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音像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疗效的影响

黄燕舞

关键词:断指再植, 音像心理干预, 血管危象, 功能锻炼, 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音像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音像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血管危象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再植患者实施有效的音像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减少血管危象发生,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音像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使用音像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音像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血管危象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再植患者实施有效的音像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减少血管危象发生,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黄燕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未成年少女意外怀孕终止妊娠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对意外怀孕终止妊娠的未成年少女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诊治的160例意外怀孕终止妊娠的未成年少女并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在术前、术中、术后有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人工流产患者手术前恐惧忧虑程度、手术过程中耐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手术所用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者手术前恐惧忧虑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手术耐受性高,手术时间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保证未成年少女人流手术的安全、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余丁凤;高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症状观察,引流管护理,高热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护理等.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对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卫红;詹也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本院护理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了本院护理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知晓情况及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的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本院病房和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掌握有缺陷,相关药学知识掌握较差.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

    作者:韩小英;陈丽英;陈顺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康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健康状况的作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问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随机将这110例患者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管理组给予饮食、运动、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干预行为6个月,对照组给予普通随访.记录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MI、WHR、血压、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数据.结果 管理组HbA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的健康管理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健康状况作用明显,这一模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作者:彭玉莲;向文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妇产科用药流程再造的实施与体会

    总结了妇产科用药流程再造的实施,包括比较输液用药、更换液体、口服用药、肌肉注射、执行医嘱等用药流程再造前后的缺陷发生率从而改进用药流程,认为妇产科用药流程再造可以提高护士用药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用药方面的护理缺陷,提高妇产科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张新红;王盘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枣核致食道穿孔经皮胃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

    食道穿孔的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一旦异物误入食道应及时就医,以免因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经皮胃造瘘(PEG)为患者提供了充分的肠内营养,保证了患者术后的营养需求,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将1例枣核致食道穿孔经皮胃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进食大枣致颈部疼痛、吞咽困难1d、气促发热2d入院,CT示食道颈7段不透X线异物嵌插可能,并食管-软组织漏、钡剂残留、食道旁软组织感染.患者第2天在全麻下行胃镜检查、胃镜下胃造瘘、左颈部切开引流术.首先在全麻下行胃镜检查,其后行胃造瘘术,患者左侧卧位,手术者确认患者无胃部病变后使其成仰卧位,将胃内充满空气,使胃壁贴近腹壁.穿刺定位:手术者左上腹部叩诊确认位置,同时观察在体表左上腹腹壁透光处,助手在腹壁透光处用手指按压此点.术者在胃部被压的隆起点确定穿刺点.消毒铺巾:助手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铺无菌洞巾,于穿刺点刺入套管针.

    作者:万良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BIS监测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在BIS监测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用物准备,术中病情观察,体住摆放及术后的健康指导等.认为认真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是在BIS监测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戴丽;涂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从护生中择优选聘护理员的实践体会

    总结了从本院实习护生中择优选聘护理员的可行性及效果,包括科室考评推荐、护士长例会专项讨论、护理部面试后综合评定的方法,通过以上方法在本院即将结束实习的护生中择优选聘护理员留院工作.认为择优选聘的护生能够胜任护理员的工作,从本院护生中择优选聘护理员的做法可行且效果好.

    作者:梁学红;冯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士对实行优质护理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实行优质护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变化,为临床管理者在临床上如何更好地实行优质护理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50名护士在实行优质护理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行优质护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优质护理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护士整体满意度仍偏低,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改善护士福利待遇,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更好地在临床上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作者:钟金仪;陈妙贤;黎艳芳;唐颖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324例患者院前急救和转诊途中的监护护理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324例院前出诊和转诊患者的急救护理状况,324例患者均安全到达医院.认为出诊前的急救物品准备,掌握长途出诊的适应症,履行告知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院前急救中急救护理水平的保证.

    作者:陈慧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论如何提高轮科护士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总结了轮科护士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完善策略,主要包括分析培训需求、丰富培训内容、灵活培训方法、优化培训考核等,认为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素质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提高轮科护士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从而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轮科护士需要通过规范化培训学会各科室的服务技巧,提高工作能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作者:金卫宏;张立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术后输液管道脱落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结了10例术后输液管道脱落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留置针贴膜卷边松脱、输液管直接连接三通、掀被子时不慎带脱、巡视不够等是导致输液管道脱落的主要原因.护理对策主要有妥善固定输液管,加强巡视等.认为术后避免患者烦躁、妥善固定静脉留置管道、及时更换肝素帽、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巡视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输液管道脱落的发生,确保术后患者输液安全顺利进行.

    作者:李满爱;董彩梅;李月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胃肠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总结了胃肠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以及本科3例DVT患者的护理.包括预防措施,病情观察、患肢护理、溶栓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认为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并加强手术后的观察,完善各项护理,及时发现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明荣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电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了12例电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物品处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密切,术后器械精心保养是电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蔡晓雯;吴敏;江燕云;廖丹;邓月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引流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的护理,主要包括精心的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认为加强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观察并进行有效护理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皮丽娜;谢盖銘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新生儿双侧腹股沟皮肤裂口并感染的护理

    新生儿期间,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出现外伤的损害,本院于2012年2月7日收治1例罕见的新生儿双侧腹股沟外侧端皮肤因外力损害致裂开并感染的病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过程及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19 d,因发现腹股沟皮肤裂口1d而入院.患儿出生于农村,生后其外婆采用传统的蜡烛包包裹法,用包布裹紧患儿下肢及腰臀部,并用直径0.5 cm的索带于患儿臀部处捆紧.又因正值寒冬,担心每日沐浴易致患儿受凉,故多日未予全身皮肤护理,在采用蜡烛包包裹期间曾出现患儿哭吵不安的现象,家长未予重视.数日后在给患儿沐浴时发现双侧腹股沟外侧端皮肤有裂口方来本院就诊.入院时检查:体温37.8℃、心率136次/min、呼吸42次/min,进食牛奶吸吮好,量稍少,每次约20 ml,无呕吐现象,解大、小便正常.患儿双侧腹股沟外侧端皮肤均可见长约2.5 cm、宽约1 cm、深约1 cm的斜行裂口,裂口处可见脓性渗液及黄色组织溶解物,裂口边缘红肿.

    作者:林小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意识障碍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总结了2001年1月~2011年6月诊治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意识障碍者80例,包括肺性脑病43例(53.75%)、低渗性脑病24例(30.00%)、脑梗死9例(11.25%)、药物不良反应4例(5.00%).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较高,原因复杂,应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病情监测及护理评估、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呼吸系统的护理等.

    作者:邵祥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治疗指导等.认为做好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的综合护理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保证.

    作者:江水秀;陈生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开展健康管理推动综合性医院发展

    健康管理顺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可促进综合性医院的发展.本文概述了健康管理的相关内容及发展现状,分析综合性医院开展健康管理业务的原因,指出开展健康管理所面临的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业务发展的对策.

    作者:贺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