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仪器故障待修牌在ICU安全文化管理中的应用

叶严丽;曾惠敏;张霜

关键词:自制, 仪器故障, 护理安全管理, 文化管理, 治疗仪器, 使用频率, 抢救工作, 科室, 监护治疗, 患者, 护士, 故障影响, 故障率, 节约, 交班, 本科
摘要:ICU是急、危、重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科室,入住ICU的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多变,所需的监护、治疗仪器多,ICU的护理安全管理也显得尤其重要.ICU的仪器使用频率高,故障率也较其它普通科室高,当仪器出现故障后为了避免交班遗漏致抢救时出现忙乱现象,本科自制仪器故障待修牌,醒目地标注了已出现故障的仪器,使护士能够一目了然,既节约了护士送修的时间,也避免了因仪器故障影响抢救工作的情况,现介绍如下.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中的应用体会

    总结了舒适护理在6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中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实施治疗上的舒适护理,同时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适护理,使患者获得生理、心理方面的舒适感和安全感,以佳状态接受治疗.认为实施舒适护理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程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产科护士的压力源及应对措施

    总结了产科护士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压力源,包括产科的工作性质、特殊的工作环境、产科护士的数量及水平、产科护士地位、家庭压力与继续教育.认为针对这几类压力源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对于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尿病脑梗塞患者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脑梗塞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护理.方法 将2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0例(包括留置时间在48h内的A1组65例,和留置时间在96 h内的A2组65例),实验组136例(包括留置时间在48h内的B1组68例,和留置时间在96 h内的B2组68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留置针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同留置时间内静脉炎发生率、管道堵塞发生率、药液外渗、穿刺部位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组发生静脉炎和静脉堵管明显少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液外渗和穿刺部位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糖尿病脑梗塞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和静脉堵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锦玉;章淑华;赵建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新生儿双侧腹股沟皮肤裂口并感染的护理

    新生儿期间,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出现外伤的损害,本院于2012年2月7日收治1例罕见的新生儿双侧腹股沟外侧端皮肤因外力损害致裂开并感染的病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过程及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19 d,因发现腹股沟皮肤裂口1d而入院.患儿出生于农村,生后其外婆采用传统的蜡烛包包裹法,用包布裹紧患儿下肢及腰臀部,并用直径0.5 cm的索带于患儿臀部处捆紧.又因正值寒冬,担心每日沐浴易致患儿受凉,故多日未予全身皮肤护理,在采用蜡烛包包裹期间曾出现患儿哭吵不安的现象,家长未予重视.数日后在给患儿沐浴时发现双侧腹股沟外侧端皮肤有裂口方来本院就诊.入院时检查:体温37.8℃、心率136次/min、呼吸42次/min,进食牛奶吸吮好,量稍少,每次约20 ml,无呕吐现象,解大、小便正常.患儿双侧腹股沟外侧端皮肤均可见长约2.5 cm、宽约1 cm、深约1 cm的斜行裂口,裂口处可见脓性渗液及黄色组织溶解物,裂口边缘红肿.

    作者:林小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以家庭为中心”全程责任制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全程责任制护理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75例由护理人员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全程责任制护理;对照组75例采用传统常规方法护理,比较2组的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初产妇进行“以家庭为中心”全程责任制护理可以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缓解其心理压力,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急诊洗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中毒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配合度较对照组高,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处于佳状态,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轻不适症状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廖光荣;兰洁;杨雨竹;张楚惠;杜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优化分诊流程在妇产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优化分诊流程,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设立快速挂号流程、热情接诊、正确分诊、主动服务,从细微入手多为患者服务,提高分诊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1年7月妇产科门诊的患者服务效果,将其设为对照组,2011年8月~2011年12月实施新流程和服务后的患者为观察组.启用电子平台,实施医院“窗口部门人员服务礼仪”的内容,建立一种门诊礼貌服务语规范,营造舒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采用本院客服中心设计的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投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分诊流程、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营造舒适环境,以患者为中心,主动给患者提供帮助和支持,注重患者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于提高门诊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莉;董莉;姜蓉;陈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妇科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和对策

    总结了妇科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提出了有效地减缓压力的措施.包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机构的管理功能;落实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增强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提升社会地位等.认为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临床处理能力,提高专业技术能力,逐步把低年资护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专业护理人员在临床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程文燕;林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结了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缺编严重;配置及使用不合理、工作辛苦、职业压力大;管理者不重视护理人员的发展需求、重使用轻培养;社会保障欠完善;缺乏激励机制.认为只有加强护理管理,重视护士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及保障制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缓解其工作压力,才能有效控制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流失,稳定基层医院的护理队伍.

