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老年腔隙性脑梗塞(附85例报告)

王宏;刘雅丽;刘大为;董莘

关键词:
摘要:我们对我院干部病房的85例老年腔隙性脑梗塞临床资料、CT及MRI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过程中莫菲氏管以下管内气体快速排出法

    一次性静脉输液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刺激性小,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而临床输液过程中时常发生未及时加液体或莫菲氏滴管倒置等情况,导致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内进入大量空气.临床常用振动输液管的方法排出气体,这样做费时、一次性成功率低、容易有小的附壁气泡残留;而取下过滤器处接头排气投影浪费药液,又增加污染的机会,针头易同血甚至凝固、堵塞,加重病人的紧张心理.

    作者:钟燕;管迅;尹丽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小儿肱髁上骨折86例治疗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常见骨折,如果治疗不当,容易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我们自1995年3月-2001年3月间共治疗得到随访的病人86例,行手法复位或牵引后复位石膏托外固定76例,手术治疗14例.其中4例为肘内翻截骨矫形术,10例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行骨牵引9例,其中3例消肿后又行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术,4例持续牵引于骨折愈合,2例牵引消肿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报告如下.

    作者:周世军;刘亚;管春和;韩桂全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尼莫地平对缺血性脑卒中—腔隙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前有关动物实验神经保护剂对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得到肯定[1].我们2000年1月-2002年4月用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一腔隙性脑梗塞患者4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进峰;张利琴;孙胜利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首次出血原因中,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占80%,但胃黏膜病变亦是出血的重要原因,经内镜检查证实,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胃肠道出血中约10-60%在胃黏膜病变,过去曾被称为糜烂性胃炎,出血性胃炎和充血性胃病等,近提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gastropathy PHG)已得到众多学者的共识,PHG的诊断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史作为前提,结合内镜观察所见和组织学表现,即可确诊.它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肝硬化忠者18.6%[1],肝硬化病人门脉高压性胃病在临床上尚末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拟在探讨PHG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作者:樊芳;朱晓惠;杜志强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B型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1999年8月2002年4月,我院采用B超检查提示并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共105例将其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舒红;朱康梅;陈梅芳;叶乾真;孙蓉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踝部损伤保护鞋的研制及应用于踝部损伤外固定

    踝关节损伤无论平时和战时都是常见病.其急救治疗对战士来说非常重要,现行的方法多采用石膏或夹板固定,这样可保护踝关节以免进一步损伤,但是这样将影响踝关节的功能,不方便,尤其战时将影响战斗力,如果不固定又将进一步损伤,目前军内和国内尚未见兼有保护和运动两种功能的外支具,国外虽然有,但是价值昂贵且不合我军使用.我院自行设计一种野战应用踝关节保护鞋,经6家卫生队应用,38例伤病员应用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全章;高吉昌;张承敏;晁民;杨东明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环氧合酶在哮喘中的作用

    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可通过调节前列腺素的生成直接参与哮喘发生的炎性过程,它和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该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

    作者:孙亨睿;朱峻;刘晓晴;孙世澜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一个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HBV感染多数呈慢性化,容易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癌,因此对HBV感染的研究已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及少数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并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小分子多肽类物质,主要功能是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功能,并参与组织修复等.许多研究证实HBV感染所致的肝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细胞因子与感染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均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该方面新近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亚斌;龚作炯;杨丽华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眼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及施教

    我们针对250例眼科住院病人的心理动态,分析研究了眼科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的需求特点,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象实施不同教育对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文瑶;陈惠燕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气管套管系带压迫致颈部皮损1例教训

    气管切开术是危重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必要措施.固定气管套管两侧系带绕颈部相互结扎,松紧度以在系带与颈部皮肤问伸入-手指为宜[1].该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第四大出现颈部皮损.为吸取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英;李志爱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急性肺损伤时NF-κB的表达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在损伤肺中的改变以期找到核因子-κB在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肺损伤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分1、3、4h三个时点各6只放血杀死.留肺组织作冰冻切片用免疫组化测定NF-κB的表达.肺损伤模型:采用油酸致损经典模型.分析纯油酸按0.2ml/kg经颈静脉插管给予,并测定mPAP和PO2.结果:静脉注射油酸后1hNF-κB即开始升高,同时mPAP也开始升高而PO2则下降.注射后3h NF-κB升高达高峰,4h有所下降,同时mPAP升高达到一高值,P02下降,说明注射油酸后NF-κB升高,进而引起生理指标的改变.结论:NF-κB可能是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一个关键性因子.

    作者:李臣鸿;刘晓晴;张珍祥;徐涛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输液输血常见故障处理技巧

    现将手术室输液输血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技巧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翠荣;刘国芳;朱亚丽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94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妇科常见症状,因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症状之一,应引起妇科医生的高度重视.本院于1985年1月2000年1月间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194例,现将其病因、类型、治疗体会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美;曹爱华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血清CA125在结核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在结核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微粒子法测定结构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25水平及正常人血清CA125水平.应用腹膜多功能检查针取腹膜活检.结果: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分别为103.42±68.28Ku/L、28.25±10.32KU/L;正常对照血清为24.51±8.51KU/L.结论:血清CA125可作为结核性腹膜炎治疗的随访指标.

    作者:陈伟忠;曾欣;林勇;谢渭芬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慢性回弹物质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慢性回弹性材料-聚醚聚氨酯作为填塞材料,治疗黎氏区出血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革临;路承;刘永样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心脏事件,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源性猝死(SD),预后差,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我们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UAP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举平;杨敏清;李大鹏;程树亮;刘永平;李冰;季忠军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皮内连续缝合法在会阴切开术中的应用

    会阴切开常采用肠线缝合粘膜、皮下脂肪及皮肤.若缝合线过紧易导致组织水肿甚至缝线嵌入组织内,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我院1992年1月-2000年12月对100例会阴正切500例侧切的产妇皮肤缝合采用2个0铬制肠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术,取得满意效果,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冯志莲;杜艳峰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长期口服富露施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长期口服富露施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忠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提高COPD患者运动能力和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名持续口服富露施达6个月的缓解期COPD患者,在服药前后检测其普通肺功能和运动心肺功能.结果:服用富露施6个月后,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大通气量(MVV)均有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服药后的运动心肺功能指标,包括大做功(Wmax)、大耗氧量(VO2max),大公斤耗氧量(VO2max/kg),大二氧化碳排出量(VCO.ax)大分钟通气量(VEmax)等,也有很大改善(P<0.05).结论:长期口服富露施可以改善缓解期COPD患者运动心肺功能,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和劳动能力.

    作者:吕福祯;鲍永霞;邵玉霞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耳源性脑脓肿58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1987年10月-2001年10月诊治耳源性脑脓肿5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保和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阿托品在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中的应用(附7例报告)

    我院1999年1月-2002年3月收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7例,均在常规抗休克药物治疗无效后用阿托品抢救获成功,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梅保忠;李青山 刊期: 2002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