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代谢指标的研究

王雪;郗兰华;信中;于湄;杨丽萍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 骨钙素, 尿脱氧吡啶啉, 骨质疏松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代谢异常的改变;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了46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忠者腰椎(La-L1)及股骨端(Neck,Ward三角和Troch)的骨密度,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酶免法测定尿脱氧吡啶啉(DPD).结果: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1;BGP低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1;DPD高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增加,综合因素导致骨质疏松.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6例报告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2001年11月-2002年3月,连续对16例病人行OPCABG手术,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及中心静脉压(CVP),有心梗病史,左室射血分数(EF)<0.40者,留置Swan-Ganz导管进行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全组完成前降支吻合14例(2例病人前降支完全闭塞),右冠状动脉16例,回旋支14例,对角支8例.结果:本组死亡1例.行回旋支及对角支吻合时,MPAP、PAWP及CVP升高,较诱导后差异显著,心捧指数(CI)及MAP较诱导后下降显著.而行前降支冠状动脉吻合时,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诱导后无明显变化.结论:OPCABG行回旋支及对角支吻合时,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而行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吻合时影响较小,术毕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心脏功能有明显改善.

    作者:汤服民;熊建;罗运成;刘聪霞;张朝华;王留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前列腺的尿道周围区细胞的良性腺瘤性增生.腺体的进行性肿大可使前列腺尿道狭窄,引起膀胱尿液流出阻塞.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尿液残留,常导致尿道感染,甚至发生肾炎,因此,BPH是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BPH的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于普林[1]等对3361例>60岁的老年人进行了横断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前列腺总患病率为43.68%.但我国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动物性食物在膳食结构中比例不断提高,BPH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作者:鲍玉琳;李俊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变化,以及此变化是否与糖尿病肾病(DN)有关,是否与DN的病变程度有关.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118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尿白蛋白阴性组(DM1)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2)、伴明显白蛋白尿组(DM3),分别测定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GMP-140、D-D、PAI、tPA、vWF水平.结果:所有DM患者GMP-140、D-D、PAI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DM患者体内存在血栓前状态,其中GMP-140、D-D、PAI在伴白蛋白尿的DM组明显高于不伴自蛋白尿的DM组,提示高凝及纤溶活性异常与DN的发生有关,GMP-140、D D在明显白蛋白尿组又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提示随DN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紊乱更加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紊乱,并且与DN的发生有关,与DN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张雪涛;庄海平;邵建伟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苦参素合用更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附64例报告)

    为探求一种更为有效且副反应小的抗乙肝病毒治疗方法,提高单品种药物治疗效果,我科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选择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使用苦参素、更昔洛韦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与单用苦参素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谭正炳;孙晓坤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食管憩室1例报道

    患者,男,62岁,汉族.以下咽不顺、打嗝返胃,确诊为食管憩室21年.近2年来,常有返酸,饮水时有咕噜之水气声,因上述症状加重入院.入院后在全麻下经右胸后外侧切口第六肋间进胸行食管憩室切除术.术中切开后纵隔胸膜见憩室位于食管中段,憩室囊袋与食管纵轴呈悬垂状.采取纵切纵缝合的方法将憩室切除,术后第9天进食,住院21天痊愈出院.

    作者:向奎昌;那开杰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9例脑干脑炎临床分析

    脑干脑炎临床不多见,为提高对脑干脑炎的认识,现对我院1997年3月至今9例住院的脑干脑炎病人病情、详细的临床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冰;丁美萍;范立红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肺结核病人控制与护理对康复的影响

    肺TB病人除急、重症外,国内外一般不施住院治疗,即使是前期住院医护,恢复期也需在家疗养.但在临床上提倡结核病控制在社会中,常会遇到病人自行中断和不规则服药的现象,本可治愈的病人发展成为反复发作的耐药顽固性结核病.因此,医护人员做好对治疗的指导影响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控制结核病规划[1],全面推行全程督导短程化疗(DOTS)的落实问题,同时也是促进肺结核病人统一、完善合理化疗,实现康复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马士荣;李晖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阿昔洛韦静滴致头晕、大汗淋漓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左胸背部疼痛5天,伴胸部皮疹3天入院.查体:T35.9℃,P78次/min,R19次/min,BP16/10.5kPa,神志清、精神稍差,左胸前下部可见簇状分布的红色斑丘疹,其余(-).诊断为:带状疱疹.给患者阿昔洛韦0.75加入5%GS500ml中静滴qd,首次用药后出现较轻微的头晕、出汗,再次用药15min后,出现严重头晕,大汗淋漓,恶心,胃部不适.此时,T36.2℃,P84次/min,R20次/min,BP16/11kPa.即刻给予停止静滴阿昔洛韦,给予氧气吸入,10min后症状缓解.

