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分枝杆菌DNA指纹分析研究

裴秀英;胡忠义;戴寿芝

关键词:分枝杆菌, 结核, 插入序列,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DNA指纹, DNA探针
摘要:目的:采用结核分枝杆菌IS6110-RFLP DNA分型的方法分析上海近年分离的部分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纯化后经限制性内切酶Pvu Ⅱ切割、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outhern转印后,用荧光标记的IS6110 DNA序列中245bp探针杂交,以核酸化学发光试剂盒探测荧光信号,比较各菌株指纹的IS6110拷贝数和带型,分析各菌株指纹的IS6110拷贝数和带型.结果:经245bp探针杂交后的指纹图谱显示大部分菌株含9-21个IS6110拷贝,但有1菌株不含IS6110拷贝,另一株含1个IS6110拷贝.结论:结核分枝杆菌上海分离株指纹图谱呈高度多态性.零拷贝菌株和单拷贝菌株不能用IS6110-RFLP DNA指纹分析方法分析.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救护

    多发性创伤多属突发性,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病情发展迅速,且处理困难等特点.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6月12月收治的61例中、重度创伤病人的入院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梁玲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进展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症结核病之一,常因诊断和治疗不及时而危及生命.因此,提高结脑的诊断水平仍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课题.

    作者:胡忠义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盆腔淋巴结清扫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1月-1997年12月,因卵巢癌在本院首次就诊和治疗者,按手术记录中描述分期,并随访她们的生存年限至2001年1月.结果:患者总例数为259例,死亡73例,Ⅰ、Ⅱ、Ⅲ及Ⅳ期卵巢癌分别为103、32、101和23例,各占39.77%、12.36%、39%和8.88%.四期患者的生存月数分别为98.37±3.90、20.17±1.34、72.49±5.21和41.94±5.23个月,P<0.01;Ⅲ期卵巢癌者32例行淋巴清扫术,生存月数为48.56±6.05,与未清扫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3072).淋巴清扫术中,有淋巴累及者8例,与淋巴未累及者的生存月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85);Ⅰ、Ⅱ期卵巢癌与Ⅲ期卵巢癌中行淋巴清扫术而无淋巴累及者的生存数月分别为51.33±5.87及49.97±6.95,(P=0.5710).结论:盆腔淋巴结清扫对卵巢恶性肿瘤预后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但因本研究淋巴清扫者例数较少,故是否淋巴清扫术可增加患者的存活期尚有待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作者:薛晓红;刘惜时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8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经CES-D筛选患者,DSM-Ⅳ明确诊断,HAMD抑郁量表评定轻、中、重,MMSE评定认知功能,CT确定病灶部位.结果: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0%,其中轻度抑郁为20%,中度抑郁为15.3%,重度抑郁为4.7%.对脑卒中后抑郁有影响的相关因素有:病灶位于大脑半球前部皮层、抑郁症病史、经济状况、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孙玉华;许晶;王俊平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皮肤护理

    我院于2001年3月2002年3月共收治乳腺癌术后病人80例,采用瑞典直线加速器(SLI)电子线照射方法治疗.接受放射治疗患者一般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皮肤反应,影响治疗的实施,因此正确及时的皮肤护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姜红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胆总管囊肿术后继发胰腺癌8例临床分析

    胆总管囊肿术后继发胰腺癌临床并不多见,我院自1985年6月-2001年12月共收治8例胆总管囊肿术后继发胰腺癌患者,占我院病例8/97(8.2%).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厉宣德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肝吸虫卵与灵芝孢子的鉴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饮食卫生的重视,肠道寄生虫的总体感染率日趋下降.临床上虫卵检出少,使检验医生对寄生虫卵的认识比较欠缺.

    作者:俞叶夫;赵国民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现状及对策

    整体护理是继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护理模式.自1994年引进我国护理界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并取得可喜的成绩.而作为基层医院,由于人力、物力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整体护理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影响了整体护理的效果.

