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甘露醇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

肖新德

关键词:
摘要:自1995年以来,作者临床观察300例围手术期患者于手术前口服20%甘露醇用于术前清洁肠道、术后防治便秘、尿潴留,成功率100%,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关系

    目的:本课题拟探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的相关性.方法:①设立健康人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组、肺心病组各30例.②用小剂量全血DNA抽提试剂盒提取白细胞DNA.③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各组中的ACE基因I/D多态性(分别有三种基因型DD、ID、II).④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的ACE(sACE).结果:①在ACE基因多态性中,DD型的sACE水平高,Ⅱ型的sACE水平低,ID基因型的介于两者之间,DD、ID、II的sACE值分别为565.02±128.79U/L、516.30±117.01U/L、439.13±105.18U/L.②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中sAEC值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③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组及肺心病组与健康人组的I/D等位基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599,P=0.01).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组、肺心病组以D等位基因占优势,而健康人对照组以I等位基因占优势.④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组、肺心病组中等位基因D与I的优势比(0R)均为2.6.结论:①ACE基因多态性与sACE有相关性.②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中sACE增高可能足携带D等位基因的个体高表达ACE.③ACE的D等位基因可能是患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江程澄;代德敏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双胎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双胎妊娠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围产儿病死率也高,同时易致残而影响人口素质[1].为减少双胎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0年12月间出生的47对双胎儿围生期情况进行研究,并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李红涛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硬脊膜下腔阻滞麻醉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18岁,ASAI级,因外伤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双踝清创、骨折内固定术.L2、3间隙穿刺置管,阻力大,用力推进后置入,反复抽吸无脑脊液和血液,注入2%利多卡因5ml试验量.

    作者:江晓;周康华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浅析在职教育是提高护士知识主要途径

    知识和技能越来越成为护理队伍建设中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在职护士知识、适应医院发展需要,是护理管理者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针对该院护士知识现状,采用改革在职教育模式,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改善护理服务内涵,进行在职教育培训,提高了护士知识水平、护理技能,介绍如下.

    作者:孙金荣;姜彩莲;邢晓波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0.5%强力碘与10%肥皂水在眼科手术局部消毒的比较

    眼科手术,无论是内眼手术,还是外眼手术,其术前局部消毒是十分严格的.

    作者:武向红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治疗-催眠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常常出现心前区绞痛伴恶心、呕吐,出大汗,心悸,胸闷,烦躁不安,有恐惧感或濒死感,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上述这些症状也是加速病情的恶化及死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德新;纪文新;赵东明;王凤珍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急性腹部绞痛待查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间断腹痛20余日,加重3日,呈持续性左上腹绞痛,伴恶心,频繁呕吐等症状,于1995年12月7日以腹痛待查入院.查体:T38.5℃,P84次/min,BP14.7/10.7kPa,发育中等,消瘦,表情痛苦,呈急性病容,被动屈曲体位,皮肤弹性差,眼窝下凹,呈脱水貌,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剑突下压痛(+),无明显固定压痛点.

    作者:蒋绍甫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神经外科术中抗生素应用的评价

    目的:评价改良Malis方案对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率的影响.方法:作者在2000年-2002年度同期进行261例单纯法(采用静脉输注抗生素)和302例改良Malis方案(伤口冲洗配合静脉输注抗生素)的对照研究.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2.68%,实验组感染率为0.66%,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Malis方案可大大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率.

    作者:陈陆馗;张俊卿;戚远光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特殊周期性麻痹3例

    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弛缓性骨骼肌瘫痪或无力为临床特征的一组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代谢性疾病,常伴血钾降低,典型病例容易诊断.现将我们遇到3例特殊周期性麻痹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秀梅;张冬霞;王秦;白旭东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对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死亡原因的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作为常规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提高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对我院1995年-2000年29例透析死亡病人死亡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蒋建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口服甘露醇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

    自1995年以来,作者临床观察300例围手术期患者于手术前口服20%甘露醇用于术前清洁肠道、术后防治便秘、尿潴留,成功率100%,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肖新德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因致残率高,且病人都有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在护理此类病人时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模式而突出病人的心理康复、功能康复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高影;孙淑兰;任春萍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儿童视力保健中的应用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关系到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儿童健康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他们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决定着未来人口的素质[1].据南京市调查学生常见患病率,视力低下居首位[2].

    作者:徐世兰;刘素珍;曾继红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ECT在儿童异位甲状腺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ECT在儿童异位甲状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天津儿童医院1991-1998年来收治的6例异位甲状腺儿童行E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例均为女性,年龄1-10岁,其中3例双侧甲状腺缺失,1例单侧缺失,另外2例正常位置有腺体,但有功能缺陷,此结果与B超结果相符.结论:使用放射性锝(99MTC)行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可准确检出异位甲状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对可疑病例应做甲状腺T3, T4,TSH等的测试,ECT对儿童安全有效.

    作者:刘跃;李乃麟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医学论文中误用X2检验的典型案例分析

    目的:对医学论文误用X2检验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分析定性资料的策略.方法:从国家级期刊上发表的医学论文中,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误用X2检验的例子、根据其错误原因分类进行辨析.结果:误用X2检验多是由于忽视资料的类型、变量的性质、分析的目的及资料所具备的前提条件而盲目应用所致.结论:掌握分析各种定性资料的策略是减少误用X2检验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子建;胡良平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设备良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由手工制剂发展到机械化制剂.2000年全国实行GMP认证以后,产品质量要求更高.从蒸馏器制水到多效蒸馏器制水,半自动机械化制剂到全自动化制剂.设备良好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优劣.现将在工作中的两点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文学;张玉军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β2受体多态性与哮喘的研究进展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哮喘是一种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遗传因素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提示至少在二个水平存在遗传基因调控,一个是决定炎症反应的性质,另一个是决定气道易感性.

    作者:曹进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B型超声在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

    直肠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直肠腔内超声在诊断直肠癌中得以应用.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直肠腔内超声还远未得到普及,经腹B超在诊断直肠肿瘤中仍起一定作用.本文将我院近5年经腹部超声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旨在说明经腹B型超声在诊断直肠癌中应用价值.

    作者:陈忠民;熊雅玲;佟凌霞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合并胆道蛔虫症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饮啤酒300mi半小时后出现胸闷、上腹痛,呈束带状,向两侧腰部放散,呈阵发性,而来院就诊.既往健康.入院时查体,BPl30/85mmHg,神清语明,辗转体位,无发绀.双肺无啰音.心界不大,HR90次/min,律整,无杂音.

    作者:张延军;孙宓颖;张远卓;吕树杰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心脏病患者拔牙前后的护理重要性

    我们从1998年1月-2002年6月对120例心脏病拔牙患者,其中男66例,占55%,女54例,占45%,进行全程心电监护及护理,对拔牙出现的心脏异常情况做了及时救治,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下使拔牙顺利完成.

    作者:于培兰;才启文 刊期: 2002年第2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