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生物学因素—1例罕见的人型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性ITP的临床报告

王文生;朱平;马明信;虞积仁;王颖;岑溪南;邱志样

关键词:难治性, ITP, 生物学因素, 病毒, 人型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摘要:目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由于忠者血液中可检测出抗血小板抗体,因此也被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常规治疗(皮质激素、切脾等)可使大多数病人(70%左右)的血小板维持在安全水平,但尚有少部分病人对常规治疗无反应或虽有反应但是不能减量或停药,属于难治性ITP.难治性ITP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生物学因素特别是病毒因素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并首次报道1例典型的人型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相关性难治性ITP,目的是强调难治性ITP的病因学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复习有关ITP相关生物学因素研究的新进展,首次报告1例罕见的人型乳头瘤病毒(HPV)相关性难治性ITP的诊治过程,以进一步阐明与难治性ITP相关的生物学因素的发现和治疗对治愈难治性ITP的重要意义.结果:难治性ITP的发生和持续与生物学因素特别是病毒因素密切相关,本例难治性ITP患者ITP的发生与持续就是HPV感染引发的,其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也是以免疫破坏为主,免疫抑制治疗虽然有效但由于无法清除反而加重HPV感染而终失败,根治HPV成为治愈其ITP关键的且是唯一有效的措施.结论:难治性ITP的发生和持续与生物学因素特别是病毒因素密切相关,与难治性ITP相关的生物因素尤其是病毒因素的发现及相应治疗是治愈ITP的关键.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复方生药袋包颗粒与饮片及免煎饮片汤剂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中药复方生药袋包颗粒剂替代传统饮片汤剂的研究.方法:用正交实验(L934)对四妙勇安汤、小陷胸汤、二妙散和玉屏风散的袋包颗粒剂与目前市面流行的免煎饮片和传统饮片汤剂的浸膏得率及某种有效成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上述四方剂在动物实验中进行药效比较研究.结果:三种剂型中,袋包颗粒的浸膏得率及某种有效成份含量高,而且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其药效比对照组和其他两种剂型组有显著的提高.结论:中药复方生药袋包颗粒剂替代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方法简便易行,可节省大量药材资源,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青龙;苏林通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宫外孕30例临床分析

    本文就收治的30例宫外孕临床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单就误诊及发病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曰玲;解秀禄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心力衰竭时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的探讨

    在世界范围内,心力衰竭的发生正在日益增长并伴有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异常,由于其预后与恶性肿瘤相当,而日前研究较多的为血管紧张素1(A1 PRA)、血管紧张素Ⅱ(AII)、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心钠素(ANF)等,近年来,心力衰竭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曰玲;孙启和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前列腺的尿道周围区细胞的良性腺瘤性增生.腺体的进行性肿大可使前列腺尿道狭窄,引起膀胱尿液流出阻塞.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尿液残留,常导致尿道感染,甚至发生肾炎,因此,BPH是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BPH的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于普林[1]等对3361例>60岁的老年人进行了横断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前列腺总患病率为43.68%.但我国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动物性食物在膳食结构中比例不断提高,BPH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作者:鲍玉琳;李俊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产科重要并发症之.本文就妊高征的主要观察指标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宗秀华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败血症是急性白血病严重的并发症之,文献报道,医院感染后败血症病死率为70.6%[1],白血病并发的院内感染败血症病死率高达75%[2]..为了解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败血症有关情况,本文回顾分析了3年来我院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并发医院内败血症79例的临床资料,对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易感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沈建箴;郑正津;任秉仪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苦参素合用更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附64例报告)

    为探求一种更为有效且副反应小的抗乙肝病毒治疗方法,提高单品种药物治疗效果,我科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选择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使用苦参素、更昔洛韦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与单用苦参素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谭正炳;孙晓坤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内科的应用及护理

    雾化吸入是通过雾化器将配置好的溶液转换成由空气传播的水微粒,患者吸入后,微粒将随气流扩散:形成的微粒越小,扩散的范围越广,有助于稀释和排出痰液及炎症治疗;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1].由于肺内毛细血管丰富,药物容易吸入的特点,雾化吸入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比较广泛,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初海英;张玲;王蕾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动态观察

    本文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进行脑电图(EEG)动态观察,目的是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以降低HIE的后遗症率.

    作者:单宁玲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含泰利必妥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菌阳性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泰利必妥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菌阳性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老年复治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泰利必妥为主组成20S(E)HZ/4HL2,对照组为2S(E)HRZ/4HL2.两组病人均为全程督导管理,按各自方案实施化疗.结果:2个月末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71%、94%,对照组分别为64%、8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X线胸片病灶吸收显效率及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8.8%、15.3%.对照组分别为66%、2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8%,对照组为19.2%,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年细菌学复发率治疗组为零,对照组2.5%.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D.结论:含泰利必妥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菌阳性肺结核,痰菌转阴快,病灶吸收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高,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桂芳;潘心友;胡宁;廖翠勤;刘文嫣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老年骨质疏松伴髋部骨折的综合治疗体会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而且这种变化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给人带来痛苦的后果,它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骨质疏松症是引起老年人股骨颈和粗隆间强度下降造成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髋部骨折日渐增多,因此寻求对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是加速骨折愈合,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我院从1997年9月-2002年3月对114例老年髋部骨折,采用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英杰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肺结核病人控制与护理对康复的影响

