋连生 刊期: 2002年第33期

  • 银屑病并发淋巴瘤(附3例报道)

    目的:报道银屑病并发的淋巴瘤,初步探讨其特点.方法:总结3例银屑病并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化疗反应.结果:3例均为男性,25-37岁.患银屑病平均14年,2例曾应用乙双吗啉.临床上出现淋巴瘤表现后皮损明显加重;以纵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突出,常侵犯周围血管及重要器官,为Ⅲ-Ⅳ期.淋巴结活检病理示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高度恶性.3例均接受正规化疗,淋巴瘤均未缓解.结论:银屑病并发的淋巴瘤可能与服用乙双吗啉有关,对化疗反应差.

    作者:吴庆军;陈嘉林 刊期: 2002年第3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