    作者:周洁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足三里穴位用药治疗腹痛腹胀腹泻患者100例体会

    1998年7月至今,我部采用足三里穴位用药,共治疗急性腹痛、腹胀及腹泻患者100例,均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纯宝;罗永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导管修复神经损伤的运用及进展

    修复神经损伤的传统方法是神经端端吻合或神经移植,但是神经恢复效果有限,而且存在着供区功能障碍等缺陷.自从Lundborg等利用神经再生室模型证实神经趋化特异性,神经导管修复神经损伤的优势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同时许多年来,神经导管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所实验的材料包括自体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其中人工合成的可吸收材料,代表了今后发展的方向.此外人们也一直在研究改变导管内的生物环境,包括基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以促进神经的再生,以及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这些研究的目的是改进导管修复周围神经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

    作者:谢峰;李青峰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手术治疗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26例报告

    我们于1990-2001年对26例左侧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行手术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先;高平;徐希印;王戒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还精煎辅以小剂量的强的松治疗免疫性不育168例临床观察

    我站2000年3月-2002年3月对168例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不育症患者采用还精煎辅以小剂量的强的松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凤霞;张青松;陈葵英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淋菌性直肠炎11例分析

    现将我院自1998年以来诊断的11例淋菌性直肠炎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例病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17-30岁,平均23.3岁,均有性乱史.

    作者:任善朗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教训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十分凶险的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误诊误治的病例时有出现.我院从1999年10月-2001年10月2年间,共收治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例.

    作者:尹学文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福氏志贺菌耐药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福氏志贺氏菌耐药性,为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根据NCCLS推荐使用的常用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101株福氏志贺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01株福氏志贺氏菌耐1-2种抗生素居多,高耐4种抗生素,多重耐药率为63.4%.对磺胺甲噁唑、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86.6%、76.7%、40%、30%.对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较为敏感.结论:福氏志贺氏菌耐药严重,多重耐药现象普遍,提示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适当选用抗生素.

    作者:边藏丽;沈定树;高丽娜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江苏南京地区3445名人群肥胖的体重指数的佳切割点应在何处

    目的:探讨江苏南京地区人群肥胖的体重指数(BMI)的佳切割点(cut-off point).方法:对3445例南京地区12-90岁长期居住汉族健康成人的体重指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浆真胰岛素(TI)、放免胰岛素(RI)及血脂全套,分别以BMI=23kg/m2、BMI=24kg/m2、BMI=25kg/m2为临界点来分析代谢紊乱发生的情况.结果:当BMI≥24kg/m2时所有脂代谢及糖代谢指标增高极为显著,TC、TG、ApoA已出现显著差异(P<0.05),而LDL-C、HDL-C、ApoB差异极为显著(P<0.01),当以BMI=23kg/m2和BMI=25kg/m2为临界点时这些差异的显著性均明显降低.结论:BMI=24kg/m2应该是江苏南京地区人群肥胖的佳切割点,BMI≥24 kg/m2者应该警惕,采取措施来控制体重是完全有必要的.

    作者:邵加庆;于镔;田成功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引起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静脉穿刺抽血采取血标本对病人进行各种项目的检验,是每个医院经常进行的工作.但是,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现送回病房的化验报告单上写着血少、凝血、溶血等现象,增加了反复抽血的机会,从而给病人精神和肉体上带来痛苦,也给病人经济上带来一定负担,并给临床医生对病人及时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现就在日常工作经常引起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简述如下.

    作者:高荣惠;张玲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慢性分隔型硬膜下血肿

    慢性分隔型硬膜下血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颅内血肿,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同,但在治疗上却不尽相同.我科于1994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123例,17例血肿表现有粘连,呈不规则分隔改变.本文就其CT表现特点及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胡杰;倪万成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飞行人员疗养期间急性发热流行病学研究

    飞行人员健康疗养期间急性发热是疗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对1990年6月-2001年6月间来我院健康疗养的飞行人员急性发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选斌;王军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镇痛药物在人工流产中应用90例的体会

    我院将异丙酚注射液用于妊娠6-10周人工流产中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秀杰;玄刚;郭艳;姚杰 刊期: 2002年第2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