    作者:张业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软包装外用盐水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软包装外用盐水在手术室中通常是用作手术切口冲洗,外伤清创.手术配合中,本科用其代替体位垫、冰袋、热水袋等使用,操作方便,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1.1代替体位垫用质地软的棉布或是报废的手术衣做成小布袋套在盐水袋外面.按需要摆放在手术中肢体悬空处.如摆放俯卧位时,可将它摆放在足尖处,避免各种原因引起的足尖自然下垂接触到床缘.

    作者:柳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糠尿病足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

    总结了27例糖尿病足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病情监测、饮食护理、患肢护理、健康宣教等,疗效满意.认为加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维持血糖稳定、加强病情监测、做好患肢护理及术后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糖尿病足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尧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联合护理干预对PICC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和降低PICC所致静脉炎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153例留置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置管前干预组、置管后干预组、综合组.3组均用标准操作程序法置入PICC,置管前干预组在置管前用药物预处理导管与血管,置管成功后用普通透明贴膜固定;置管后干预组仅在置管成功后用增强型透明贴固定与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涂擦;综合组联合应用置管前干预措施与置管后干预措施.比较3组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严重程度及发生时间.结果 综合组静脉炎总发生率、Ⅱ级、Ⅲ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其它2组(P<0.05),静脉炎发生在49~72 h内者以综合组居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王丁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胃肠外营养在外科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 调查长治市中医院外科临床全胃肠外营养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探讨其合理性以及提出建议和优化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外科临床病例,对使用全胃肠外营养的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同时到各科室配药室以及病房对肠外营养液的配制和输注工作进行调查、观察,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本院外科临床全胃肠外营养的使用情况基本良好,但在使用时间、用药指征以及处方组成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为在103例使用全胃肠外营养的处方中,使用时间小于5d者有21例(20.4%),液体量小于1.5 L者有15例(14.6%),存在处方组成不合理者18例(17.5%),其中包括配伍不当、氨基酸使用量不足、电解质使用过量以及胰岛素使用不当等方面.结论 在全胃肠外营养使用的过程中,处方的设定还需要临床医师和药师的进一步沟通合作,通过患者的个体情况分析,优化完善处方,以保证肠外营养支持安全、有效、经济地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从护生中择优选聘护理员的实践体会

    总结了从本院实习护生中择优选聘护理员的可行性及效果,包括科室考评推荐、护士长例会专项讨论、护理部面试后综合评定的方法,通过以上方法在本院即将结束实习的护生中择优选聘护理员留院工作.认为择优选聘的护生能够胜任护理员的工作,从本院护生中择优选聘护理员的做法可行且效果好.

    作者:梁学红;冯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男性患者术前导尿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男性手术患者术前导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3月于本科住院行择期手术的男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在麻醉前行导尿术时,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润滑尿管及尿道黏膜,行局部麻醉;对照组子以常规操作.比较2组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黏膜损伤程度及导尿疼痛程度.结果 2组患者一次性导尿成功率、术后24h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肉眼血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患者择期手术前应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可有效提高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及紧张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志凤;留真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抗青光眼手术的护理

    总结了37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抗青光眼手术的治疗与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术后的生活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等.认为做好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术前检查准备以及术后加强生活护理及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出院指导有利于提高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群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一次性病人移送手术垫单在移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手术室是搬运病人较频繁的护理场所,在转运病人过程中,尤其是转运全麻、肥胖、复杂手术、身上插有多个管道的病人时,医护人员易发生腰背部和肢体的各种急慢性损伤[1].针对这一护理特点本院手术室从2010年6月购买并使用了一次性病人移送手术垫单,又称易拉宝一次性滑移垫,或静态病人搬运床单,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芹;刘伟;张敏;秦延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胃肠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总结了胃肠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以及本科3例DVT患者的护理.包括预防措施,病情观察、患肢护理、溶栓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认为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并加强手术后的观察,完善各项护理,及时发现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明荣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某沿海经济特区基层医院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结了某沿海基层医院2009年~2011年发生的57例护理差错,回顾性地分析护理差错的类型、原因,包括差错发生的科室、当事人与发生差错的时段;通过分析发现57例护理差错中药物安全事件排名第1,来院时间不足1年的护士为差错的高发人群.认为要根据沿海地区护士流动性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岗前培训方案,有效落实床旁双人核查制度,保障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作者:毛英;杨明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美皮康敷料治疗Ⅱ期压疮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美皮康敷料治疗Ⅱ期压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美皮康敷料治疗,对照组按压疮常规方法处理.比较2组患者2周后压疮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皮康敷料可明显促进Ⅱ期压疮愈合,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艳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