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源性脑脓肿58例临床分析

王保和

关键词:
摘要:我科自1987年10月-2001年10月诊治耳源性脑脓肿5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绝经后阴道出血194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妇科常见症状,因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症状之一,应引起妇科医生的高度重视.本院于1985年1月2000年1月间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194例,现将其病因、类型、治疗体会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美;曹爱华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街15例报告

    自1997年10月-2001年8月本院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机(JDPN-IV型),治疗尿路结石,其中15例输尿管结石街因.患者发热、恶心、呕吐保守治疗无效而改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鹤胜;邬旭明;任胜强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老年人原发高尿酸血症肾病56例临床分析

    总结分析老年原发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特点,对56例60岁以上老年原发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健儿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对冠心病QTc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对冠心病患者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57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患者,术前1周内行运动心电图试验,分别测量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和术后的QTcd.结果:运动心电图试验阳性组术后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运动心电图试验阴性组术后较术前有所缩短,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能使冠心病运动心电图试验阳性的患者QTcd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阴性组有所减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经皮冠状运动成形术对无运动缺血的冠心病患者远期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乔鲁军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心脏事件,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源性猝死(SD),预后差,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我们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UAP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举平;杨敏清;李大鹏;程树亮;刘永平;李冰;季忠军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血清CA125在结核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在结核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微粒子法测定结构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25水平及正常人血清CA125水平.应用腹膜多功能检查针取腹膜活检.结果: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分别为103.42±68.28Ku/L、28.25±10.32KU/L;正常对照血清为24.51±8.51KU/L.结论:血清CA125可作为结核性腹膜炎治疗的随访指标.

    作者:陈伟忠;曾欣;林勇;谢渭芬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采用椎弓根钉-棒框架治疗生长期特发性脊柱侧弯32例报道

    目的:研究自行设计滑动椎弓根钉棒梯形框架结构,矫治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对23例特发性的柔软脊柱侧弯畸形患者,采用本方法治疗,对照术前、术后的脊柱Cobb角并统计矫正率.结果:23例经随访平均13个月,术前平均角度56.73.,平均矫正度数50.14.,矫正率88.38%.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滑动椎弓根钉棒梯形框架结构治疗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在达到三维矫治、恢复脊柱生理弧度的同时,不需植骨,不限制脊柱的生长,不导致椎管狭窄,使生长发育期的脊柱侧弯得到及时的治疗,在改进手术适应证,提高矫正率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吉昌;贾全章;张承敏;陈庆贺;王长纯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小儿假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附24例报告)

    临床上具有腹胀、腹痛、有或无呕吐、停止肛门排气、排便,是否要行手术治疗应斟酌考虑.现将我院小儿外科近3年来收治的小儿假性肠梗阻24例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严秦川;周华友;谢廷忠;李秋江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伤合并胸部伤的早期诊治

    总结我院1998年2001年收治重型颅脑伤合并胸部伤36例,现就其早期诊治原则讨论如下.

    作者:冯先才;李文军;黄明火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乳癌术后皮瓣血运障碍的原因及防治原则

    随着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乳癌术后皮瓣血运障碍的发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本文分析了23例乳癌根治术后,(Halsted乳癌根治切除术)发生皮瓣血运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原则.

    作者:郇金亮;邢丽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急诊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

    我院的2455例换瓣手术中,行急诊施行换瓣者仅16例(0.65%).现将抢救及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振亮;王义军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 Chohngiopancreatography简称MRCP)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MR影像技术,是MR水成像的一部分,目前MRCP对临床疾病诊断的文章在国内外均有报道[1,3]我科98年以来,共检查45例MRCP病人,现将我们的诊断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春雨;钟群;马明;李铭山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Colles骨折后拇长伸肌腱延迟断裂5例治疗体会

    自1998年-2002年3月,作用采用伸食指固有肌腱移位术治疗Colles骨折后拇长伸肌腱延迟断裂5例,总结如下.

    作者:韩润生;王海奎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医学论文中误用t检验的典型案例分析

    t检验是当前医学论文中使用较广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由于其计算较简便,结果直观且便于解释,故易为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所接受,因而采用t检验作为统计分析方法的医学论文也频繁见于各医学期刊.然而任何统计方法都有它的适用场合,不管资料所取自的设计类型和所具备的前提条件,而盲目进行t检验,势必造成结果的不可信,有时还会产生错误的结果,严重影响科研上作的科学性及论文的质量.笔者查阅近年来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的医学论文,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误用t检验案例,根据其错误原因分述如下:

    作者:李子建;胡良平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的抢救体会

    我院自1994年-2000年12月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556例,其中并发呼吸肌麻痹38例.现就抢救作如下分析.

    作者:曹全斌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在出血热肾衰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护理

    本透析中心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在给20例出血热肾衰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中使用低分了肝素钙(LMWHC)防凝,共透析160例次,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气管套管系带压迫致颈部皮损1例教训

    气管切开术是危重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必要措施.固定气管套管两侧系带绕颈部相互结扎,松紧度以在系带与颈部皮肤问伸入-手指为宜[1].该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第四大出现颈部皮损.为吸取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英;李志爱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ICD植入治疗长QT综合征伴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

    1 典型病例患者,女,63岁,因反复晕厥10年于2002年2月7日入院.入院前1周内晕厥3次,发作与劳累或情绪激动有关.无耳聋,无猝死家族史,亲属中无类似心电图改变者.查体:血压150/80mmHg.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频发短阵室速,QT间期480ms.晕厥发作时心电监测示RonT引发的尖端扭转型室速.血K3.3mmool/L,Na144mmol/L,Cl 105mmol/L.动脉血气正常.超声心动图正常.冠脉造影示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诊断:长QT综合征(LQTs),尖端扭转型室速(Tdp).

    作者:苗志林;华伟;韩雅玲;臧红云;马颖艳;刘莹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完全性脑卒约120-150万人,其中死亡者约80-100万人,存活者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因此,进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当前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的有效措施.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指已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卒中、完全性卒中及视网膜缺血病人的再卒中.通过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措施,防止或减慢中风的发展.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有些危险因素是无法干预的,例如年龄、性别、民族等.只能对那些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给予干预.目前认为,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凝状态、心脏病、忌烟酒等方面进行二级预防是可行的.我国存在南北方饮食文化、生活节奏的不同,科普宣传教育未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尤其在我们北方地区高脂饮食、肥胖、酗酒嗜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多种危险因素共存,脑卒中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因而控制危险因素使脑卒中发病率和再发率明显下降,对此广大医务工作者应任重而道远.

    作者:林峰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HLA-A抗原与白塞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HLA-A抗原与白塞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20名符合国际白塞病委员会分类诊断标准的白塞病患者的HLA-A抗原进行了检测.同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在白塞病患者中,HLA A2和A26表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8和2.7).结论:HLA-A抗原与白塞病的易感性无相关.

    作者:汪运山;申红;潘光锦;姜莉华;亓国钢 刊期: 2002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