    作者:姚美英;郭秋霞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预防加药过程中皮塞脱落入无菌液体的操作体会

    用次性注射器加药是临床护士常用的治疗操作方法之一,由于输液瓶和小药瓶皮塞的质量不同,在加药过程中经常会将皮塞碎屑加到无菌液体中,为此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改进.报告如下.

    作者:高蕾;林淑艳;尤晓晓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肺功能测定的全程监控

    肺功能测定的全程监控即通过对肺功能测定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减少误差的发生,终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并对临床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李健;蔡映云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我科从1998年开始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了22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同时选用强的松治疗的16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佳;许华;杨柳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恙虫病患者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分析

    心肌酶谱作为一种判断心肌损害的指标,它比心电图更敏感,能早期反映心肌受损及其程度,以心肌酶谱的变化来评价心肌损伤程度越来越被大家所推荐[1],近年来已广泛用于诊断和研究心肌损伤性疾病[2],,但恙虫病患者心肌酶谱改变未见报道,现将我科1996年-2001年以来收治的33例恙虫病患者和21例菌痢患者心肌酶谱的改变作一同期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牛英;张禄;魏蔚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外耳道耵聍腺瘤1例报告

    患者,女,38岁,因左耳内一渐增性肿物、伴阵发性隐痛1年,于2001年12月6日入院.病程中患者无耳鸣、听力下降,无外耳流脓及流水,无发热及头痛,感耳闷.入院时专科检查:左外耳道前壁近外耳道口,可见一约花生米大小的肿物,将外耳道口堵塞,表面皮肤光滑、界清、无波动感、深压痛阳性,鼓膜社视不见,耳语听力正常,乳突部无叩击痛,耳后未扪及淋巴结.

    作者:丁贤国;何海林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伲福达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观察

    多中心临床试验已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钙离子拮抗剂均具有良好的逆转左室肥厚(LVH)的作用;原发性高血压(EH)是LVH的常见的原因.基层医院由于患者经济条件的限制,众多药物受到限制;故本文旨在研究国产心痛定控释片(伲福达)长期应用对EH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侯秀清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42例血脂代谢异常分析

    糖尿病作为代谢性疾病,其脂代谢紊乱是导致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之,老年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的50%[1],其死亡者3/4为缺血性心脏病与脑卒中[2].本文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42例血脂代谢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勇;靳慧;程玉才;张新安;王世喜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0例临床观察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正值青春发育期,又由于学习、生活、情感及饮食结构等方面原因,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率较高,约占门诊病人的30%.为确保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结合我校医院门诊病人的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德凤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患者及早行机械通气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机械通气中护理与治疗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1997年-2002年收治的47例呼吸衰竭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湘婷;韩淑云;詹鑫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肾上腺结核并肾上腺增生机理的研究

    肾上腺结核少见,结核并增生更少见,我院15年来收治3例,对其增生机理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周中泉;邢金春;陈实新;陈斌;叶友新;王惠强;庄炫;张开颜;刘荣福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处理

    剖宫产术是处理头位难产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技术的进步,抗生素、输血、液体疗法的完善以及麻醉和监测水平的提高,手术的危险性已明显降低.由于阴道分娩率明显下降,年轻医师缺乏产程观察,难产的早期识别,试产的技巧,以至于第二产程时期的剖宫产术时有发生,第二产程时期剖宫产术,胎头入盆相对较深,几乎均在坐骨棘水平面以下深嵌骨盆腔,娩头困难更易发生,加之对分娩机转不熟悉,加重了剖宫产术时取头困难的程度.

    作者:杨先凤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过期妊娠与分娩和围产儿的关系

    孕周≥42周尚未临产者称为过期妊娠.过期妊娠的原因多而复杂,随着产前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和孕妇对产前定期检查的重视,过期妊娠的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但其对分娩和围产儿的影响及危害明显,还是应该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过期妊娠和同期正常妊娠分娩时剖宫产指征位次及围产儿情况的临床比较,探讨过期妊娠的危害,进一步引起对产前检查的重视,以降低过期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曹建华 刊期: 2002年第21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