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伟;钱齐荣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变化,以及此变化是否与糖尿病肾病(DN)有关,是否与DN的病变程度有关.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118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尿白蛋白阴性组(DM1)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2)、伴明显白蛋白尿组(DM3),分别测定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GMP-140、D-D、PAI、tPA、vWF水平.结果:所有DM患者GMP-140、D-D、PAI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DM患者体内存在血栓前状态,其中GMP-140、D-D、PAI在伴白蛋白尿的DM组明显高于不伴自蛋白尿的DM组,提示高凝及纤溶活性异常与DN的发生有关,GMP-140、D D在明显白蛋白尿组又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提示随DN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紊乱更加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紊乱,并且与DN的发生有关,与DN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张雪涛;庄海平;邵建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本文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进行脑电图(EEG)动态观察,目的是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以降低HIE的后遗症率.
作者:单宁玲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患者,男,62岁,汉族.以下咽不顺、打嗝返胃,确诊为食管憩室21年.近2年来,常有返酸,饮水时有咕噜之水气声,因上述症状加重入院.入院后在全麻下经右胸后外侧切口第六肋间进胸行食管憩室切除术.术中切开后纵隔胸膜见憩室位于食管中段,憩室囊袋与食管纵轴呈悬垂状.采取纵切纵缝合的方法将憩室切除,术后第9天进食,住院21天痊愈出院.
作者:向奎昌;那开杰 刊期: 2002年第21期
2000年10月-2001年10月我院急诊科共计抢救各类伤病员1050例,为进一步改善并加强急诊科的管理,现就伤病员病种及就诊时间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张兆成;胡蔚虹;林光明;叶峰;郑瑟韵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我们自1992年6月-2001年6月对26例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义法;李文松;李运方 刊期: 2002年第21期
1临床资料例1,男,72岁,因突发胸痛3h于2001年2月1日入院.3h前在捧便时突然心前区持续性撕裂样疼痛,伴大汗,胸闷,恶心,休息及含化硝酸甘油无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查体:T 36.6℃,P 82次/min,R 20次/min,BP180/120mmHg(右上技),195/135mmHg(左上肢),痛苦面容.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向左扩大,心率82次/min,上动脉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杂音.
作者:王春杰;刘新敏 刊期: 2002年第21期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8月我院诊治肺心病呼衰心衰病人35例,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岁.
作者:姚为群;郑勤玲;任朝凤;刘漪;董坤拂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本文就收治的30例宫外孕临床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单就误诊及发病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曰玲;解秀禄 刊期: 2002年第21期
心肌酶谱作为一种判断心肌损害的指标,它比心电图更敏感,能早期反映心肌受损及其程度,以心肌酶谱的变化来评价心肌损伤程度越来越被大家所推荐[1],近年来已广泛用于诊断和研究心肌损伤性疾病[2],,但恙虫病患者心肌酶谱改变未见报道,现将我科1996年-2001年以来收治的33例恙虫病患者和21例菌痢患者心肌酶谱的改变作一同期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牛英;张禄;魏蔚 刊期: 2002年第21期
多中心临床试验已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钙离子拮抗剂均具有良好的逆转左室肥厚(LVH)的作用;原发性高血压(EH)是LVH的常见的原因.基层医院由于患者经济条件的限制,众多药物受到限制;故本文旨在研究国产心痛定控释片(伲福达)长期应用对EH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侯秀清 刊期: 2002年第21期
雾化吸入是通过雾化器将配置好的溶液转换成由空气传播的水微粒,患者吸入后,微粒将随气流扩散:形成的微粒越小,扩散的范围越广,有助于稀释和排出痰液及炎症治疗;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1].由于肺内毛细血管丰富,药物容易吸入的特点,雾化吸入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比较广泛,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初海英;张玲;王蕾 刊期: 2002年第21期
在世界范围内,心力衰竭的发生正在日益增长并伴有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异常,由于其预后与恶性肿瘤相当,而日前研究较多的为血管紧张素1(A1 PRA)、血管紧张素Ⅱ(AII)、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心钠素(ANF)等,近年来,心力衰竭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曰玲;孙启和 刊期: 2002年第21期