    肺TB病人除急、重症外,国内外一般不施住院治疗,即使是前期住院医护,恢复期也需在家疗养.但在临床上提倡结核病控制在社会中,常会遇到病人自行中断和不规则服药的现象,本可治愈的病人发展成为反复发作的耐药顽固性结核病.因此,医护人员做好对治疗的指导影响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控制结核病规划[1],全面推行全程督导短程化疗(DOTS)的落实问题,同时也是促进肺结核病人统一、完善合理化疗,实现康复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马士荣;李晖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尿崩症并发双肾积水、输尿管、膀胱扩张的诊治体会(附2例报告)

    尿崩症是属内科疾病由该病所致的肾积水在临床上不多见,因肾积水到泌尿外科就诊而诊断为尿崩症也很少见,我院近4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郝丽娜;黄琼;龙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处理

    剖宫产术是处理头位难产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技术的进步,抗生素、输血、液体疗法的完善以及麻醉和监测水平的提高,手术的危险性已明显降低.由于阴道分娩率明显下降,年轻医师缺乏产程观察,难产的早期识别,试产的技巧,以至于第二产程时期的剖宫产术时有发生,第二产程时期剖宫产术,胎头入盆相对较深,几乎均在坐骨棘水平面以下深嵌骨盆腔,娩头困难更易发生,加之对分娩机转不熟悉,加重了剖宫产术时取头困难的程度.

    作者:杨先凤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1586例脑出血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2年6月-2001年4月收治的1586例脑出血(CH)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感染时间等,探讨预防CH病人医院感染的措施.

    作者:鸥小云;杨燕;李晓丽;赵丽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冷冻自体骨片修补颅骨缺损28例分析

    1995年5月-2000年6月我院采用冷冻自体颅骨骨片修补颅骨缺损28例,经临床实践及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继强;王绪超;刘培东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突发呼吸困难的预防与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较为多见,中老年者居多,男多于女,病情严重,一旦延误诊治,常发展为不可逆性神经损害[1].其发病原因为脊髓受压,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后突之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钙化的后纵韧带等.早期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为先出现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和经验证明,脊髓明显受压时要及早进行手术,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目的有两个:解除突出的椎间盘或骨赘对脊髓的压迫,恢复改善脊髓功能,保持颈部稳定[2].如果术后护理不当,极易造成突发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做好预防护理,消除并发症隐患,对提高手术治愈率,挽救患者生命非常重要.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孟鲁司特临床与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联合应用,在减少吸入激素用量同时,能否改善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方法:35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筛选期1个月,观察维持临床症状稳定所需的小吸入激素量.随后给予孟鲁司特10mg/日,睡前服用,连服8周,每隔2周随访1次,根据临床症状积分,β2-激动剂用量,FEV1值变化调整吸入激素用量.其中12例服用孟鲁司特前后作高渗盐水诱导痰,应用ELISA方法测定IL-4、IL-5.取20例哮喘患者及10例健康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同孟鲁司特原药共同培养,取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作IL-4、IL-5的检测.结果:吸入激素与孟鲁司特联合应用后,吸入激素的量减至平均406.25 μ g/日,较单用吸入激素时平均646.88 μ g/日减少了37.20%.短效β2-激动剂用量由用药前的39.34喷/2周减为17.66喷/2周,减少了55.11%.临床症状也有好转,用药前的症状积分为25.06,用药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为11.94,减少了52.35%.用药后上午PEF值增加了31.91L/min,晚上PEF值增加了29.62L/min.诱导痰检查,IL-5从加用孟鲁司特前的47.87pg/ml 下降至20.15pg/ml,(P<0.05).IL-4在用药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药物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同培养后,药物空白组中,哮喘组PBMC分泌IL-4、IL-5均高于健康组.孟鲁司特作用后,PBMC IL-4的分泌与相应药物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健康组IL-5的分泌量与药物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哮喘组PBMC IL-5的分泌下降,与相应药物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联合应用,不仅能控制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的用量,还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杭晶卿;张洪熹;孙碧雄;戴荷莲;周春平;曾日亮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创伤的现状

    治疗髋关节骨折的方法多种多样如Whitman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法、Smith-Peterson切开复位三刃钉内固定术、多针内固定术以及AO拉力螺丝钉加压固定术等等,对于轻度骨折甚至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另外股骨上端截骨术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但对于严重的髋关节创伤、创伤后远期严重并发症的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已逐渐被公认为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仅就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创伤的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柴伟;钱齐荣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免疫因素在炎症性肠病研究中的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UC和CD实际上是同一疾病的不同亚类,均属于肠道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IBD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假设为环境因素(特别是感染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促发免疫反应亢进.

    作者:陈刚;纪欣;周钢;韩英 刊期: 2002年第21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