脊髓型颈椎病较为多见,中老年者居多,男多于女,病情严重,一旦延误诊治,常发展为不可逆性神经损害[1].其发病原因为脊髓受压,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后突之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钙化的后纵韧带等.早期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为先出现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和经验证明,脊髓明显受压时要及早进行手术,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目的有两个:解除突出的椎间盘或骨赘对脊髓的压迫,恢复改善脊髓功能,保持颈部稳定[2].如果术后护理不当,极易造成突发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做好预防护理,消除并发症隐患,对提高手术治愈率,挽救患者生命非常重要.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治疗髋关节骨折的方法多种多样如Whitman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法、Smith-Peterson切开复位三刃钉内固定术、多针内固定术以及AO拉力螺丝钉加压固定术等等,对于轻度骨折甚至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另外股骨上端截骨术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但对于严重的髋关节创伤、创伤后远期严重并发症的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已逐渐被公认为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仅就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创伤的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柴伟;钱齐荣 刊期: 2002年第21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为近5年来门诊及住院治疗面神经炎患者216例,符合<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1].①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可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②病前有受凉、吹风史,少数患者于前几天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的前驱症状;③已捧除其他原因所致之周围性面瘫等.本组患者共216例,男130例,女86例,年龄9-70岁,平均40.5岁,均为初次发病,于发病后2周内入院.
作者:唐冬良;肖雁;江拥军;戴禄寿;刘艳萍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泰利必妥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菌阳性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老年复治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泰利必妥为主组成20S(E)HZ/4HL2,对照组为2S(E)HRZ/4HL2.两组病人均为全程督导管理,按各自方案实施化疗.结果:2个月末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71%、94%,对照组分别为64%、8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X线胸片病灶吸收显效率及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8.8%、15.3%.对照组分别为66%、2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8%,对照组为19.2%,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年细菌学复发率治疗组为零,对照组2.5%.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D.结论:含泰利必妥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菌阳性肺结核,痰菌转阴快,病灶吸收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高,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桂芳;潘心友;胡宁;廖翠勤;刘文嫣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代谢异常的改变;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了46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忠者腰椎(La-L1)及股骨端(Neck,Ward三角和Troch)的骨密度,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酶免法测定尿脱氧吡啶啉(DPD).结果: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1;BGP低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1;DPD高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增加,综合因素导致骨质疏松.
作者:王雪;郗兰华;信中;于湄;杨丽萍 刊期: 2002年第21期
华法令为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用于血栓栓塞疾病经肝素治疗已获得疗效之后,需长时间抗凝治疗的病人.华法令在胃肠道内可完全吸收,是一种高度脂溶性药物,蛋白结合率高达99%,在肝脏内经细胞色素P450系统(CYP1A2,2C9,2C19和3A4等同工酶参与)代谢,代谢物无抗凝作用.华法令达到特定抗凝作用所需要的剂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许多因素(如年龄、饮食、现有疾病和合并用药等)可影响病人对华法令的反应.鉴于华法令的特性,它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较多、较复杂,或增加其抗凝作用,甚至造成严重出血或使其抗凝作用减弱.因此,应用华法令的病人应避免与有相互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下面介绍与华法令有显著临床相互作用的一些药物.
作者:王佩;李玉珍 刊期: 2002年第21期
髂内动脉瘤(internal iliac artery aneurysm,IIAA)临床十分少见,但因位处盆腔深部,瘤体较大,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多于病变晚期瘤体不断扩大,一旦破裂大出血后才被发现,所以后果严重并有较高的死亡率,而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田卓平;张培华 刊期: 2002年第21期
近年来,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早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早已得到肯定,但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尚未很好解决.我们对2001年在本院就诊的400例早孕病人进行了延长用药时间的研究.
作者:程绍梅;于永芬;潘云燕 刊期: 200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